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设探究情境策略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设数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探讨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时,应该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关键字:创设探究;情境策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53-0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将数学教学内容借助某一主题场景来呈现的画面,主题图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但是主题图是静态的画面,而教学是动态过程,所以教师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用心领会、灵活处理、创造开发,把主题图变换为一种新颖、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这样既做到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同时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便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就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来叙述几种常用的情境创设策略。
一、以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小花和小红在打电话,国内长途每分0.7元,国际长途每分7.2元,小华打国际长途用了45元,小红打国内长途用了8.54元。机灵狗对小华说“哇,花那么多钱,打电话时间太长了吧”,小华不高兴了,说“我还没小红打电话的时间长呢”。接着让老师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计算、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
二、以故事描绘情境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如能联系数学知识把教材主题图编成一个个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之前,教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边讲边通过多媒体演示画面):有一天,唐僧师徒4人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到口渴难耐。孙悟空向师傅请求去给大家找水喝,师傅同意了,不一会儿,孙悟空没找到水却抱了一个大西瓜回来,猪八戒一看可高兴了,大声说到:“大师兄,让我来分西瓜吧,我的肚子最大,所以我吃1/8,师傅跟我吃一样多的,也是l,8,沙师弟吃1/4,大师兄的肚子最小,吃1/2就够了。”孙悟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猜一猜,孙悟空为什么发笑?这样的情境能拉近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及与分数教学的距离,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以游戏表现情境
小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的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一种游戏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可设计如下游戏: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来做游戏,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教师拍手一次,拍肩两次,重复做三次,然后问:“谁知道接下去该怎么拍,为什么?”学生高兴极了,纷纷拍了起来,这时让同学们互相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样拍的,然后再找一名同学站起来说。此时学生已经感悟到了老师的动作是有规律的。紧接着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边拍边说。接着老师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排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这样的导人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四、以实物演示情境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感知对象具有典型意义。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节时,教师拉动窗帘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转动自制的风车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车子平行移动、直升飞机起飞、电梯升降等的录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知道“平移”和“旋转”有时是同时存在的。以实物演示情境不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而且可以将观察与思考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乐学、好学,体会到数学的奥秘,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
五、以图像展示情境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卡通片、实物等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激活。这种直观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里留下的不仅仅是表象、概括而且还有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一种小鸡吃食的图像情境,即一个小朋友给小鸡喂食,左手食盘中有6只小鸡,右手食盘中有4只小鸡,先让学生叙述这段画面,再提出问题,从而导人新课。这样导人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欲望。
六、结 论
探究式教学不失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广大数学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喜爱数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注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学习、思考,勤于研究,是不难在平淡之处发现闪光之花的。从教学过程来着手论述,得出了五个相对应的策略。那么是否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来研究小学除法的探究式教学策略,以便促进教学的发展,实现教与学的升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个问题还值得我将来在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研究。
总之,只要从亲身的行动中去实践,就会有更多的理解与发现。就像是人们通常说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样,只要能从行动中去感悟,在行动中去真实的体验,就会从这门遗憾的艺术中寻找到更加美妙的人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