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体育事业会对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农村经济以及体育的协调发展,以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经济以及农村体育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就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农村体育;经济协调发展;运行机制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02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G812.42        文献标志码:A
   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农村体育则能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基础保障。因此,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层政府需要强化农村体育以及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工作,研究两者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预期建设效果,有助于我国城乡协同发展[1]。
  1  农村经济与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
   在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两者涉及到的组成因素的结构以及总量,实现体育行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够为农村体育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确保农村体育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而农村体育工作的落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之间具备有良好的互促性。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国家对两者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以及技术支撑。就实际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两者在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一系列发展问题,并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发展阻碍。只有明确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的内涵,才能达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效果[2]。
  2  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方法
  2.1  市场协调
   市场协调是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基础运作手段,竞争、价格以及激励等机制的应用效果对两者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借助市场协调手段,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两者发展。
   在发挥市场协调功能的过程中,由于外在干扰较多,农村市场剧烈波动,市场调控失灵,导致市场协调工作难以全面覆盖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比较大的阻碍。
   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对市场协调工作的重视,采用必要措施保障市场协调手段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农村经济以及农村体育的发展水平[3-4]。
  2.2  政府调控
   我国的市场经济由政府部门实施宏观调控,因此市场制度的建立以及良好运转需要在相应的政策支撑下进行。这就要求政府在市场协调的基础上施加调控,促进政府职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促进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进一步发展。
   此外,政府还必须借助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市场制度,帮助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才能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等诸多问题。
   政府调控手段能为农村经济以及体育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是整个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职能,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5]。
  3  合理选择协调发展模式
  3.1  市场主导模式
   在市场主导模式中,农村经济与体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市场竞争水平的影响,具有市场开放以及体系健全的特点。我国农村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具有内生性程度高和创新能力强的特征。在市场主导模式中,政府只需要做好对农村市场环境的监管和维持工作,积极构建与农村经济结构相结合的农村体育结构。
   在这一模式中,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以及市场协调能力会直接决定企业发展水平,相关农村体育企业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6]。
  3.2  政府主導模式
   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农村经济以及体育产业主体会受到政府约束,确定了农村市场的环境条件,具备发育不充分以及开放程度较低的特征。
   我国农村多以农业为产业内容,农村体育结构处于传统形态。政府要在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农村的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因此政府主导模式适用于我国东部区域。具体过程是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协调相结合的模式明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政府部门需要占据主导地位,明确市场协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体育行业持续与稳定发展[7]。
  3.3  政府扶持模式
   部分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处于传统经济阶段,需要通过政府扶植模式发展农村体育。这些地区的农村体育有需求层次低以及交易规模小的特征,所以可以采用政策性外部输入的模式筹备发展资金。该模式一般应用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运作手段以非市场化的政府调控为主,由政府部门保证农村经济正常运转,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与体育协同发展[8]。
  4  制度安排
  4.1  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
   在农村经济与体育协同发展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出台促进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政策,为两者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完善的政策法规可以对农村体育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管效果。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法律,对经济范围内的体育产业与区域进行划分和协调,能够为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完善的政策法规,才能保障农村体育与经济协调发展[9]。   4.2  积极培育交易主体
   仅凭借政府部门的效能无法满足农村体育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控和管理效果。因此在市场经济共识的基础上,应当借助政府的引导职能,做好交易主体的经济培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产权制度,做好农村经济以及农村体育市场交易主体的培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村体育发展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为农村经济与体育发展提供足够的制度支撑。
  4.3  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为了满足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必须要在充分认知市场可能失灵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经济以及体育实际发展情况,对现有的农村发展制度进行完善,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体育协调发展。
   在现有的制度管理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农村体育和经济协调发展制度创新及产品供应能力,及时协调处理农村体育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市场协调以及政府调控的不足,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和经济协调发展。
  4.4  构建农村经济政策的诱导性机制
   结合农村体育和农村经济产业地位,明确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将提升效率和效益作为农村体育和经济发展的主线,积极构建农村经济政策的诱导性机制,让政策效能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
  4.5  优化政府治理结构
   强化分层治理结构时,地方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减少委托以及代理层次,通过适当的激励以及约束机制提高对农村经济以及农村体育的委托与代理效率。此外,还要强化农村体育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管理能力,保障农村经济体育协同发展。
   在对现有政府治理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和监管功能,通过制度约束的方式规范管理政府在农村经济与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转变对地方政府以及成员的考核管理模式,通过规范化与程序化的管理手段对政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约束。此外,还需要借助相应的学习机制提高政策制定人员的信息获取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科学性。
  5  结束语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政府需要重视农村体育以及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从协调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制度安排两方面入手,实现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协同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静,沈克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治理研究——基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J].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20(3):35-42.
  [2]王蛟.休闲农业与农村体育资源的融合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2019(12):132-135.
  [3]郭鵬飞.乡村振兴下的河南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20(3):62-64.
  [4]刘宏亮,邱丽.基于供需协同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框架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6):479-485.
  [5]孙莉琴.我国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农业经济,2019(5):108-110.
  [6]肖伟,田媛,夏成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关联的辨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1):24-29.
  [7]郑宇.统筹城乡视野下的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8]马东顺.民族传统体育与农村体育的融合发展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9]于莉.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5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