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惠花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农村中学的运用。文章从理论到运用。其中重点强调了运用,主要过程包括“激发兴趣、实践感受、体验内化、强化反馈和学习迁移”五个阶段。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感悟和认知语言”的体验式英语教学方法。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牛津英语;认识;运用;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54-02
牛津英语初中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交通、职业、自我、家庭、学校、朋友、运动、爱好、饮食、数字和动物等系列话题,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自然渗透到活动中,摆脱枯燥的重复训练,将学生引向生活的舞台,在较真实的语境中交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对一所偏僻的农村初级中学来说,学生们除了英语课堂外,接触或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对英语学习缺乏情境或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加上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不足,因此,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以致在学生发音不标准,语法不理解,单词、句型、乃至课文读不来、背不出、记不牢等现象十分普遍,更谈不上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了。
因此,我们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 要改变上述现状,就必须拓展学用渠道,创设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运用。基于对英语体验式教学的认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充分运用农村的生活环境中的特有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体验式英语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式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一、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论认识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来源比较广泛,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体验式教学具有四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是一种个体行为,它首先是“体”,即学生本人,别人不能代替,也无法代替。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创造情景,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亲自去感知、体验。
2、过程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要求“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或间接体验。它是以“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和心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内容”为对象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具有过程性,是一种注入了体验者生命意识的经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主体往往融“我”入境,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进而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超越。
3、生成性原则。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发现性。自主性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
4、开放性原则。体验式教学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认知、情感,其目的具有开放性;强调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自有见解,其评价具有开放性。
二、体验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教学实践来看,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阶段:激发兴趣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强化反馈阶段和学习迁移阶段。
(一)激发兴趣阶段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教学中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常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调查、访谈等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要鼓励学生课后学会收集相关的材料。让孩子们学得有趣。在学生亲历之前,要有一个启动体验学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提供情景材料并引发学习者的个体需要,引导学习者产生动机,在情境中体验。在这个阶段,教师所提供的情景材料,要围绕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创设体验的情景:
1、利用多媒体创设体验的情景。牛津教材中有很多有关事物的话题,本人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超市、市场的图片,介绍超市的各个区域、市场的各个摊位,利用各种事物图片教有关事物的英语单词,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掌握。
2、充分利用牛津教材中的概念图。概念图理论,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结构化将知识串联起来。通过分类或内部联系把分散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如,我在教7A第三单元的Reading时,我将学生最了解的内容制成概念图如下:
通过学生熟悉的内容让学生自觉地利用背景知识,把看到的口头复述,并且保存在短暂的记忆中的信息加以剖析,选择、整理。然后,储存到长期的记忆中。同时加以发散与运用到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Christmas Day ,Halloween ,Easter Sunday ,Thanksgiving Day 等内容中去。这样安排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练习了学生的口语。
3、创设情感氛围。就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亲切、和谐的氛围,给课堂创造一种群体的感情氛围,使学生热情学习,使师生间产生共鸣。
4、创设体验氛围。教师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牛津7A第四单元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同学们讨论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时,有十多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了他们的看法。最后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明确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实践感受(主体体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虽然个体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但却是最真实的。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
1、在表演中体验。生动逼真的表演,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使英语学习更加形象化,趣味化。如牛津英语7A的第一单元自我介绍,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涉及到的知识很多,如:姓名的写法,年龄、身高、爱好、特征等。要是光靠老师讲的话,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枯燥,也不易掌握。于是,我就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英语写出自己的名字、年龄、身高、爱好、特征等。然后选出各不相同的三位同学上来表演,模仿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表演。
2、在游戏中体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恰当的游戏,能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的实践活动。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特别是能帮助那些胆小的学生消除恐惧心理,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在竞赛中体验。适当的竞赛活动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在教学实践中,竞赛既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男女生为单位;可以是对话表演赛,抢答比赛,也可以是开火车比赛。如,我在教牛津英语教材中的Speak up时。我都让学生充分利用所给的材料或身边材料模仿对话,进行小组竞赛。全班分为四组,先由小组自荐最优秀的上台表演,然后全班打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合作、成功的快乐。
4、在动手中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增进乐趣,进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比如现在完成时的复习教学中,通过调查活动及全班同学对时态的归纳,学生对现在完成时已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但要更好地掌握还需学生自己归纳。于是,让学生用文字形式归纳这一时态,最后选出两份作业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校对,经过这些步骤,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5、在设疑中体验。根据学科的特点,启发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引导学生阐述他们的观点,对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己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牛津英语8A第二单元,我设计了一个讨论话题,Compare our school life with British or American school life时,许多同学抱怨中国学生学习生活太苦,我们应该减少作业,多一些文体活动,此观点一出,立刻有同学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轰轰烈烈,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体验内化阶段
这个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所谓内化,就是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在这里是指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的、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景、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过程。英语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的、自行建构起来的。
(四)强化反馈阶段
反馈评价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师生共享的情感体验阶段,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的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出现的不同的体验感受,要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体验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学习迁移阶段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景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他们克服胆小、害羞的心理,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对他们参加各种演讲比赛、外出时帮外国人指路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问题与思考
体验式教学时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感悟和认知语言”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体验式教学的“泛概化”倾 向。体验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体都需要用体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依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整合适当的教学资源,按照提供情景、自主体验、相互交流、归纳迁移的程序,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2、只关注体验的结果,忽视学生 的内心体验过程。教学中片面追求体验活动的形式,缺乏对学生体验过程中的适时点拨和引导,急于让学生表达体验的结果,忽略了自主体验和内化体验的两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促进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学生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才是体验学习的最高境界。
3、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追求体验的“趋同化”。体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密相连。因此要避免课堂教学的“统一性”现象,即:期望通过一次体验,学生便能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或是用讲解等方式代替学生的亲历,以教师个人的体验、经验代替学生的体验,甚至强迫所有学生接受某一种认识,认同来自他人而自己尚未体验到的经验。
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既保证体验学习的时效性又保证体验学习的多样性,使每一次体验教学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验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应该是多样性的。体验式教学以其日益凸现的适合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它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8年7-9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3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