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平视角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公平是当今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国家进行制度安排的依据。社会保障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的举措,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源自工业化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为劳动者提供保障,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天然就带有社会公平的影子,作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平的一杆秤,对社会公平正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作用、功能等方面的阐述,来论述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公平;制度;价值
  一、社会保障的背景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生产社会化。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所有现代化国家都把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
  (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当社会生产由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化大生产后,社会生产不再以家庭为单位,劳动者多数走向社会。这时,劳动者的个人风险也由家庭转移到社会,成为社会问题。第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两极分化不可避免。社会不公平也由此产生,导致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第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发展。在经济膨胀时期,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吸纳大批劳动力;在经济收缩时期,企业面临破产危机,大量工人失业。即使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时期,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也经常会有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问题的存在。第四,应用科学技术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由手工业时代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劳动者需要掌握部分科学技术。这种科学技术的培养在家庭中不可能实现,需要社会给予帮助。政府通过立法,以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正常生活,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1.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把社会保障视为解决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他主张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增加社会福利等办法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
  2.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对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资本剥削秘密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对全部社会总产品进行部类划分和必要扣除后,着重强调了维持劳动者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性,也就是维护劳动者生存的需要以使其能够再生产。此外,他还进一步强调了利余价值的那一部分需要用于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内容
  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形式。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便由这种形式所构成。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为贫困者提供的物质帮助,保证贫困者享有基本生活权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城乡困难户救济等。它被视为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对弱势群体采取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弱势群体摆脱生存困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是一种对因非主观原因无法正常劳动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使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体组成部分。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属于“社会福利”一词的广义解释。在中国,社会福利属于狭义社会福利范畴。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社会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进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二)社会保障功能
  1.稳定功能
  任何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必须以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为前提。但是总有一些特殊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比如自然灾害、人口老龄化、疾病及事故等,会导致部分群体丧失生存能力和失去生活保障。此时,国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社会成员存在的生存危机,否则会引起社会不稳定、社会秩序失去控制,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首先是能够帮助生活中处于困境的人群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其次是满足社会成员对安全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保障是通过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风险来发挥其稳定作用的。
  2.调节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社会保障调节收入与支付,使国民经济保持均衡发展。当经济萧条时期,失业增加和企业利润减少使得企业职工收入减少,从而国家社会保障支付增加,与此同时国家社会保障收入减少,会使得社会消费有所增加,消费需求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从而使经济由衰退专为增长。相反,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人数增加和企业利润的提高使得职工收入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也因此大幅度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使得国家社会保障支付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从而保持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3.促进发展功能
  首先,现代的社会保障机制已经由消极被动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为促进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其次,得益于不断扩大的社会保障范围和日益庞大的社会保障基金积累规模。社会保障具备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此外,社会保障维系了劳动力市场,保障了劳动力再生产,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依存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公平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从人类共性上来说是平等的,人人都有权利去获取机会。另一方面,作为机会的提供者可以尽可能创造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制定平等的竞争规则,让每个社会成员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赢得相应的机会,而且在法律上,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得享有特权。但是,除了人类共性上的平等,各社会成员之间都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各个方面,它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所以说,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初始和过程中的公平,要想得到结果的公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无论是社会保障中收入分配的公平,还是市场对资源分配的公平,都不是绝对的公平。在市场中,市场经济的调节决定了社会的初次收入分配,而市场的追求不是公平而是效率,所以在收入分配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导致贫富差距,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危害到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从社会保障自身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符合法律规定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相对应的社会保障,这是社会保障的“非歧视原则”。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在其保障范围内的成员而言机会都是均等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再分配政策,通过调节作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從而一定程度上促进结果的公平正义。
  (1)社会保障强调参与机会的公平。主要是指在制度设计时,社会提供给每一位社会成员相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不分性别种族年龄职业都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即每个人都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2)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并且为社会成员解决后顾之忧,使社会成员有机会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实现起点公平。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维持其正常的生活水平,并且政府需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得社会成员能够拥有一个公平的起点参与社会竞争。
  (3)当社会成员由于意外事故、疾病等不可抗拒因素中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障发挥其作用维护公平,即过程公平。社会保障过程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保障通过其保障举措的实施,为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并为贫困人群提供机会,使其自立自强;对失业的劳动者提供补贴和工作机会,让失业者度过难关;对伤病者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使其身体康复逐渐回到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分摊社会风险,尽量维护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但是这种社会风险基本存在于少数成员,社会保障合理的分摊社会风险会分散少数成员需要承担的风险,并降低少数成员在风险中的损失。
  (4)社会保障实质上作为再分配的举措,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在发展结果中的不公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分配、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分配,也可以说是垂直分配,即收入从高所得群体向低所得群体之间的转移,调节并且缩小社会成员之间产生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体和失去收入来源的群体给予保障,减少其因为分配不公平导致的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是水平分配,即是通过在职或者退休、健康或者患病的个人和家庭之间的水平转移。保障在家庭中,某一成员由于部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失去收入后,也能获得可支撑基本生活的收入。这种对再分配的调节有助于在结果上实现相对的公平,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收入差距。
  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问题
  1.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我国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人口大国,但是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狭窄、水平低、区域差异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原有针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农村居民的需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以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2.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单一。我国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且难以扩大。当前我国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绝大多数仍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量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不参保或参保不缴费的现象突出。这一方面导致社会保障基金不足,劳动者对于社会保障的基本需要难以保证。
  3.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现如今企业社会保障大多数为由企业为自己负担开支,这种现象大大退化了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对于发展较好的企业,社会保障可能会成为一种“企业福利”,然而对于发展缓慢的企业,员工的最基本保障也难以保证,无法发挥社会保障风险共担的作用。
  (二)坚持公平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强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50.32%,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中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忽视,农村居民存在生活风险和社会风险,因此有必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首先,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我国前期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忽视导致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尤其是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少。政府当前应该对农村社会保障给予更高的重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其次,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经过新农合十余年的推广、试点和完善,新农合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和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新农合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并不能持续发展下去。我国应逐步加大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力度。保证筹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合作医疗方案。
  2.建立健全面向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在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对公民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对象应该囊括全体公民。像农民工等边缘群体,虽然户口归属于农村,但是他们却是在城镇工作,与城镇职工从事相同的非农业劳动,应该享有与城镇人口同样的平等工作权、生命保障。所以,政府逐步将农民工等边缘群体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更好的体现社会保障的本质,实现边缘群体更好的发展。
  3.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必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统一性来实现。制度的权威性需要法律来维护,现在社会中,只有法律才能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益,更好的体现公平性。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法律机制薄弱,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混乱。政府应当加大力度进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营造社会保障的良好法治环境,真正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任何一个成熟或者即将走向成熟的现代化国家和社会,无一不是认识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使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人民所谋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社会公平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我们相信,经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分配将更加公平,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杨宜勇等著:《公平与效率—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马克思著:《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2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