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现教育信息化 推动教育现代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瑞平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组成部分, 文章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点分析入手, 结合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措施
  
  一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人才素质,促进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建设出现了大发展、快发展的喜人局面。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加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科教兴国的最实际和最迫切的行动之一。
  
  二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改善教学手段、强化素质教育、提高管理效率,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和大众化以及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这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要统一认识,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今后教育工作的重点中去,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伴随着社会转型、教育改革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的计算机学科教学,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管理,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到最近开始的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这轮廓分明的四个发展阶段显示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在不同阶段的任务、重心和发展特征。
  教育信息化一出现,便与信息通讯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许多人对教育信息化的关注集中于技术层面上。例如,国内有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以此可见,所谓“教育信息化”,重点即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通讯技术。随着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其概念的理解也逐渐从技术维度转向了个体、观念、组织管理和制度方面。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也有研究者提出,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的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可以看出,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已开始从单纯的技术层面发展到了系统的组织和机构层面。正如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一样,“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并无一个预置的固定框架和模式,需要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三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以及目前的状况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必须手段。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题库和学校管理软件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多媒体软件和教育资源库,从简单的电子教室到各地互联网和校园网的迅速兴起。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早在1982年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的建设,地区性城域网络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不仅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几乎都已直接接入CERNET,而且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也已近十万所,建立校园网的学校达5700多所。
  据1999年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近6万所,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近3000万人,拥有计算机165万台,计算机教室近10万个,建立校园网的学校近3000所。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的高中在校生都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大中城市70%~80%的初中在校生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15%~20%的小学生有机会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到2001 年年底,约有15579 所中小学建立校园网;全国中小学有电脑307万台,大约51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电脑。同时国家逐步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广大中小学生都可目睹、聆听名师讲授的课程。
  例如,我校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四年级开始,每周一节课,保证每生一台机。学校曾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投入了大量奖金,五年前,学校就组建了互联网和校园网,是采用光纤接入互联网。学校为每个教师配置了一台电脑,学校有四间配有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有三间每间配有56台电脑的网络教室,网络教室的配机为C66及P3900。现在,校园网内共有电脑近三百多台,每台机均能上网,并且局域网内的各种相关的安全配备齐全,如安装瑞星杀毒网络版(300用户),用过滤王(硬件)对不良信息过滤,安装了硬件防火墙等等。
  
  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但是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对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理解不清,相当多的人将“教育信息化”和“购买设备”“上网”简单地联系在一起,并不真正了解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要想理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还要先明确信息网络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因此教育信息化需要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是信息资源库和校园网的建设。另外,还要形成全国性的服务、培训机构,形成整体性发展的良好发展模式,尽量避免区域性、地方性的分割发展。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和教育软件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严重不足,严重地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硬件易得,软件难求”,许多地区和学校,硬件设备上去了,就是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管理软件和教学软件,以支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
  多数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总体还处在初级阶段,程度不高,发展不快。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推进步骤尚不明确,校园网虽然建成但利用效率不高,学校计算机配备仍然不足,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教师培训有待加快,非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有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四 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采取必要措施。具体如下:
  1.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通过业务学习、教师论坛等形式学习信息技术,使教师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认识。如我校曾多次派教师参加全国省内外各种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学校大部分教师已参加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对全体教师进行了NIT考核,都取得好成绩。
  2.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自2001年组建了互联网及局域网, 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投入了大量奖金,使学校基础设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方便了老师们在网上查找对自己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来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通过引进大量的优秀的教学管理软件、题库、多媒体教学软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和网络资源,鼓励教师从校园网资源库、中国教育网、因特网等下载优秀的课件,简化教师开发制作课件的过程,提倡电子备课,从而大大提高备课效率。
  (2)挖掘自我潜力,鼓励教师利用网上资源,制作适合学科特点的CAI课件,积累形成自己的素材库、课件库。
  (3)是学以致用,狠抓应用。如何使资源为我所用,发挥效率,信息技术人员应结合培训所学知识,迅速熟悉机器性能,熟练操作技术,保证接收系统良好的运行,并按照计划定期下载相关教学内容,及时与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指导科任教师将下载资源应用到教学中去。有价值的同步学堂、示范课,用刻录机制成光盘交给科任教师使用。
  网上资源十分丰富,每天都下载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从简单的文字信息到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多种多样,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学科资源中有很多各科的成套教案,直接打印下来,稍作修改便可以应用到教学中去使用,教师们可以轻松地备课和讲课。网上作业也灵活多样,网上丰富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文件,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灵活、牢固,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内涵有更深层的把握,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使用,我们发现教育网络为教师继续学习提供了机会,网上优秀的课件资源(示范课、学生天地)对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网上下载的各种资源内容为教师和学生拓展了知识面,特别是英语学科方面,利用网上声情并茂的课件资源,教师和学生都能纠正发音,积累常用短语,提高交际能力。
  3.围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开展课程整合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课程整合,推动教育信息化,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平台,以教育资源为基石,以应用促发展,做到边建设、边使用、边发展。如我校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应用比较活跃,这一切,均有力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课程标准规定内容的同时满足个人的需要,帮助学生运用各种媒体和方式进行交流,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交换、整理、组织、分析和综合信息,使学生的素质在合作和协作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五 结语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绵亘不断的渐近过程,它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靠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实践,要从具体做起、点滴做起,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认为,教育现代工业化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有如下几点:民主性、科学性、人文性、开放性,而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运动应该向这个总趋势不断靠拢、看齐,以融进世界教育现代化的潮流中去。
  
  参考文献
  
  [1] 彭绍东.《信息技术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4-1-12.
  [2] 黄荣怀.《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报2002-10-12.
  [3] 汪汝华.《面对新课程―― 教师就增强信息素养》,中国教育报2003-2-20.
  [4] 何克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载《中小学电教》2001年第1-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