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师实践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攀峰 黄 坤

  [摘要]社区实践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多功能性、开放性、全程化“临床式”、互动式的教育教学特征,社区实践应成为大中小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当前高师实践教学存在实践基地舍近求远、实践课程类型少、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等缺陷,高师院校应将社区实践纳入专业教育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社区、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在社区、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在社区,将社区实践与教师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社区实践
  [作者简介]谢攀峰,广西师范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师,硕士;黄坤,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系副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76-05
  
  在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过程中,21世纪初主要着眼于学校与社区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强调学校要向社区开放,认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感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钱伟长曾指出,大学办学要拆掉四堵“墙”,其中之一是要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社区服务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学校与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师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探索高师院校教育教学实践社区化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区实践的含义
  
  追问社区实践的含义,要从社会实践的含义说起,因为社区实践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实践的新形式。对于社会实践的含义,理论界有多种表述。第一种是“教学形式说”,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依托、社会为舞台的广泛教学形式”。第二种是“作用、功能说或本质说”。如:社会实践活动是育人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活动是德育的有效补充;社会实践活动是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应用、教育、自为等。这一表述突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地位,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第三种是“形式分类说”。此种表述倾向于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形式划分为三类。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即由教学部门组织的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由团委或学生会组织的教学计划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个体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表述重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分类研究,具有鲜明的指导价值和应用意义。第四种是“新课程说”。研究者认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种表述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言的,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中小学生。
  本文认为,社区实践应是社会实践的属概念,无论是“教学形式说”、“作用、功能说或本质说”、“形式分类说”还是“新课程说”,都是由学校和社区共同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社区内的家庭、学校、企业、工厂和街道居委会等为课堂,学生在社区工作者和教师共同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参与社区的各种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实践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相比,在学习方式上,主要采用深入现场,以体验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习内容上,主要以实施具体的活动为主;在学习时间上,通常以天为单位,或以活动内容的完整性为单位;在师生关系上,体现为指导老师、社区、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并以后者为重;在评价方式上,以社区实践的时间及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要参照点。
  
  二、社区实践的教育教学特征
  
  (一)多功能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价值
  社区实践教育教学的多功能性体现在社区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目标或价值的多元性。社区实践既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又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可以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提高;在某一实践活动中,既可以对学生主体进行德育,也可以进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达到综合而不是单一的教育教学目标。总之,社区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的育人工程,它在学生的道德、专业、人际关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于教师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学习是渐进性的,它可以逐步提升教师专业内涵的深度,而校外社区实践是外延性的,它可以逐步拓展教师专业内涵的广度,其中就涉及道德、专业、人际关系和创新精神的构建和维护。
  
  (二)开放性的教育教学
  在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过程中,21世纪初主要着眼于学校与社区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强调学校要向社区开放,认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感性。社区实践的开放性包括:教育教学主体的开放性,从传统单一的教师――学生关系走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学生与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的多边关系;教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从单一的理论学习走向实践性操作,从向课本要知识转为向社会要知识;教育教学活动空间的开放性,从学校教室走入社区各个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开放性,从单一的教师满堂灌走向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师教与社区各行业工作者实践辅导相结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开放性,对学生的评价从教师评、学生互评走向多边互评。开放式的教育教学要求教育者彻底改变一切从书本出发、从教室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关心书本之外、教室和学校以外的事情,在理论与现实中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三)全程化“临床”式的专业教学
  社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完全具备提供高师院校实施全程化“临床”式专业教学的时间、空间、场景、指导教师等条件。由于无论是专业的实习、见习还是课程作业训练,无论是公益服务还是有偿勤工俭学,都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比如教师专业学习,就可以和社区各级各类学校联合开展“临床”式教学,使各门学科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相互渗透。在学科基础课程学习中,适当地结合“临床”教学内容,由“临床”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后期的“临床”教学阶段,又较多地联系基础知识,有条件的专业甚至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准备并讲授同一门课程。由于学科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相互渗透,因此学生在校几年中前期和后期学习、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始终没有脱节,在他们的

