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梅桂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030-0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上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人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用图画来再现,在想象中塑造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认知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图画恰好是拓展形象思维的最佳载体。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把图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能有效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在指导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也是课文的重点段时,我出示了一组三五成群、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蝴蝶谷中翩翩起舞的插图,并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像,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在在地驰骋、翱翔,创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用音乐来渲染,在激情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曲感人的音乐能触发强烈的情感,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新课开始时播放音乐,可以马上让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课堂上来,也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调节学生情绪,为整堂课打下一个情感基调,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如《江南》《荷花》是一些描写景色的课文,可选像《春江花月夜》一样轻松、愉快的乐曲:《欢乐的泼水节》等文可选一些欢快、热烈的音乐,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文可选一些悲凉、庄严肃穆的歌曲,如《英雄赞歌》。也可在教学重点段时,通过播放音乐,来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如《母亲的恩情》一课,播放二胡曲《二泉映乐》。委婉哀伤的乐曲,再加上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仿佛就成了远行的孟郊,亲身来到路边,回想着母亲昨天深夜灯下缝衣、黎明含泪依依惜别、村口大树下目送自己远去的情景,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无限关怀。另外也可以利用音乐进行作文练笔。作文课上,也可以结合作文内容播放轻音乐,以激发学生作文灵感,让他们遄飞逸兴,文思泉涌。
  
  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专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五、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语文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语文是生命绽放的绿地,语文是滋润心田的山泉。是啊,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捕捉语文学习资源。在缤纷的世界里,学生们会有许多美好的期待,让语文回归真实生活,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灵,让语文塑造魅力人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