教书育人从关爱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生情感联系的纽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面对其中较为“特殊”的学生,则更需教师的关爱,用爱陪伴、激发学生健康成长。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索求。所以,我认为,教师教书育人,应从关爱开始。
一、关爱农村留守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长年孤单地生活在缺乏亲情的环境下,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容易紧张,自闭,缺乏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差,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安全感,悲观消极,甚至盲目交友,出现违纪违法行为。在城镇、城郊或农村的学校,有许多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大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老人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等现象普遍存在,隔代抚育问题多多。对这些在外务工的家长,我经常提醒他们应多和孩子电话、视频交流,不能忽视孩子的教育与关怀。同时,我经常找这些留守儿童谈心,谈他们的父母,帮他们分析父母和祖辈的不易,唤醒他们的感恩之心,并激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回报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多留守儿童都健康地成长着,变得越来越乐观了,越来越努力学习了。
二、关爱学习困难学生,激发学生自信心理
爱护、信任只是促使学困生转化的基础,要有效地转化学困生,还应该重视对他们的激励。激励能鼓舞学生,唤起自尊之心、自爱之情,树立信心,扬起前进的风帆。激励引导的心理基础是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生活在群体中的人们都希望有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学生也是如此,具有爱表扬的心理特点,学困生更是希望老师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班主任应满腔热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引导和教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虽然后进生形成的因素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内心世界极为敏感,适当偏爱他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关爱包容犯错学生,给予学生成长空间
犯了错误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惊恐地等待班主任的“宣判”。如果班主任此时把其简单粗暴地训斥一番,或者把其批得一无是处,那么该学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极易产生消极、对抗、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等不良心理。因此,班主任此時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给予他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同时,班主任应根据这些犯错生的自弃心理,细心地给予其帮助,以激发他们的“内燃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就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个教师节下午,我正准备回家,曾经教过的学生小朱来到我的办公室,带给我教师节的问候。看到已经在重点中学就读、长成一米七的大小伙子,我不禁回忆起他读三年级偷同学钱后,还很镇定地到我那里告状,说自己的钱被偷了的小插曲。当时我差点被他蒙骗了。后来通过我细心调查,发现他爱买零食,其实是他偷同学的钱去买零食。我首先私下严厉地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其次尊重他的人格,联合他的家长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理解我的关心,逐渐改掉爱吃零食的习惯,改正爱撒谎的缺点。我想,如果我当时急于纠正,不关心他,不尊重他,他可能就会变本加厉学得更坏,也不会像今天一样来看望我了,更不会考上重点中学了。
四、关爱身心缺陷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不少有身心缺陷的孩子,有自闭症的,有智障的,有重症疾病的。由于他们的特殊,有些学生会从心里排斥他们,因此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关心帮助。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患有重症肌无力症,一年级时还能自己走路来,到了四年级时已自己无法上下楼梯,得由父母每天背来学校,活动范围局限在教室里。了解情况后,我经常在学生面前表扬这位学生。通过自己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们不再轻视他,而是开始帮助他了。人之初,性本善。学生本性是善良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的善心很快就被激发,班集体也更积极向上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老师只有以关爱的心去和学生接触,才会换来学生的信任,达到既教书又育人。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