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医学人类学对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栾 晨

  摘要:国民健康已成为最大的社会问题。 医学人类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利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更新观念,树立健康教育是终生教育的思想,把其贯穿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确保身体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Abstract:The health of citizens becomes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 of whole society.Medical anthropology is a new intersectional subject. It is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that renovating the idea and building up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edical anthropology, which is impenetrate in moral, intelligent physical and virtue education and makes sure the work of healthy-education diversified and continued.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 疾病 健康 行为 心理健康
  Key Words:Medical Anthropology illness health behavior mental health
  作者简介:栾晨(1981―),女,汉族,河南商丘人,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变化,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疾病无一不与文化背景有关,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其健康观、治疗观完全不同;同样的病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解释;对同一行为表现,不同的文化可能会做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它跨越医学与人类学之间,研究与健康、疾病有关的人类学活动,从文化与生物两方面回答疾病与健康的问题,对于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增进人们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更深刻地理解健康与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学人类学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
  1959年,印度学者哈桑(K. A. Hasan)和普拉萨德(B. G. Prasad)首次提出了医学人类学的定义。随后,很多学者都提出自己的定义,但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我国学者陈华认为:医学人类学是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从生物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当前国外医学人类学的理论倾向是将文化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相结合的生态学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进化是相当独特的;人类虽然利用文化来作为适应与控制环境的工具,但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基本上是文化因素与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以文化来改变其环境,而改变了的环境又影响人类的体质结构和行为。因此,对于身体及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应该放在这种关系中去考虑。
  医学人类学关注的另一个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课题是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现象。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认为,人格特点与特定的行为类型是后天习得的,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不是天生的,自然的。一个人的性格如果与其生长的社会所鼓励的理想人格基本吻合,就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正好相反,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由此看来,在一个文化模式中正常的性格特点或行为,在另一个文化中就可能被视为异常。因此,对正常或异常的判定是由文化所决定的,并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在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环境-医学模式中,患病的原因就不仅仅是生理的,同时也是并且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社会的。当然,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要以生理的过程为中介来对机体发挥作用。但是,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则是本源性的。
  二、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生物压力和文化压力同时作用于一个人。因此,适应能力是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的结果。适应能力是整个人应付环境变化,对付内部和外界的压力,维持整体内部的生理和心理系统的平衡之能力。环境的压力是无限的。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环境压力。生活在高原的民族需要面对寒冷、风大、缺氧的气候条件;生活在北极地带的民族要克服严寒、食物短缺等困难。但是,环境因素不是对每个人都产生同等程度的压力。例如,乘飞机去度假,有人觉得是轻松愉快的享受,有人却觉得是可怕的经历。影响适应能力的因素有年龄、紧张的生活事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以及生活方式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生态的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病毒,这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疾病。
  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疾病告戒我们,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另外,当流行病突如其来时,应建立流行病/传染病危急应对机制,加强对流行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加强卫生法规的学习,保护地球环境,维持生态的相对平衡。
  (二)现代疾病与死亡的教育意义
  现代疾病是一种较为大众化的说法,它主要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病等一类疾病。近年来,这些疾病发病率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病人群也表现由老年转向年轻化的严重趋势。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病症发病率的增长与经济的的增长几乎成正比,现代疾病因此又被称为富贵病。从疾病谱上说,慢性病、现代文明的富贵病,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主要敌手,至今很难治愈,而又有一些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密切相关的社会病不断滋生,如性病、艾滋病、自杀、吸毒、少女妊娠、车祸、精神障碍等。
  以自杀为例: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也就是说,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自杀是一个非常严肃且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
  自杀的影响因素主要与遗传、疾病、恋爱、婚姻家庭、模仿自杀及人口老化等因素有关。自杀者中90%或更多患有某种精神病,在精神疾患中尤以抑郁症与自杀关系密切。青年人自杀大多由婚恋纠纷与冲突所致;老年人则是由于慢性病患率高,缺乏医疗照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上养老敬老观念淡化等原因有关。
  自杀的预防与教育:
  注意心理卫生,防患于未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与生存的压力日益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断增大。因此,人们应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当遇到突发性生活事件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学会自我减压,不要为追求无法实现的目标而自寻烦恼。
  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珍爱生活、远离自杀的宣传教育,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价值观,了解自杀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对自杀高危人群进行危机干预: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提示,受重大心理挫折、心理障碍、情绪障碍和自杀意念者,个性特征表现为极端不稳定型者,是自杀高危人群,可采用心理测量表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卫生指导,使其消除自杀意图。

  死亡的教育意义:
  死亡的存在以及我们对死亡的沉思,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这就能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满内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可见,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无意义,而是凸显出生的意义与价值。
  从死亡中我们应该领悟生、生活、生命的意义,提高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教育人们积极、主动、乐观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
  (三)医学人类学与营养科学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饮血茹毛、噬果嚼草的随遇而安的穴居人进化成为狩猎、采集民族、农耕民族、畜牧民族直至当今的文明社会,饮食的变迁无疑促进了人类的演化,促进了人类文明。
  在医学人类学的领域内,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补充了营养的研究问题。一方面食物从文化上定义为:在一种文化中可以食用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是被抛弃的,其理由可以用文化人类学的一些理论方法来解释;另一方面,一旦食物被消耗,它就成为营养的一部分,这是身体从外界获得的化学物质来维持身体功能、健康、生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及其中的各种变化可以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内得到解释,因此,要尽力把人类行为的研究与营养状态、营养需求、生长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作为文化现象,食物不仅仅是含有可供人类利用以维持生命的具有生物化学特性的有机产物。对于每个社会的成员来说,食物是受文化限制的概念。马里诺维斯基曾经强调,食物的概念常常是人类学家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每一种食物,需要由文化对其可靠性加上同意的标志。即使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利用可以得到的一切营养物作为食物。
  营养不良对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影响较大,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身体素质发育,尤其是营养过度影响更大。肥胖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营养性疾病,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还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更会造成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危害。随着肥胖程度加重,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大多数行为问题,如社交退缩,分裂样行为等有增加趋势。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健康知识和养成正确行为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学校的各种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控制肥胖增长趋势的目的,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四)人类的生命周期与青春期教育
  人类的生命周期可分为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七个不同的时期。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特征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青春期是体格发育、心理和智力成熟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时期生长发育快,同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对青少年饮食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逐步形成的,并将持续一生。许多研究表明,青春期的饮食行为不但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并对成年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远期作用。
  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性教育。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它应包括性心理教育、性行为教育和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还应讲解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使学生对性不再有神秘感。
  学校不仅仅是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培养全面健康的人。学校是学生性教育的主渠道,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层转变观念,认识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和支持教师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统筹各种性教育活动;学校和家庭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性知识和性道德进行科学的正面阐述上;另外,在学校放假之前,开展性罪错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更是非常必要的。鼓励性教育教师学习性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性学哲理观;与家长沟通,才能共同作好青春期性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有春.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视角[J].民族研究,2009,2
  [2]高永平.现代化的另一面:从躯体化到心理化――克雷曼的医学人类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3
  [3]陈华.医学人类学导论[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席焕久.医学人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庄孔韶.人类学通论(修订版)[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版)[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9]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0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