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课程的双语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娟荣
[摘要] 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的需求。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以及三级课程构想的推广实施,目前的双语教学基于校本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有条件的中学展开是比较切实可行的。该文就双语教学在校本课程中的展开提出一些实施策略。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双语教学 实施策略
1 基于校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缘由
近年来,“双语”这个词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一提起双语,大部分人就会想到英语和汉语。因此,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1]。
当前,由于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实验阶段,国家还没有为其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要求,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也尚未建立。那么,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双语教学呢?我们设想,如果在必修课中开展双语教学,那会面临许多问题。首先,对课程本身而言,国家没有制订出统一的双语课程标准,双语教学不可能大面积的展开。其次,对学生而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想要让学生都参与双语学习几乎不可能。再者,对教师而言,必修课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英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这样技能的教师很少[2]。所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双语教学是很难实现的。
然而,相对必修课而言,基于校本的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需要。它以灵活性为基础,趣味性为手段,拓展性为目的,更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同时它还可以灵活地选定课题,以专题形式开展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以及三级课程构想的推广实施,双语教学基于校本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有条件的中学展开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2 基于校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策略
双语教学通过校本的双语课程的实施来实现。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构成有机的整体。
2.1 教师
教师是双语课程的实施者。双语课程能否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合格的双语教师。关于教师这一方面,要考虑三个问题:首先,教师想不想教,会不会教,教师的双语能力怎么样?即双语教师的来源问题。其次,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能获得什么样的支持?最后,怎么教,在教的过程中要遵循什么原则?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2.1.1 双语教师的来源
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双语教师可由部分英语教师和懂英语的学科教师组成,只要对双语教学感兴趣,这些教师就能成为实施双语教学的来源和动力。目前,由于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经在中学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有着比较扎实的外语基础,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这些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2.1.2 学校的支持
实施双语教学最大的支持莫过于学校的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因为学校是开设双语教学的场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办学水准是什么,学校是否具备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资源,这些都是影响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要通过沟通与合作,获得学校的充分支持,否则就会出现“单兵作战”的局面,双语教学在进行过程中困难重重,既耗时又费力。
2.1.3 教学原则
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在双语教学中,除了遵循基本的课堂教学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的教学原则:
2.1.3.1 准确规范性原则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课堂上教师一口不流利、非标准的英语,反而可能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掌握。正如复旦大学陆效用博士所言:“我们所说的与英语‘亲密接触’,应该是接触比较地道的英语词句,而不是接触通过汉语思维讲出来的‘中国式英语’。假如学生经常接触的是‘中国式英语’,久而久之,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养成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语言行为,反而不利于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3]。所以,教师要在双语教学中坚持准确规范性原则,语音、语调尽量准确和规范,不能用汉语的习惯去思考,不能主观臆造学科知识的英语表达方法。
2.1.3.2 激发兴趣的原则
“教人未其兴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习才是愉快的。由于双语教学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思维要在英语和汉语之间跳跃,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吃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就要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1.3.3 有意义教学原则
有意义教学原则是指在双语教学中引入的英语要与教学内容相关,避免与学科教学无关的无意义的英语介入;用英语介绍新的知识时,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背景,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注意英语表述难易程度,以免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扰;另外,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尽量动起来,使双语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2 学生
学生是双语课程实施的对象。学生想不想学,会不会学,怎么学?这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想不想学,是指学生对双语课程的需求和兴趣,这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首要条件,因为开发双语课程的目的就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会不会学和怎么学,是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能用英语思维、摄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能用英语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4]。如果学生的语言能力未能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会阻碍学科知识的获得,从而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所以,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与感悟双语教学。
2.3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双语课程实施的内容,它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联系起来。教学内容是双语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
选择双语教学内容的出发点是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水平。换言之,双语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适宜性。双语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体现在选择哪些学科在校本中实施双语教学。目前总的趋势是,首先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在这些学科中,还应按照学科优势来选择,强势的学科教师力量强,学生的基础好,有利于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还体现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感性认识且感兴趣的内容,如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的双语教学中,可以插入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等专题,这些内容难度适中,学生容易接受。
由于双语课程是选修课形式的校本课程,不必拘泥于必修课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有更广泛的选择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选择、借鉴国外原版教材的有关内容;善于利用各类双语读物、广播影视、报刊资料、网络资源或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适宜的双语教学内容。
3 小结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是一个趋势、一个方向,它是对我国费时低效的外语教学有效的补充。然而,鉴于学校、师资力量、教材等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限制,实施双语教学应该从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本校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充分利用本校的课程资源,开发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12.
[2] 朱维.高中化学双语选修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13.
[3] 陆效用.质疑双语教学[N].文汇报,2002-04-29.
[4] 赵慧.双语教学纵横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