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新校区:“一国两制”的重要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邱瑞贤 张 强
广州日报:澳门大学新校区作为横琴开发规划的起点,从今年4月澳门特区政府提交报告,到6月底国务院批准、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前后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央这次动作这么快,您感到意外吗?
赵伟:我的信息要比公众多一点。当然也非常振奋。这件事很大也很新。对澳门来说,管辖的地盘大了;对珠海来说,多了一所大学。这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一国两制”的一个重要新进展。6月27日那天我看到台湾有媒体的一句话非常到位:这是“一国两制”制度第一次在港澳地区以外实现。
广州日报: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被称为“一国两制高校”。您目前了解到的设计细节是怎么样的?
赵伟:按照目前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案,在校区内将用澳门的法律体系和安保体系来管理,我的理解就是澳门的学生到新校区不用通关,直接从一条新修的海底隧道过去。这个专用通道的长度只有3公里左右,坐车不用10分钟。
至于校园周围,会设置一些围墙作为隔离带。这是必需的,总不能让横琴岛上的游客,一进入横琴岛就变成进入澳门了。虽然我相信有朝一日边检会撤销,但这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澳门大学现在还要承担一个“门”的责任。
广州日报:您认为这份机遇落到澳门大学头上主要是什么原因?
赵伟:最重要的原因是澳门和珠海都很迫切地感到需要培养新一代人才,尤其是近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让澳门感到,产业和科技都必须搞上去,其中最紧缺的就是人才。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用一所大学作为横琴联合开发的先行项目,就成为一种必然了。
广州日报:所以您之前曾说过,希望20年后澳门大学能培养出澳门特首来。
赵伟:对,这是我的一个希望。候选特首崔世安近日在介绍他的参选政纲时,还引用了这句话(笑),可见引起了一定的认同。
客观地说,目前澳门在这方面恰恰是做得比较差的,澳门大学作为本地最老的高校,也只有短短28年历史。澳门本地有大量的学生本科就选择到台湾读,到国外读,每年有40%~50%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流失。我在澳门的立法会上说过,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就觉得澳门高教界对不起澳门居民。所以,我们太感谢中央和广东支援我们发展的这一份“大礼”了。
广州日报:您原来说澳门大学急需用地,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赵伟:急需到我们计算过,每个学生平均只有8平方米的土地面积,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标准是50多平方米。从这个对比,你就可以看出来了,很致命。
广州日报:新澳门大学会逐渐扩大对广东人才的培养吗?
赵伟:其实从今年开始,我们准备宣布录取学生对广东考生倾斜,加10分;而珠海更是“双倾斜”,加20分,我估计将来珠海的户口会很热门(笑)。目前我们是把非澳门学生的比例控制在15%~20%,按照10年规划,2017年前将达到30%。
广州日报:按照规划,横琴岛上除了新校区以外,还有近4平方公里的合作开发用地,“澳大模式”是否还会起作用?
赵伟:对于其余的土地,目前应该很多企业和单位都有想法,只不过最新落实的是澳门大学这个项目,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仅是先行先试,也是独行独试(笑)。但我想我们不会“独”很久,很快地澳门、珠海和广东会不断有新项目进入横琴,包括科技、旅游、会展、医药等都有很大空间,而且我听说会有相当大的税收优惠政策。
广州日报:这种没有先例的“独行”,也许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您是否担心会踩“雷”?
赵伟:有中央和广东的支持,“雷”是没有的(笑)。尽管说是“独行”,但其实还有很多人在和我们“同行”。
我们的压力是怎么做才对得起这份“大礼”,我们既为自己能和祖国一起书写一页“一国两制”的新历史而深感荣幸,也认识到这件事的分量。看起来也就是1平方公里左右的事,只占全国陆地的960万分之一,但却是我们国家如何深化“一国两制”制度的重要举措。
我在学校里讲过,这件事无论我们做得好还是不好,都是要进历史的。做坏了,将来人家也会写:澳门大学先去了,结果弄得一塌糊涂(笑)。反正不管好坏,我们都躲不过这个历史责任了。
广州日报:您觉得“澳大模式”将来有被复制或推广的可能吗?
赵伟:绝对有。我相信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摘自《广州日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5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