脑子里建立起对教育教学知识的完整思考。实现专业教学与日常专业学习的时段同步化、环境相似化、进程持续化、主体参与全员化。
  
  (四)互动式教育服务
  学校与社区之间是互动式教育服务。社区实践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与环境支持,学校也可以为社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持。大学生在社区担任家教,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的咨询活动,协助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出谋划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走进社区进行公民道德宣传、美化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等文明社区服务活动。大学生通过社区的实践活动,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专业思想和专业发展方向。高校教师和学生带着课题进行社区实践,或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接一些相关课题,从事一些社科类、技术性的课题开发与研究,将高校的科研力量运用于社区建设。良好的社区教育资源与环境既营造和改善了学生的生存空间,又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同时社区也提供了大量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基地,这对于实现校园内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在这一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区实践与高师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师现有实践教学的缺陷
  1.实践教学基地舍近求远。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基地远离学校、远离学生,造成各阶段的理论教学和教育现场之间、专业实践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间是“隔断”的:其一是时间隔断――二者分相距段运作、互不干扰,不具有学习时段的同一性,理论教学在三年级时基本完成,专业实践由安排在四年级,仍然是四年一次共7~8周,真正的实地活动时间更是少得可怜;其二是环境隔断――二者相距遥远、互不搭界,不具有活动环境的相似性;其三是进程隔断――二者交替进行或四年只有1次、各行其是,不具有活动进程的连续性;其四是主体隔断――高师生的专业实践除了一两个实习指导教师带队外,各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均远离专业实习学校,远离专业实习学生。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隔断”,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得不到及时的检验和反馈,专业基本技能形成提高缺少持续性。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缺少“临床”教学。高师的这种封闭半封闭培养状态,导致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整体过程和状况缺乏了解,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获得的教育理论知识由于缺乏与现实的联系而与实践之间存在着鸿沟,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他们将来在教育实际中有意识实践的东西。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努力消除上述“隔断”,实现专业教学与日常专业学习的时段同步化、环境相似化、进程持续化、主体参与全员化。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有效的举措之一,便是将社区实践纳入专业教育体系。
  2.实践性教学课程类型偏少。高师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了实践课程的基本类型,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教育实习等,现有实践类型基本涵盖了学生对社会、对专业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实践。但有利于未来教师素养养成和教师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塑造的社会实践性课程却很少,特别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类型和新的发展形势面前显得单薄,学生深入社会的场景太少,不了解社区实践(服务)课程的类型及内容,没有明确的课程类型指导毕业班就业实践,因而,高师实践性教学普遍缺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当前高师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学术深度不够和专业实践弱,教师专业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深厚的实践背景和科研能力。许多学科教学法的教师没有见过当前的中小学教材,没有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无法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学科教学指导,缺乏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情感世界,在教书的过程中,很难给学生以正确世界观、健全人格和心理健康指导。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师范院校的最大批评就是培养学科型的教师太多,培养出一专多能并把知识融化成责任、人格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太少。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师在实践、社会经历、责任、人格和情感上的缺失。
  4.社区实践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2001年6月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为落实《纲要》,教育部于2003年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把社区服务同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相并列,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高中三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及特征决定了高师院校应重新审视传统的实践教学设计理念,包括实践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空间转移,原有培养方案设计的实践课程体系也需要适时调整,以提高高师学生社区服务课程的实施能力。因此。高师除了安排传统意义的教育实习、生产劳动和社会调查外,必须利用好学校周边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和实践环境,广泛、持续、全程地深入社区内的家庭、学校、企业、工厂和居委会等,结合专业实践,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提高学生的社区实践能力和社区公益服务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组织实施和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这样的高师实践教学才能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接轨。
  
  (二)高师实践教学的改革策略――社区实践化
  高师要解决高师现有实践教学的缺陷,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预备教师,必须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空间转移,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经费开支和覆盖面等方面加以改革,走出传统的到外地进行个把月的教育实习与见习、只在暑假开展社会调查、偶尔参加生产劳动、少数人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实践的教育教学功能,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和环境。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社区。要将实践性教学广泛、持续、全程、方便、不受“隔断”地开展下去,高师首先要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的空间转移,缩短学校与实践基地的空间距离,将基地建设在学校周边的社区,使学生与教师随时可以进入实习地进行学习和指导。因此,高师必须做好与周边社区政府及社区各界的衔接、沟通工作,争取得到学校周边社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区民众的理解、支持,经协商一致,通过签定协议、挂牌等方式在周边社区建立师范生社区实践教育教学基地,与社区保持长期稳定的教育合作关系。基地建设要注意重点基地建设与一般基地建设相结合。从教师专业特点出发,重点基地应选择有利于专业拓展和教

