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校实习调整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慧 李建华

  摘要:本文从高校实习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实习安排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了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用以验证调整大学生实习安排对学生学习动机的促进与养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习的调整对于培养学习动机重要性和提高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性的结论。
  Abstract: In terms of practice, it initially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rrangement. Moreover, this paper applies the theory of learning motivation to testifying the improv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cquired by the adjust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rrangement. On account of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poses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adjustment strategy for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关键词:实习 大学生 学习动机
  Key Words:Social 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一、引言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实习属于实践范畴,作为一项辅助课堂教学的教育活动,是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实习主要形式有“3+1”制。即大学四年,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到实习单位一边参加实践,一边学习专业课程,最后结合接受实习单位的生产、科研课题,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1]。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毕业实习这种实践活动锻炼四年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为向就业过渡搭好桥梁。这种毕业实习安排的初衷是好的,但其中也存在着弊端。有些学生在实习时发现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并不扎实,而这时想重新到学校再学习已经没有机会,因为最后一学期专业课已基本上完,学生没有在学校继续学习的可能了。与此相对应,造成这种知识不扎实情况的原因,与前几个学期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足够的学习动机有关,进而造成学生只为了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学习。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调整实习的安排着手,研究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二、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实习
  2.1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2]。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推动着学生去学习,并把学习引向学习目标。需要是促进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是激发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动力的产生除了某种需要外,诱因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诱因是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3]。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学习动机从内外维度角度可划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相反,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4]。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满足,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解决问题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因此,在学校教学中要通过课程与实习的合理安排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自觉积极的学习,真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2.2大学生的实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首要而迫切的任务。这就需要大学生教育要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注重大学生的实习课的安排,配合课堂教育,通过实践锻炼和社会教育模式来健全大学生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结合专业实习模式,近似于职业实践,既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又可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做准备。
  三、 高校实习安排调整的实施
  3.1高校实习安排的调整
  高校实习安排的调整主要目的是通过将实习安排在各个学期,让学生随时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自己在学校中应学习什么知识,有不懂的问题再回到学校后及时向教师询问解决,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在学生入学时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然后,在第一学年中开设简单的专业基础课,以便在第一学年的暑假安排学生到校内实习基地实习。实习过程中由校内老师指导,在模拟的实习工作环境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第一学年所学知识的不足,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对下一学期的学习任务产生期待。这种期待使学生产生渴望成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要高一些[5]。再次,在第二、三学年随着专业深度、广度的变化,学生的暑假实习要相应提高难度,尽量安排到校外的对口单位实习,在真实的社会工作环境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工作承担的压力,进而产生动力。第四,在第四学年,前一学期继续专业课学习,后一学期为毕业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通过自己能力去应聘指定的单位,在实习中挑战自我,这时的学生已经不仅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的能力,是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这里每学期的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一种诱因,激励学生再次回到课堂中寻求答案,增长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专业知识。至于学生实习课时增加,造成理论学习课时减少的问题,可以延长学制或将学生的工作安排在暑假。后者在我国高校试点中有较好的效果,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不影响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暑假适当延长,学生通过四个暑假可以有半年的真实工作经历,毕业时学校给合格的学生颁发了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签发的“实习证书”,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了优势。
  3.2制度规范化
  在实习的调整中,首先,学校应把实习纳入整体教育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成绩考评、资金来源等要求。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各高校可以制定实习管理细则、流程。
  其次,在实习的准备、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流于形式,应当借鉴美国许多名校的做法,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一些具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课题。另外,学校也应当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对于实习单位的选定,要选与学校关系稳定、负责任的单位,将学校实习内容、目的讲明,指定专门教师带学生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三,在实习中注重学生实习的质量,将学生的实习成果与其课程学分相挂钩。如①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是大专及本科学生必修课。②每学年考评一次,实习结束后撰写社会实习报告,要求写明实习目的、内容,遇到的问题,及今后的改善和解决的办法。③实习课由学生处统一安排。④实习成绩由辅导员保管。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在未来学期的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加强学习动机,为下一次社会实习储备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也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活学活用。
  四、结论
  大学生的实习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习活动对于达到高校教育体系培养人的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加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面对着社会的就业压力,学生要以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抓紧时间,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学业。学生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内部动机,但目标的获得需要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才得以确立,因此通过实习安排的调整,将实习课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中,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实习结合模式,加大实习在教育体系中比重,给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实习调整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问题的阐述,可以认识到实习对于学生积极学习的学习动机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希望各高校重视实习的安排,真正以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会学习,爱学习,能创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德等.实习管理指南[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3~5
  [2][3][4]陈 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123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0~341
  [6]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8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