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旭春

  福建省在“十一五”期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并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这对于职业教育摆脱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以提高能力为本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使命,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培养与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必须切实加强与改善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职业教育要有效摆脱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加快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创建良好的实验教学模式、方法及创新实践环境,使学生在专业院校就能较早获得专业实践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对于卫生职业技术院校来说,随着自动化仪器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临床检验已成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的支柱。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临床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临床检验学科是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运用细胞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寄生虫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感观、理化、生物学,以及现代化自动检测仪器等检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简捷而又准确的测验,从而及时地获得有关疾病的病源、病理变化和机能状态的资料,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作出重要的参考依据,甚至有的检测指标还可以独立成为某种疾病确诊的依据。过去由于我们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片面强调基础学科、专业学科的系统性,普遍忽视实验教学和临床实习,造成相当部份学生“高分低能”,学生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差,基本知识与实际检测操作技术、能力反差较大,使职业技术教育与面向市场办学及市场就业体制要求不相适应,卫生职业技术院校出来的学生与医疗相应岗位工作需求不相适应。这种重基本知识、轻技能训练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必须转变。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化学、免疫学等与临床检验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迅猛发展,以及检测化验的方法、仪器、色谱分析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临床检验的检测手段。掌握新方法、新操作技能、正确分析检验结果,已成为专业化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因此坚持以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技为主,技医结合”,必须把临床实验教学改革作为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的切入点,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一、根据全面推行素质和创新教育思想,突出“学而致用”教学模式,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之中。要按照系统合理、规范实用和针对性强的要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要删除已被临床淘汰的实验内容,减少临床少用的实验,重点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内容和新仪器、新实验方法。如:全血细胞计数仪、尿液沉渣分析仪、自动血凝分析仪、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血细胞血型抗体筛选及谱细胞检验等。重点突出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就业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达到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统筹计划,安排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正确把握《临床检验基础》各基本研究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质量控制、主要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上的评价基础上,着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操作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方抓药的传统做法。
  二、重视检验教学与临床工作的紧密结合。目前,医学检验教学内容仍滞后于科技发展,实验教学的设备仍明显落后于临床运用,多数实验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为主。临床检验工作不以现代化仪器的自动化检测为重要手段,从而使教与学、学与用脱节,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要让学生接触临床,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邻近医院实验室、检验科参与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抗凝剂的应用,常规染色、试剂的配制,显微镜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尿液自动化分析仪、血凝仪的使用等。这既有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防止教学落后于临床、传统手工操作的检验方法与现代化仪器使用的脱节,促使学生及早地接触社会,把理性认识转变为感性认识。学生经过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学习责任感和使用感。不但可巩固检验专业学生对传统方法的学习,而且可掌握大型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检验报告单和病例的典型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检验结果异常与临床病例的联系,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课后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及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
  三、注重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验教学更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运动讲述式、讲解式、讲演式、演示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比较所学内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如:对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有:磺基水杨酸法、加热乙酸法、干化学试带法,可进行比较教学。在教学中可自编初次就诊的门诊病人、使用含碘造影剂的病人、肾病患者、强碱性尿液患者的病例及实验数据,由学生联系学过的专业知识,开展互相讨论,对不同的病例选择不同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解答质疑。在教学中,可采用电化教学演示,必要时还可让一名学生演示给大家看,由大家帮助找毛病。这样不但可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的意识。
  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当前,多媒体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它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作用。一份调查结果显示:91.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观性好,学生第一感受是图文规范、声像清晰,易于理解与记忆,同时使学生感受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增大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多媒体技术,改单一的听觉通路刺激为视觉和听觉联合通道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可展示各种不同型号的仪器血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及精液分析仪,开拓学生的视野;可演示TBT实验、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等,解决学生实验中标本难的问题;可显示血液、体液不同的形态学标本,提高学生对形态学标本识别的准确率,它是改革实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正确分析检验结果是检验工作者必备能力之一,也是医务人员业务工作需要。在实验教学中,许多检测项目如果能够与临床病例结合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病理形态学来龙去脉的理解,更有利于增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深度掌握。由书本式讲解到结合检验报告单讲解,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为了解决一些医学问题,愿意学习。通过对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学生们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医学现象或为自己的亲人、朋友的疾病现象做出相应的解释。这就使学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识,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学习主动性。通过对一些检验报告单的研讨与分析,可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分析一些检验报告单结果,从而为走上岗位准备条件。
  四、改革与优化实验教学的考试评价方法。正确、科学的评价实验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导向作用。要让学生重视实验课学习,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查制度,以正确评价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并将学生的实验课成绩列为与理论成绩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临床检验实验课,可采用两种考核办法:一是考核实验理论知识,用书面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实验所需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往我们的实验技能考试只有一次期末考,容易造成学生不重视前期实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实验技术考核方案,根据不同层次的检验专业,制订了一系列实验技术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累积计分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包括进行1~2次的平时实验水平考核;实验报告考核,对实验报告书写内容的完善性、条理性,实验报告设计、现象解释和数据处理进行评分: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教师收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能力进行选题,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操作及分析,考查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按大纲要求设计、选择三基知识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按标准进行考核。(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10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