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可以锻炼学生们对待事物客观理性分析的能力。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调整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将课本上的数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37-01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程度,增强学生活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也能通过由浅入深的原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点,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益。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教育中,也是许多教师重视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先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只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做到快速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去进行实际运用。例如,教师在进行《简易方程》单元教学时,可以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题目中去。可以设置情景,母亲去超市买了三样水果,共花费58元,已知葡萄6元一斤,梨子5元一斤,葡萄、梨子各买了三斤,橘子买了五斤,问橘子多少钱一斤。用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对問题进行思考,也可以从细节里让学生渐渐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未知数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书面语言给学生们讲解,他们所能接收到的和所能理解到的部分也有限制。只有用生活情景中常见的事例,才能更灵活更生动的为学生讲授。利用生活化的内容教学,就像幼儿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算数,为了让他们快速掌握方法,教师们便会教他们利用手指来进行辅助,熟练以后便可以直接运算,而这里的“手指”就代指的是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好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重要知识点的时候有代入感,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人在面对熟悉的东西时,心态会变得更加轻松,思考模式也会相对变得更加灵活,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教学方式贴近生活,增强实际运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内容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细节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时事,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正确的知识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在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时,可以提前一天让学生回家问清楚自己的家庭成员的年龄作为特殊作业。教师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进行趣味教学,让学生将自己问到的年龄数字和对应人物标记在草稿本上。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求,父母的年龄相加是多少,爷爷和父亲的年龄相差多少,奶奶和妈妈的年龄相加是多少等等,并让学生将答案写在草稿本上。提问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上黑板分享你的数学公式和答案,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判断对错。通过生活和娱乐教学相结合,让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和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数学运算,超市买东西留下的购物小票,菜市场买菜的记账等。教师应当多多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多举一些生活实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小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也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从侧面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树立生活教学思想,培养新型思维模式
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摆脱课本知识的思维限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更实用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化繁为简地去理解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在生活中留意一些数学知识运用。在进行《图形结构》教学时,教师可以多多留意一下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图形选择,以便在上课时可以更好地去为学生解释说明。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路障是三角锥的、很多公交吊环上有凹凸不平的设计、以前大多数门把手是圆柱体的等等。教师拥有生活化教学的思想,便可以更自然地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数学教育中去。这种灵活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拥有新型的思维模式。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更善于将生活中的事和数学知识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开发创新思维,锻炼逻辑能力。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教师树立生活化教学的新思想,才有助于生活化教学在教育中的实际操作,才有利于学生培养新型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提升数学实际运用的效益。
结束语
教师应该树立新型教学思想,将生活化这样灵活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去,摆脱传统教育中的刻板教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尽量保持乐于学习的心态。教学内容和方法贴近日常生活,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运用,更好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是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