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背后的行动逻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莉
[摘要]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在今天的就业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经济学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个体行动背后的经济动因。文章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探讨了组织制度和宏观结构性因素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自愿性失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部门;结构分割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65-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下,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凸显。自2002年起,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非公开失业群体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万毕业生,“十一五”期间将有2500万以上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将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未来几年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与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之间将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整体上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大学生失业将始终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发现,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放弃已有的工作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在这一行动背后,虽然体现着求职者的经济理性,但同时具有高风险性,即存在着求职者从自愿性失业转变为非自愿性失业的可能,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这一行动决策,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值得学者挖掘和研究。
二、研究述评
当前,学术界对于求职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条解释路径。一种是经济学的解释路径,经济学者认为,求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外部劳动力市场问题一劳动力与其工作岗位的匹配过程。正统经济学观点将劳动力视为不受他人干扰和影响的独立的原子个体,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是这些人在市场渠道中进行的经济理性选择。区别于经济学的另一条解释路径是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劳动力市场现象,这类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行为嵌入于求职者所处的社会网络之中,同时这种网络又受到宏观的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求职者作为一个深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社会成员,其行动受社会现实的约制,同时其本身也在改变社会现实。
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领域,即采用第一条解释路径。一些学者运用劳动经济学的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以及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了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动因(吴克明、赖德胜,2004),并将大学生的这一行动选择归结为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是人力资本拥有者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借助市场渠道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结果。
社会网理论是社会学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求职行为研究的主流分析范式。所谓社会网络分析,也被称为“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具体是指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并分析这种现实发生的纽带关系对人、对组织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网分析范式关于求职的经典研究主要存在三个理论视角:格兰诺维特的强弱关系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以及博特的结构洞理论。近年来,国内运用社会网分析范式研究求职者求职行为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从研究对象来看,研究者更多关注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这两大弱势群体,并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社会资本”和“关系”对这两类群体人员的求职行为发生着重要作用(李培林,1996;王汉生等,1997;渠敬东,2001;边燕杰,1999),相比较,学者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弱。另外,从分析的内容来看,学者们更加关注失业者的求职过程,关注求职者求职时所采用的手段或求职渠道本身(如“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或者“社会资本”)的不同效用(风笑天、赵延东,2000;赵延东,2001;李培林等,2000;顾东辉,2000;桂勇等,2002),鲜有学者从求职的一种结果――即失业角度追寻社会网所发挥的作用。
三、自愿性失业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自愿性失业是“非自愿性失业”的对称,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提出的经济概念,指工人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自愿性失业者不同于自愿性不就业者,前者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机会,只是对已有的工作机会不满意而暂时不工作,后者则不论是否有工作机会均不愿意工作,这一部分人不称为失业者,不计入劳动力人口范围。本文把自愿性失业界定为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
四、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探悉
1.微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经济学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原子式个体行动背后的经济动因。职业搜寻理论假设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不同企业支付给同一个求职者的报酬也不相同。因此,为了获得待遇最佳的工作,求职者必须花费时间在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工作搜寻,直到搜寻时间达到最佳点――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前,继续搜寻就是一种理性行为。然而在这个搜寻期内并非大学生没有工作机会,只是他们预期继续搜寻会有更好的选择,于是拒绝已有的工作机会,这种到达最佳搜寻时间长度时期的失业就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保留工资理论认为求职者在职业搜寻开始前,对预期工资水平会有一个最低心理价位,并对搜寻时间作好了心理准备。当他在市场上寻找工作时,如果雇主开出的工资条件超过他预定的价位,他就接受,否则就会出现因拒绝而导致的自愿性失业。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级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总之,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按照劳动经济学的上述理论观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考虑到雇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经济学这种对于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的探讨,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原子化个人自愿性失业背后的原因。
2.中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职业搜寻与决策实际上是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互动,在这个雇佣模型中,雇佣双方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影响另一方,因此,为了深层次地理解求职者的行为,必须将雇主纳入到分析的框架
内,考察组织的雇佣制度对求职者行为的影响。
在转型期的中国,劳动配置尤其纷繁复杂。社会学对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再分配一市场”框架,以及经济学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都显得过于简单,无法准确地把握各种组织的劳动力市场运作。因此,借用Robert Moffitt教授分部门的劳动力市场观点,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以及就业部门的制度特征,可将中国城市的就业部门划分为六个大类:公共部门Ⅰ(国家机关)、公共部门Ⅱ(事业单位)、国有及控股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非正式部门。这六种类型的就业部门在工资制度、人员招募渠道、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完整性以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等人力资源制度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差异(见表1)。
首先,由于公共部门、国有及控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因此存在着因等待进入这些部门而形成的自愿性失业;其次,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增值,长期闲置甚至会使人力资本逐渐贬值,因此考虑到个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问题,许多大学生会放弃那些对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不高的就业机会,形成自愿性失业;最后,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就业部门,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明显,人员雇佣市场化程度低,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求职者来说,只能通过非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相关的空缺职位信息,甚至必须利用个人人际关系所提供的人情帮助才能获得这些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当求职者具有相应的社会资本时,就会考虑机会成本问题,放弃可能的工作机会,等待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情运作,从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
3.宏观视角: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传统的户籍制度一直是制约劳动力市场流动的瓶颈,以“国有部门”为代表的保护性劳动力市场采取了高度保护本地劳动力、严格控制“外来劳动力”的举措。此外,尽管传统的“单位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一些就业部门仍然呈现出“集团性垄断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部门的结构性分割,这为人们继续持有“单位情结”提供了温床。最后,中国文化中求稳、求安定的行为特征,使得一些求职者在就业选择时仍表现出了明显的“所有制偏好”。因此,尽管当代大学生受到了新时期的思想熏陶,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职业观念仍对其就业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约制。
五、结论与讨论
自愿性失业作为个体的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行动,不仅体现着行动者的经济理性,而且体现着社会学的理性。按照新经济社会学的观点,个体的经济行动是嵌入在社会和文化的架构之下的,是在社会网内的互动过程中作出决定的。因此,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影响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不期穷尽现象背后的所有原因,不是包罗万象,而是结合更多学科知识作初步的解释性研究。
[责任编辑:清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7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