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绿叶

  摘 要: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出现了成员成分结构复杂化、党员流动和分散状态加剧、党员独立性增强、党员差异性扩大的新变化。党员管理机制要适应这些新变化,就必须实现党员管理理念、管理载体、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的创新。
  关键词:党员;管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0-0013-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党员队伍中来,引起党员队伍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其表现:
  一是党员队伍成分结构的复杂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应运而生,出现了工作于其中的新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被大量吸收到党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许多传统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私营企业,党员在改制中向非公有制企业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在加大。这使传统的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为主体的党员队伍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社会阶层党员、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党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党员队伍成分结构趋于复杂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长在传统体制之外,传统的以行政单位为基础设置党组织的模式难以有效覆盖,因此,这类组织自然会成为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管理的薄弱环节。如何调整完善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已成为新形势下党员管理载体创新的首要问题。
  二是党员的分散、流动状态加剧。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各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出现和发展,给社会人员的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地区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员比重相应增加。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不再固守于一个单位,逐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大量的党员。这种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和人才流动在党内的反映,是完全正常的。问题在于,这种流动不仅发生在传统体制内的党组织之间,更多的是由体制内流向体制外。党员在这样的流动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组织依靠或组织衔接不及时而流失,成为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原先依托既有的党组织实施党员管理的方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创新党员管理方式,使之能够与党员的流动同步相随,拓宽党员的活动空间。
  三是党员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在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基层党组织处于单位的核心地位,掌握着大量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党员对党组织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人力和资本等各种资源的流动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党组织逐渐从调配资源的权力中退出。这使党员利益的实现日益脱离党组织的空间而趋向多元化,导致党员与党组织的联系减弱,党员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这必然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党员对党组织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政治认同感缺乏经济利益作为后盾的情况下,党组织如何始终如一地将广大党员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是新时期党员管理工作面临的又一难题。
  四是党员队伍的差异性扩大。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党员的成分结构越来越复杂,既有传统的产业工人党员,也有从事二三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既有传统的农民党员,也出现了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党员;既有在改革开放中出现并蓬勃兴起的新社会阶层党员,也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的下岗党员、离退休党员。党员利益的多元化和实现途径的多样化,使党员之间在拥有资产、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开始出现并有扩大化的趋势。党员之间在经济地位上的差距导致了思想认识上的分殊,党员在理想信念、政治要求、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党内不同群体对党的一些重大决策评价不一致、思想难统一、步调难协调的现象。党员群体的内聚力减弱,将导致党的凝聚力下降。因此,各级党组织如何在承认党员之间存在差异性的同时,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已成为创新党员管理机制的重点。
  当前,如何适应党员队伍的这些新变化,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建设一支能够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党员队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对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
  第一,转变党员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来源于广大党员的组织认同感,来源于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基层党组织资源配置功能与党员个体直接利益实现相关度减弱的情况下,党员管理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组织管理和制度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党员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党员管理理念要从“组织本位”转向“党员本位”;要从传统的一味要求党员做什么,转到更多地关心党员需要党组织为他们做什么上来,强化服务意识。“这样的工作方式,前提是尊重党员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在逻辑,是不用‘为我’的政治权力逻辑去干扰党员社会生活领域的正常运行,而是按照党员社会生活的逻辑运作,在关怀和服务党员中促进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发展,进而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意图,保证党员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可靠的、持续的”[1]。
  第二,创新党员管理载体,拓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首先,要完善和调整党组织设置方式。针对“两新”组织点多、面广、层次不一、流动性大的特点,各级党组织要改变过去依附于行政单位纵向建立党组织的设置模式,由体内建党向体外建党扩展,依托行业、社区、单位等,实行纵横交错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两新”组织中党员人数满足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组建独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够的,可以根据行业相近或地域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如商务楼宇联合党支部、行业联合党支部、开发区联合党支部等,使党的组织设置实现条块结合、块块相连、纵横交错,形成与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相适应的网络型党组织体系,提高党的组织覆盖面,努力消除党员管理工作的“盲点”。
  其次,创新党的工作载体。同党员的流动相比,党组织的建立速度总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党员管理不能仅仅依靠组织覆盖。在组织体系暂时缺失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党员的流动状况和分布特点,广泛整合党的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建立起区域性、开放式、社会化的党员管理工作载体,如党员服务中心、党群工作站等。这些新的党员管理工作载体,既能为区域内党员提供组织关系的挂靠和管理,又能为党组织关系不在本区的流动党员提供参加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的场所,还能为广大党员提供咨询、联络和沟通服务,有效实现党的工作覆盖,使流动中的广大党员始终保持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
  第三,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实现动态管理和全方位管理。党员的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员管理方式要适应这一趋势,遵循党员的社会生活逻辑,遵循有利于党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管理的原则,进行党员管理方式的创新,使党员管理和党员的流动同步,实施动态管理。

