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容州地名纵横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覃 正

  【摘 要】古容州即今广西容县保留有许多壮语地名,真实地记录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壮汉民族的演化和文化交融情况,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容州;壮语;地名
  【作 者】覃正,广西容县文化局。广西容县,537500
  【中图分类号】H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096-003
  
  Freely Discussions on the Placename of Ancient Rong Zhou
  Qin Zheng
  Abstract:Ancient Rongzhou refers to the Rongxian County in Guangxi today,which reserved many placenames written in Zhuang characters,and recorded the evolvement of Zhuang and Han nationalities as well as the blending of culture during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ll of these are rar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Rongzhou;Zhuang characters;placename
  
  古容州,即现今的广西容县。
  在今天的容县地图上有很多既古老而又十分奇特的地名,人们不能用汉语去解释,若果用壮音壮义去读便会迎刃而解。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容州最早而又最完整的地名,要算是清光绪年间编纂的《容县志》里记载的了,七百多个地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一直沿用到今天。其中那些奇特的地名是古代壮族的先民所命名的,因他们有语言而无文字,那些地名全是汉语的译音。正因如此,壮族与汉族的地名有着明显的区别,共同绘就了容县地区绚丽多彩的地名画卷。
  下面,我们先就清光绪年间编撰的《容县志》里保留古容州的地名进行鸟瞰式的一番扫瞄:
  一、带“村”字及其含义的地名。大凡标明“村”字的地名,大多属于汉族所命名的,一般是一两个字的居多,三四个字的较少,且是顺装与齐尾式的。所谓齐尾式的,就是村屯名后一个字是相同的,如×村、××村或×××村。此类地名中又以姓氏命名的多,如陈村、黄村、何村、李村、关村、陀村、周村、林村、杨村等。从一些族谱或村史中得知,这些村屯的先民是由河南、浙江、福建或广东等地迁移来的,起初往往是一个姓氏的聚居,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一个村屯一姓氏的宗族格局被打破,成为了有两个姓氏以上的村庄。还有以地理环境命名的,如山根村、竹山村、顶村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叫墨砚村,是因有一张形似墨砚的池塘而得名。据传那里地灵人杰,古容州第一个秀才便出自那个村,应是古容州当年办私塾建学堂育人才的佐证。而壮语命名的村屯地名跟汉族的不相同,构词按汉语语法是倒装式的,且称村为“板”,或是被译成跟“板”字近音的“满”或“班”字,如有板桥、满垌、班江等,“江”字是壮语的中间或中心意思,“板桥”即是桥村,“满垌”即是垌村,“班江”即是中心村。此外,有化兰、兰口两个村屯,也是壮族的地名。“兰”是壮语的家或房屋,“化”是进去或回去的意思,“口”是指厢房,“化兰”即是回家,“兰口”即是家里厢房。史书上有“干阑”、“麻栏”记载,“阑”与“栏”跟这里的“兰”含义一样,“麻”与“化”音近义同,“干阑”即是登上屋棚,“麻栏”即是回家。壮族先民以跟房屋有关联的词来命名村名实在少见。1933年民国时期编的《广西各县概况》一书的编者将“板桥”称为板桥村、“满垌”称为满垌村、“班江”称为班江村,变成了画蛇添足,是由于不懂壮族地名特点所致。