育教学技能发展的社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企业和工厂,通过协议建成示范性基地;一般基地则要建立在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历史文化教育、道德养成教育的优质资源,有利于教师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养成的地方,如社区机关、街道、小区、居委会、医院、庭院、救助中心等。
  2.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在社区。高师课程主要由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师职业模块课程、“两课”课程等课程模块组成,高师的专业实践可以设置在社区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公益服务则可以深入到社区机关、街道、小区、居委会、医院、庭院、救助中心等。高师的社区实践内容主要有两大类,包括:(1)专业实践内容。有到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学观摩和试教试讲,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到班级和学校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到城区教育局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实习,了解和熟悉教育政策和法规,进行教育科研调查和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到企业、工厂进行学科课程实验和课程作业训练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社区公益服务内容。有家居生活服务,如电器维修、卫生清洁等;有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如居民环境卫生的保护、治安防范等;有社区少年儿童服务,如少儿上学、放学接送、兴趣与特长培养等;有社区生活服务,如文娱、科普和咨询等;有社区特殊群体服务,如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和特困家庭服务等,这些内容有助于教师素养的养成和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塑造,有助于将来教书育人。实际上,专业实践和公益服务的内容和效果有时是交叉的,如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到学校、街道、小区、居委会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物理系的学生搞电器维修,既是服务于居民又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检验。
  3.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在社区。社区化模式要求高师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在学校周边社区安排、组织和进行,充分借助社区基地资源、人力资源、社会人文资源。高师院校在社区开展实践教学教育活动时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专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因为专业实践和公益服务的内容和效果有时是交叉的,如果单纯地强调为课程服务的专业实践,容易使社区因得不到利益而不予以配合;一味地强调公益服务,又会淡化社区实践的“临床”教学功能,把社区实践变成了纯粹的“志愿者行动”。只有将专业实践的“输入”和公益服务的“输出”结合起来,才能促成学生既成材又成人,才能密切高师院校与社会、社区的联系。二是专项实践教学活动和日常活动相结合。高师社区实践一方面要根据教学计划配合教育见习和实习、“两课”教学观摩、毕业论文设计和课程实验开展专项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避免“热时一阵风,凉时无影踪”情况的出现。要引导大学生利用学余时间常年扎扎实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要贯穿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三是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起到指导、沟通和桥梁的作用,根据课程学习需要,有组织地在社区开展集体的教育教学观摩和实习活动,比如:集体听课、评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社区选择恰当对象,采取适宜方式进行专业观摩、调查和研究,提供社区服务,以促成大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四是学校教师指导和社区工作者指导相结合。学校专业课程教师一定要跟随学生深入到社区实践活动中去,既履行指导义务,又深入社会体验生活,特别要联合社区工作者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甚至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
  4.将社区实践纳入专业教育体系。要发挥社区实践的教育教学功能,必须将社区实践纳入学校的专业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将大学生社区实践单纯地作为了解社会、提高认识,相当于社会调查性质的一项活动,而对社区实践的教育教学尤其是专业教学的功能重视不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往往单方面地由学工处或团委负责,由学工人员指导,教学管理部门和专业任课教师基本不参与,这样的组织状态必会使社区实践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师要把大学生参加社区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育大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建立大学生社区实践的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中小学、幼儿园中去;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指导机制、组织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社区实践的系统化、基地化、长期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尤其要建立教师参与社区实践、指导学生社区实践的各种机制。
  
  四、结语
  
  社区实践所具有的多功能性、开放性、临床式和互动式教育教学特征要求高师院校要重视社区实践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正视高师现有实践性课程的缺陷,顺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关于“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号召,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将社区实践纳入专业教育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社区、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在社区、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在社区,建立社区、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社区实践长效机制,使社区实践逐步成为对高师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预备教师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责任编辑:钟 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8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