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与残疾人事业调查问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个人资料)
1. 性 别:男□女□
2. 年 龄:14岁~19岁□ 20岁~30岁□ 31岁~40岁□ 41岁~50岁□
51岁~60岁□ 60岁以上□
3. 居 住 地:市区□ 市郊□ 乡镇□ 农村□
4. 教育程度:小学□ 中学(中专)□ 大专/本科□ 研究生以上□
5. 职 业:学生□ 教师□ 公务员□ 管理人员□ 专业人员□ 职员□
工人□ 个体经营者□ 服务人员□ 退休人员□ 无业人员□
6. 个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 1000元~2000元□ 2000元~3000元□ 3000元~4000元□
1. 您是从什么时候听到“人道主义”这一提法的: 很早□ 较早□ 最近□ 没听说□
2. 您是从什么时候听到“残疾人事业”这一提法的: 很早□ 较早□ 最近□ 没听说□
3. 您认为中国人道主义的基础: 源远流长,基础雄厚□ 出现了断层,需要补课□
仍很薄弱,亟待加强□ 不清楚□
4. 您认为人道主义是道德底线吗: 是□ 不是□
5. 您认为人道主义是仅指人的道德操守吗: 是□ 否□ 不清楚□
6. 您认为您所处的环境人道吗: 是□ 否□ 一般□ 没感觉□
7. 您认为人道主义与您的生活关系: 很大 □ 一般□ 没关系□
8. 您认为近年来我国国民对人道主义是: 排斥□ 认同□ 无所谓□
9. 您认为人道主义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吗: 是□ 否□ 不清楚□
10. 您认为“扶残助残”是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吗: 是□ 不是□ 不清楚□
11. 目前,我国大约有残疾人: 1000万□ 3000万□ 6000万□ 9000万□
12. 您对残疾人的了解,是从: 书本或影视作品中□ 日常生活中□ 观看残疾人演出或残疾人运动会□
残疾人先进代表的报告□ 媒体报道□ 其他形式或场合□
13. 社会上有人把残疾人习惯地称为“聋子”、“哑巴”、“瞎子”、“瘸子”、“傻子”等,您对此的看法是:
不应该□ 不知道该怎样称谓□ 无所谓□
14. 您的亲戚朋友中有残疾人吗: 有□ 认识,但不够熟悉□ 从未接触过□ 不清楚□
15. 在您接触过的残疾人中,留给您的第一印象是: 怜悯同情□ 感叹命运不公□ 想帮助他们□
认为很平常□ 难以接近□ 素质不高□ 感到钦佩□ 没有印象□
16. 您觉得残疾人最需要得到的是: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 被人理解不受歧视□ 接受教育有份工作□
参与社会生活和公众文化活动□ 健全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17. 在残疾人接受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经常听到有人说,连健全人都安排不过来,哪能顾得上残疾人?您的观点是: 同意,符合实际情况□ 不同意,应该一视同仁□ 残疾人有特殊困难,应特别扶持□ 社会资源有限,应优先考虑健全人□
18. 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吗:是□ 不是□ 不清楚□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部法律的时间是:1989年6月□ 1990年12月□ 1991年5月□
19. 您参加过志愿者助残活动吗:经常参加□ 偶尔□ 想参加但没有机会□ 没听说过□
20. 您对青少年参加助残实践活动的态度是:不反对,顺其自然□ 支持鼓励□ 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实际意义不大□
21. 您鼓励孩子从小就力所能及地参加助残活动是为了: 让残疾人受到尊重□ 使孩子懂得关心他人□
多接触残疾人是接受挫折教育的生动实践□ 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
22. 您对当前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的评估是: 取得了很大成就□ 取得了一定成绩□ 不尽人意□ 不了解□
23. 您认为当前残疾人的整体生活状况: 有了较大改观□ 初步改观□ 变化不大□
24. 您认为社会对残疾人事业: 十分关注□ 一般□ 仍很冷漠□ 不够了解□
25. 您认为人道主义教育是否应该放到学生课本中: 非常必要,人道主义观念必须要从小树立起来□ 不必放到课本中,但需要教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必强求□
请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人道主义:
请为此次人道主义调查问卷写下您的附言(请另附纸):
备注:
1. 此次调查问卷是面向社会的一次扩大中国人道主义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宣传的公益活动,真诚希望
读者(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帮助我们发动您身边的社会人士答卷,完成调查。
2. 问卷截止日期为7月15日(以邮戳为准)。
3. 从全部答卷中抽出50名给予纪念奖(赠阅一个季度的本刊)。
4. 对20名被采用附言的参与者给予参与奖(100元)。
5. 问卷请寄至: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惠新里甲8号
《中国残疾人》编辑部“调查问卷”收。 邮编:100029
6. 联系电话:010-84638362
(最诚挚地感谢您对中国人道主义事业和残疾人事业的支持!)
《中国残疾人》编辑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0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