  二、带“塘”字及其含义的地名。汉语有以动植物命名的地名,如马塘、鱼花塘、荔枝塘、莲塘等;有因实而得名的,如盐塘、泉塘、深塘等;有些则标明归属者,如陈四塘、覃官塘、马五塘、大亨塘、乡塘等,打上了阶级社会私有制的烙印。壮族称“塘”为“潭”,一般也是根据池塘的不同环境特点来命名的,如潭泥、潭鹅、潭螺、潭坡、潭龙、潭罗、潭容、潭汶等。其中“潭泥”为长形的塘,“潭鹅”为有蛇的塘,“潭螺”为漏水的塘,“潭汶”为有泉水的塘。尽管这些壮汉族地名不相同,却都因“塘”而得名。古容州有如此众多的大大小小的池塘,真实反映了古容州渔业生产的发展,亦足见容县地区曾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
  三、带“六”、“古”、“垌”和“冲”等字的地名特多,有一百二十多个,其中有八十多个是属于壮族的。壮族称深山幽岭为“六”,由于“六”与“绿”、“禄”近音或同音,所以有不少地名又冠以“绿”或“禄”,如六井、六亩、六峨、六变、六良、六肥、六图、六息、六安、六夏、六丰、六律、六古、六便、六吉、六斗、六感、六碓、六别、六奎、六吴山、六云河、六青河和绿崖、绿槐、绿居、绿荫、禄旺、禄湖等。另外,有“六卜”与“绿璞”两个村屯名,这里的“六”不是数目字,也不是壮语指深山野岭的,而是壮族称橘柚之类的音译,因盛产橘抽而得名。冠以“古”字地名也颇多,如古揽、古麻、古练、古有、古教、古立、古例、古朗、古料、古剂、古泻、古柴、古燕、古达、古兆河、古郎隘等。“古”是壮语的棵、株的意思,是壮语特有的植物量词。“古揽”即是榄树,“古麻”即是苎麻,“古练”即是苦楝树,“古有”即是枫树,均因树而得名。带“垌”字的地名亦不少,如营垌、高垌、塘垌、三十六垌等。古代壮族的社会组织状态分为州、县、垌,垌管辖几个村屯。《茶经》一书中说,唐时容州黄家垌盛产茶而名闻京都。黄家垌是由黄姓的当首领。毗邻的广东省信宜市也有个地名叫金垌,它们当属于社会组织形态。至于上述带“垌”的地名该是跟壮语的“六”相对而言,指山外或山里比较开阔平坦的地方。除“塘垌”原属壮族的地名外,其余是汉族的地名。还有带“冲”字地名。两山岭之间狭长的山沟称为“冲”,介于“六”与“垌”之间,有里冲、宁冲、?冲、木茹冲、早禾冲、油麻冲和俄冲等。它们或以地理环境命名,或以农作物命名,而其中只有“俄冲”例外,它是壮语多蛇的地方,不难想见当初壮族先民居住环境条件的恶劣,以及他们英勇搏斗的精神。上述地名客观而全方位反映了容县地区地物地貌的特点。
  四、带“田”字及其含义的地名也不少。汉族的沙田、平田、独田、官田、长田等,以土质或不同形态而命名。这里壮族命名地名与汉族的有相似之处,但壮族称田为“那”或“罗”,壮语中的“那”与“罗”是近音字。冠以“那”字地名在容县地区没查到,相邻的北流市有那留,平南县有那平,钦州与贵港市更不必说了。冠以“罗”字的地名在相邻的桂平市很多,《浔州府志・卷四》载,仅“宣一二里”就有“十罗”地名皆为壮村。容县的亦不少,如罗勃、罗逢、罗围、罗权等。“罗勃”即是像翅膀一样的田,“罗逢”就是粘土质的田,反映了容县地区古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形。
  五、带数目字的地名也是古容州地名的一个特点,有如四关、五里、六美、七里、九冲、六七村等。为了避免混同,有的村屯又有新旧、上下之分。在这类似的村屯名中,壮族的只发现一个叫“三豆”,这个“三”不是数目字,是壮语撒、施的意思,“豆”是指农家肥,“三豆”就是撒施农家肥,是壮族先民变火耕水褥为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有长足进步的表现。

  此外,还有一些带“大”字的地名,多是属于汉族的,如大里、大洋、大岗、大化、大仁等。带“社”、“龙”、“凤”等字的地名也很具特色,有以土地神“社”命名的,如社化、独磊社;以吉祥的“龙”、“凤”命名的有凤村、蟠龙、渭龙、龙山、龙胆、龙河等。壮汉对“社”、“龙”、“凤”音义完全相同,其中“社化”是壮族的地名,其它一时无法确定是哪个民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跟古时祭祀祈禳与崇拜图腾有关。
  对于上述林林总总的壮汉地名,倘若我们将它们再作一番纵横剖析与考究,进而会发现壮汉族的地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为研究今天容县地区历史、地理和人文提供了一部活的“小百科全书”。
