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会公平视角下社会流动理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郝璐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1  摘要:在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中,社会流动的增强,特别是普遍的向上流动趋势的形成,具有化解社会紧张和社会冲突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威胁到社会公平。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社会流动 社会公平
  一、社会流动概述
  (一)社会流动的含义
  学术界普遍认为,索罗金发表于1927年的《社会流动》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系统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索罗金为社会流动所下的定义是:社会流动意味着个人或社会的事物及价值,即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或改变的一切事物从一个社会位置向其他的社会位置的移动。[1]国内学者郑杭生等认为:“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关系。[2]职业地位是个人地位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地位,因此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3]陆学艺等提出:“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4]刘欣等则把社会流动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化。”[5]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根据流动的方向,社会流动可以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人们在同一个社会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即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同等地位的社会位置的过程。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体系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极为重要,个人的社会表现和社会的结构性质都受到垂直流动的影响。
  2.根据不同的参照基点,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代内流动(同代流动)与代际流动(异代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的社会地位升降变化。代际流动是指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变化。
  3.根据流动的原因,社会流动可以分为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某些层面发生变化而造成的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改变。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是由于个人原因而造成的地位变化。
  二、社会流动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分层体系中社会位置的变动过程。这一概念首先强调了分层体系的存在,因此讨论社会流动离不开社会结构;其次社会流动是社会位置的变动过程,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位置都是包含资源的,因此讨论社会流动也离不开资源分配。
  社会流动这一概念本身就内含了两种分析框架:宏观的社会结构和微观的资源流动。这样,社会位置在社会结构中就被抽象为资源载体,社会成员作为社会流动的主体也是以获得资源并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为目的的。在社会流动的量应满足社会需要和符合社会承受力这一前提下,公平的社会流动应体现机会平等原则。而要想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又必须同时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致性原则。
  三、当前我国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
  社会流动的实质就是资源占有情况的变化,社会流动公平与否,也直接体现在了资源占有情况的变化上。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精英阶层固化和扩大资源占有的趋势难以遏制。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划归为精英阶层。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精英阶层占有大量的资源会导致其它阶层因占有少量资源而无法实现社会流动。当大量资源被少数精英阶层垄断的时候,社会的贫富差距就会扩大,社会就会缺少公平。
  二是中间阶层维持和扩大资源占有的途径缺乏保障。中间阶层大体上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因为中间阶层在政治上被看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作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作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中间阶层的壮大。
  三是基础阶层获得和扩大资源占有的障碍亟待消除。贫困阶层大体上包括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在阶层结构内部,由于精英阶层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必然会挤压基础阶层的流动空间,同时在制度安排上,一些外在制度对基础阶层的社会流动也设置了障碍。
  四、针对我国社会流动现状的政策建议
  一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公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目前我困的基尼系数接近0.5,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问题,不仅已经开始构成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社会问题的基本背景,而且通过抑制资源在各个阶层的合理分配,阻碍了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
  二是弱化户籍制度对社会流动的制约。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逐步改革现有户籍制度,促进更多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市民化是促进科学有序社会流动的必由之路。
  三是调整教育资源分配格局。合理有效的教育资源配置会极大地促进社会流动并实现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变迁。调整国家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应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投入要向基础教育、农村教育、落后地区教育倾斜,努力实现均衡教育。同时国家应该加大投入,构建一个覆盖基础阶层的教育网络,使基础阶层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向上流动所需的资源。
  五、结 论
  一个社会应当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来保证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建立开放、合理的社会流动体系。该体系必须要实现机会均等,即社会流动要遵循普遍性原则和自致性原则,减少“身份分层”和“政治分层”造成的不公平,防止“新的社会身份群体”产生,使自致性规则逐渐成为社会流动机制中的主导规则。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调整和创新社会政策,如消除户籍、就业、人事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使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在中国社会努力建构起一种公正合理开放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4
  [2]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1,56,276
  [3][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3,249-250,412
  [4][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导言1-2,导言13,190,191
  [5]刘欣.社会流动性与可持续社会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5):97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8]李培林等.中陶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郝璐,女,1987年10月出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现就读于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是一名研三的学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7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