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警惕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的误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直观、高效等特点为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言而喻。它改变了过去那种“认知型”“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视、听、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都得到加强。然而,众多的教学媒体盲目涌入课堂,其作用被盲目提高,因而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误区之一:一味追求时尚的课件展示
  多媒体教学由于调动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使教师可供选择的空间扩大,使教学更加灵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也许是沾了现代技术的边儿,多媒体教学变成了一种潮流。教师在教学中用课件代替了一切,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于是一节公开课,教师费尽心机,将课堂教学等同于演电影,场面壮观、轰轰烈烈。在课堂教学中,看似师生互动,学生热情,教师点拨,实质是以“点击”代替“点拨”,以“生机互动”代替“师生互动”,师生被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牵着走”。使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画面上,而忽视了重点要掌握的知识。结果是耗时低效,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又违背了教学研究的初衷。
  因此,任何时候我们要切记:我们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并非为了使用工具而进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和使用到什么程度,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
  误区之二:用计算机显示屏替代了黑板
  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起一种媒体的作用。可有的老师误把它当作是一种“全能媒体”,整节课不论是课题、情境图、还是练习题,一切由电脑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而且每张幻灯的投影时间又很有限,由此造成讲课速度加快,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对知识点一知半解。下课后,大脑一片空白,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导致无法消化。
  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尤其是语言类的学科,虽说多媒体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但也别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体会。使用中应尽量把握好使用的“度”,切记“过则盈,盈则亏”的道理。
  误区之三: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课件能够将课文所描绘的艺术形象直接展现出来,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观要求。但是,用这样一览无余的画面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失去了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文学欣赏的共鸣。反之,如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体验感悟,这种经过揣摩、咀嚼的创造体验是无可比拟的,是任何事物也不能替代的。
  误区之四: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师个人业务素质的发展
  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使师生围着电脑转——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而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就荡然无存了。殊不知如此一来,师生都沦为电脑的“奴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更是没有了生动的思想。课堂由原来的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是一种言语与情感对话式的人际交往过程,而教师应是情感交流的控制者,教师的课堂语言,有些是预设的,更多的则是随着课堂的发展而生成的,它包含着教师的激情和机智。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可能鼓励和感染学生,远比电脑制造出来的热烈掌声效果更好。
  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或点一下鼠標,课件便按顺序播放,这样就形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局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形同虚设。教师忽略了对最重要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育规律的钻研,忽略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我认为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思维碰撞的火花和闪光点。要走出以上误区,我们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学科、学情、课时内容等特点,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合理而恰当地运用它。以有利于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原则,优化使用过程,真正让多媒体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才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0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