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余文明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结合高校志愿服务的实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定位、工作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38-01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汶川、玉树地震救灾和奥运赛事期间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公民意识觉醒和融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志愿者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对实现当代青年的德育教育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亟需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服务内容丰富与品牌建设缺位并存。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帮老助幼、支教助学、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科技传播、医疗卫生、治安防范、社区服务、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社会公益服务[1]。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服务领域涵盖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具有特色的独创性的志愿服务品牌缺位。独创性志愿服务品牌的缺位也影响了志愿服务模式的探索完善和志愿服务精神的放大,不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提升。独创性志愿服务品牌的缺位也会导致志愿服务的长效开展缺少范本和原动力,影响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使有些服务流于形式。
  (二)组织模式固化与机制创新滞后并存。有些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方式多年没有什么变化,主要依靠传统的发文、会议通知等形式,尽管活动场面轰轰轰烈烈,但一些志愿服务仅是昙花一现,社会效果和实践意义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多是学校主导的,很少是社团主导的,服务开展不是学生自身的自发意识,缺少活力;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也都是老面孔,以学生党员和班、团干部为主,没有扩大到全体的、普遍的学生。二是志愿服务项目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造成被服务地勉强接待志愿服务。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归根结蒂是志愿服务机制的创新不能与志愿服务工作自身的发展相适应造成的。
  (三)实践特色彰显与精神弘扬迫切并存。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没有扩大到最普通、最普遍的学生,参与的人员比例较低,因此这种志愿服务的实践意义仅有少数人能够体会到。尽管学校有关部门长期以来为推进志愿服工作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典型引路和精神弘扬方面仍有加强的空间。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不应仅停留于“义务劳动”、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一般认识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考察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动机模式时,入选频率最高的是“锻炼自己”(88.0%);其次是“社会责任”(65.6%);再次是“感到光荣”(58.3%)[2]。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首先是锻炼了自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大学生用自己的智力、体力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社会也提供了大学生运用知识、参与某项工作的管理、与人沟通合作的机会。第二是履行了公民责任,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志愿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能够感受到个体生命在生存发展中要消耗诸多的公共资源,自身的奉献是对社会的回报,而这种奉献本身又获得的了尊重,这很能够唤醒大学生对个体价值、生命意义的尊重。三是构建了社会和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传播的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正是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人际关系。
   三、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路径探析
  (一)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具有独创性的志愿服务品牌能够体现志愿服务的价值定位,更有利于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放大志愿服务精神,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提高志愿服务的魅力。比如南通的江海志愿者,特点是社会化运作模式,南京晓庄学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为指导,突出服务群众回报社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两个重点。这些志愿服务都将社会需求和志愿者的社会参与结合起来,颇有特色。
  (二)围绕机制创新,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要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果,关健是要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根本是要加强机制建设。一是保障性制度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开展需要资金,资金可以是拨款、捐赠以及其他合法收入,学校可以从团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支出专项用于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院、系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对具有品牌创建潜力的根据实施进度给予扶持。二是组织管理制度。应当坚持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注册制度,而不是采用简单的通过文件和会议组织动员的方式,必须形成统一的志愿者的注册制度,使注册管理系统化,注册志愿者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既保障了支持志愿服务资源的供给,又促进了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三是约束激励制度。要形成让制度约束和自身约束结合的约束制度,保证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围绕内涵挖掘,放大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队伍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反映和代表了志愿服务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的伦理和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如果将这种精神引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必将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份宝贵的资源。建议学校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发现典型、宣扬典型,将那些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历史继承性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并发挥志愿服务精神的辐射功能,提升学校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2007年3月3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毛立红.首都大学生奥运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调查研究[J].兰州学刊.2009(3):143-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3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