  第一,壮族等少数民族是古容州的“土著”。而今容县七十多万人口,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汉族。据史书载,古时的容县地区属百越地,是“骆越西瓯人杂居地”。“骆越西瓯人”便是今天壮民族的先民。由于容县地区划入祖国版图早,晋时置荡昌县,又有西江支流绣江横贯全境,在秦汉时已是岭南西江水系沟通北部湾的通海道之一,汉将马援率领数十万大军从中原远征交趾时,有数万兵马是从这条通道出合浦的。唐时改为容州,是岭南重镇之一的容管治所,州城已发育到横跨绣江两岸,交通发达,商业繁华。由于开发早,中原的汉族陆续南迁,宋时容县居民“尚夷多民少”,至南渡后“北客避地者多,衣冠礼乐,亦同中州”(《太平寰宇记》)。这里说的“夷”是指壮瑶等少数民族,“民”是指汉族。今天的灵山镇还保留一个非常古老的地名叫“瓯冲”,顾名思义,它是古时“西瓯人”居住过并以自称“瓯”来命名村名。《容县志》录旧志记载,明代前瑶族先民已在容县地区繁衍生息,清咸丰年间,世代生息在杨村镇的横山、当发一带的瑶族还“洗劫”了东瓜、鱼产村。相传在东华村的六万冲的石头上刻有许多瑶族文字,1980年4月笔者实地考察过,因年代久远风雨侵蚀严重已无法辩认。至于瑶族是否留下地名待考。有的志书说壮瑶民族是明时才从外地迁入容县地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事实说明,壮族等少数民族是容县地区历史上最先的拓荒者。
  第二,容县地区的壮族地名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在跟广东省信宜市毗邻的杨村、黎村两个镇,地处云开山区,有绿居、绿璞、六震、满垌等十多个壮族地名;跟北流市接壤的灵山、杨梅镇,有绿荫、六别、六卜、六良、六肥、六图、六息、六要、六候和瓯冲、班江等二十多个壮族地名,跟岑溪市相邻的六王镇,有潭螺、潭容、绿槐、禄旺、六青、六摩、六丰、古全等十多个壮族地名,跟平南、藤县交界的县底、自良两个镇,有古长、古例、古燕、古练、古剂、古旺、古麻、古泻、六疑、六斗、六碓等十多个壮族地名;地处大容山下的石头镇与桂平市相接,有古达、古里、化兰、六马、罗钵等地名。而在今天县城方圆十华里的绣江“平原”只有一个壮族地名“板桥”。这并不等于说“平原”就少有或没有壮族先民居住过。明清时连古州城里都有禄吉巷与古龙巷的两个壮族地名,可见昔日“平原”壮族地名定不少。形成现今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南迁的汉族多住在“平原”,原住在“平原”的壮族先民或被同化,或被迫迁徙到边远山区去,而被同化后的在“平原”的壮族地名也被改为汉族的;被迫迁徒到边远山区的壮族先民,后来或被同化,或被迫再搬迁,而他们所命名的地名却被保留了下来。总而言之,壮族等先民足迹遍及容县地区,曾为容县地区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随着历史的发展,壮汉民族的地名在消长。壮族的地名朴实无华,具体通俗,从唐至清朝在不断减少。《新搪书・韦丹传》记;唐元和年间,韦丹任容管经略使时,为供养一千多名戌边将士,他曾在容州置屯田二十四所,有十二处是壮族地名,到清代只剩下十处;《梧州府志・卷二》载,明代壮瑶居地分布在罗龙、一里、沙田、佛子、六律、六肥、肚村、黄坭、月田、深坪、六喳、周村等三十二个村,户数或几家或百数十家不等,其中有五个壮族地名在清末时从地图上消失了。这可能因兵燹或天灾等缘故,再就是有些已改成了汉族的地名。今天容县地图上的塘峡、塘表、塘垌、塘肚、塘冲、塘头等,原是壮族地名后被改为汉族的,它们仍保留着壮语中心词在前,说明词在后的构词法的痕迹。与此同时,汉民族的地名不断增多,尤其是典雅的地名。清代仅有如纯厚、佳景、永丰等几个,到清末民国初出现了许多具有强烈思想意识的地名,如仁厚、守智、守仁、守义、同心、同德等二十多个这样的汉族地名,使容县地名异彩纷呈,是社会发展和统治者强化教化的结果。
  古容州地名的变化发展,真实记录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容县地区民族演化融合和发展的轨迹,也具体反映了壮汉民族团结奋斗,携手创造了古容州的辉煌历史!
  〔责任编辑:覃乃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3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