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内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中美贸易谈判达成的协定,中国于2020年4月1日开始执行加大开放国内金融市场规模的政策,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将引入大量国外资本,而大量外部资本的进入虽然带来了流动性但投资风险也随之变大。从内部控制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1 衍生金融工具在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投资银行最初只是利用各种衍生产品金融交易工具规避金融风险,但随着中国衍生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基本功能和业务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银行经理使用各种衍生产品金融工具主要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为了规避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二是为了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性,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高杠杆率。衍生投资工具主要包括远期权益合约、期货权益合约、掉期权益期权。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个别商业银行外,大多数中国国家上市商业银行只允许授权境内证券分支机构直接代理其客户进行境外证券衍生品期货交易,并明确规定允许总行集中境外经营。总行对各类分支机构办理衍生商品金融业务操作进行监督管理,一般内容包括金融业务文件准人、操作管理流程等。
  2 中国商业银行对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引起2007年国际金融海啸的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失效,具体原因是交易员凯维埃尔操作缺乏监管,尽管交易员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有风险预警,但由于高杠杆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高回报,主管当局忽视了违规交易的风险,放松了对交易员操作的监管,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而不顾风险。近年来国外市场衍生商品金融工具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形成原因是对商品交易过程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使得交易操作中的风险无法避免。基于衍生商品金融工具的银行杠杆机制使得交易员仅需要额外支付少量的银行钱款就可以轻松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实际交易量,但交易本身将需要承担巨大市场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具的这种长期杠杆波动效应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其高度的投机性和它的高风险性。
  3 商业银行应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措施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应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首先要完善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具的财务审计管理标准。中国证券衍生产品金融工具审计业务规模发展相对较晚,所以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加强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应该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重点关注重要业务和问题、高危领域和环节的控制措施;②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要有良好的独立性;③任何人不得对内部控制有特殊的权力;④加强对银行业衍生金融业务的内部控制,具体实施方法为:
  (1)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银行应明确划分各部门责任,建立职务不相容制度,并形成一个工作机制,每个人履行自己的职责,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方便评估和相互制约的有效方法。
  (2)继续加强政府授权和行政审批风险控制。银行内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必须在银行授权业务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业务事项办理工作人员必须在银行授权业务范围内负责办理各项业务。内部风险控制管理部门人员应严格要求监管银行所有业务部门和每个工作岗位,及时回顾具有真实性、合理性、信息完整性的银行相关业务数据,并对包含衍生品和金融工具及其业务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程序复查,还要明确决定准予批准或不准予批准的签字业务复核。
  (3)建立和完善内部业务报告管理制度。首先,明确报告信息,包括收集、分析、报告和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具的业务信息,其次在银行业务中有重要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信息的时间点应提前报告,利用信息报告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可以加強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报告形式包括:日常分析报告、实时分析报告、专题报告、综合分析报告等。
  (4)与同行业其他银行进行比照,使用银行业比率预测分析、比较预测分析、因素预测分析、趋势预测分析和其他多种方法,定期跟踪分析国际上其他银行的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具业务会计活动,发现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具业务的潜在风险以及监控制度存在的问题等。
  (5)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并评估每个部门和员工在当前时期的表现,通过比较性能指标方面的预算指标,利润水平和投资回报率,从而实现奖励和惩罚,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激励和约束。
  (6)在技术手段上,加强银行电子信息审计技术和银行信息系统的控制,主要操作目的不仅是减少和消除人为因素对业务操作的影响,保证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实施,而且是保证银行电子信息内部审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信号输人和信息输出,文件信息存储和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利用电子信息系统的手段建立银行信息衍生业务,满足银行信息处理需要的有效控制操作,提高银行信息处理的效率,消除某些人为因素对操作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电子信息审计系统及其开发和维护,访问和业务操作的变化,数据信号输人和信息输出、文件信息存储和数据存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的有效控制,防止人为修改是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和使用的前提。4结语
  伴随逐渐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希望银行能够充分发挥衍生金融工具,促进国内资金良性流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就是为了通过风险对冲来有效降低全球金融活动中的长期不确定性。但是,因为它们本身没有实体作为担保,所以投资风险较大。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衍生金融工具使用风险的内部控制,使中国商业银行业更规范地利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获取稳定利润。
  [参考文献]
  [1]丁海英.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江百灵.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全能银行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6.
  [4]崔仙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监管研究[J].绿色财会,2011(07):59-61.
  [5]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222.
  [收稿日期]2020-04-11
  [作者简介]马宝珠(1964-),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研究生导师;韩成翰(1994-),男,辽宁抚顺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391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