  首先,要树立全国党建“一盘棋”的概念,建立双向管理机制。不管党员如何流动,流向何处,他始终是党员队伍中的一分子。各级党组织对流出或流入的每个党员,都具有提供管理、教育和服务的职能。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就指出,要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流出地党组织要及时掌握党员的流动去向,及时向接受地党组织提供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并随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情况。流入地党组织要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到本地区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其他各项活动中去,并随时向流出地提供党员的相关情况。北京市朝阳区委组织部与福建省莆田市委组织部共同签订的《流动党员管理协议书》,就是构建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有益尝试。
  其次,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党员管理的信息化。目前,党员的流动一般都要求领取和携带党员活动证或者转移组织关系,但随着流动频率的加快和流动范围的扩大,许多党员难以做到这一点,以至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在信息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党员数据库。党员数据库可以和居民身份证的管理系统结合起来,使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都可以通过居民身份证来查询相关的党员信息。党员身份的确认、组织关系的转接、党费的交纳,都可以通过网上管理进行,实现党员管理的信息化。
  第四,丰富党员管理内容,发挥教育和协调整合作用。
  首先,要教育党员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改革发展中出现利益多元化和差异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党员都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即:党员可以而且应当有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当关注自身的发展,但更要有大局意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从属于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在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的过程中实现党员自身的利益。只有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党员才能正确地看待党员间利益的差异,认识到改革开放中少数人的利益相对受损是暂时的,是以实现大部分人的利益受益为前提的。
  其次,党组织要发挥协调整合作用,搭建各种服务平台,为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和政治关怀。其一,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搭建党组织关怀服务党员的平台。党组织要以党员为本,真正关爱党员,承认党员的个人利益,努力为党员个人的发展创造广泛的空间和机会。面对市场经济下党员普遍存在的知识短缺和本领技能恐慌,各级党组织可以建立党员创业中心,加强对党员的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就业能力,减轻他们的生存压力,缩小党员之间的差距。各级党组织要适应当前党员从业的多样性、不稳定性、流动性和分散性的特点,通过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党群工作站、党员之家、党员电化教育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党员学习网站等各种形式,为党员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服务。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日益松散的形势下,通过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机制,才能切实加强党组织的向心力,把党员吸引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其二,建立党内关爱互助机制和党员奉献机制,搭建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组织的平台。目前,党内既有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先富起来的党员群体,也有在改革开放中因失业下岗、转制病退而形成的生活较为困难、处于弱势的党员群体。党内群体利益差距的明显化,导致了党内一些群体的心理失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财政拨、党费挤、社会筹、党内捐助”等办法,建立党内扶助资金,对下岗党员、贫困党员进行物质帮助,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各级党组织还要通过建立和实施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的党员与贫困党员“一对一”的帮扶制度,以帮助提高相对困难的党员群体的整体能力,缩减党员之间的差距。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贫困党员和困难党员的生活困难和发展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先富起来的党员群体提供了奉献社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同时,各级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创共建”活动、党员奉献日活动、党员承诺活动、党员志愿者活动等,既为先富起来的党员群体提供奉献社会、服务组织的机会,也为下岗党员、困难党员、离退休党员搭建服务组织、服务群众的平台,强化党员对党组织的亲近感和忠诚感。
  
  参考文献:
  [1]梅丽红.上海市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的创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3):12-16.
  责任编辑:王清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76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