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药学研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药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索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药学研究。方法:选择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各60例,分别选择毛花洋地黄治疗、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LVEF(37.84±3.79)%、LVESV(112.89±9.68)mL、LVEDV(154.25±9.32)mL、LA(32.17±5.68)mm、总有效率(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胺碘酮;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房纤颤;药学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是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急骤、预后差、病死率高、病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疾病恶化,不仅可加重心衰,还可并发心房纤颤,对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胺碘酮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轻度阻断钠通道的作用,能够降低外周阻力,扩张外周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利于心功能改善[2]。而本研究深入探索了胺碘酮作用性以及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中疗效性,如下文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此次研究均在2017年10月14日至2018年10月14日完成。入选标准:1)患者经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电图、体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2)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4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排除标准:1)排除I類药物、洋地黄重度、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等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2)排除碘过敏患者;3)排除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观察组33例男性,27例女性;平均年龄(53.96±4.17)岁;平均病程(15.31±2.48)个月;NYHA分级:14例Ⅳ级,19例Ⅲ级,27例Ⅱ级;原发病:26例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为冠心病。对照组34例男性,26例女性;平均年龄(53.58±4.46)岁;平均病程(15.44±2.59)个月;NYHA分级:12例Ⅳ级,20例Ⅲ级,28例Ⅱ级;原发病:28例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为冠心病。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ACEI等常规抗心衰治疗。
  对照组采用毛花洋地黄治疗,对于2周内使用过洋地黄治疗患者,可给予0.2mg毛花洋地黄静脉注射;对于2周内未使用过洋地黄治疗患者,可给予0.4mg毛花洋地黄静脉注射。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632)治疗,每日3次,每次口服0.2g,连续用药7d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口服0.2g,再治疗2周后,改为每日1次,每次口服0.2g。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即21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A(左房内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效[3]:静息时转复位窦性心律或心室率在60~80次/min,心率恢复正常;有效:静息时较心室率下降20%或心室率在100次/min以下;无效:心室率≥100次/min。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SPSS 22.0软件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代表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超声心电图改变情况
  观察组LVEF、LVESV、LVEDV、LA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总有效率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是以高血压、心肌病、心瓣膜病、冠心病为基础构建的终末性心脏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诱发,在发病早期可出现
  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神经体液调控异常,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血压值,加重心肌重构,导致心室肥厚,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进而抑制迷走神经,激活交感神经,加重心律失常,加快心率,进一步恶化心功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4]。
  胺碘酮具备Ⅰ类、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特性,属于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口服,可在服药后6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期,迅速发挥药效,生物利用度约为40%,用于治疗中,能够阻滞慢钙通道和快钠通道,防止折返现象发生,抑制异位节律点的自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阻滞钾通道,扩张冠状动脉,延长心室和心房的肌纤维动作电位时间,降低外周阻力和心肌氧耗,有效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促进冠状动脉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更利于心功能改善和恢复[5-6]。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胺碘酮利于降低心房压力,逆转左心房扩大,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率,改善心功能。
  总而言之,胺碘酮治疗能够延长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改善心功能,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林月彦.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54(08):118,119.
  [2] 张荣生,顾翔.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54(06):454-457.
  [3] 赵新,荣阳.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药学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5):99-100.
  [4] 宋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分析与药学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02):67-68.
  [5] 李美清.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03):227-228,232.
  [6] 荣仔萍,董十月.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采用胺碘酮联合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06):344-3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9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