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晋本科院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尚海龙

  摘要:高校社团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高校文化沉淀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一所新晋本科院校,走在社团建设的起步阶段,如何将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形成独特的高校社团氛围,是值得思考的。本文通过对高校社团的特征作用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对此提出一些思考。
  Abstract:The university mass organization constructs takes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weighs an important standard which a university culture precipitates, but new Jin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lk the start stage which constructs in the mass organization, how the own superiority display maximum limit, to form the unique university mass organization atmosphere, is worth ponder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niversity mass organization's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analysis, the union work reality, proposes some ponders regarding this.
  关键词:新晋本科 社团建设 思考
  Key words:The new Jin undergraduate course mass organization constructs the ponder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72-02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通过“社团精神”的历史沉淀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热点。高校社团组织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个新晋本科院校,在社团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我校的实际出发,针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特征和作用以及管理方法,提出一些思考。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一般特征。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为广大师生建立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学生社团作为青年学生以相同或相似的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是纯民间性的团体,一般讲,它具有以下特征:
  1.社团建设以及社团活动的自发性
  一般来说,学生社团的成立,只要有几位甚至一位同学的倡议,部分同学的支持,报学校团委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审批就可成立,所以,其产生和社团的活动的组织,完全来自同学们的自发热情;而学生社团的内部管理、活动范围和发展方向等也一般由该社团的同学们自主决定。
  2.社团成员的广泛性、松散性和群众性
  社团成员一般享有退出社团的自由,因此人员组成并不稳定;许多社团本身组织较松散,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维持、自生自灭。而这也造成了学生来源的专一集中在某个或者某几个班级或者专业,学生来源十分广泛,很多社团在学校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活动目标的专门性,成员的专业性
  就参加学生社团的成员而言,其参与社团的初衷基本都是由于在兴趣、爱好、特长、观念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从而在社团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主动性,并在彼此的交往和相处中相得益彰,所以社团凝聚力强,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而努力。多数社团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向及范围,许多社团甚至要求十分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例如象棋协会、英语协会、翻译协会、科技创新协会等等),体现出专业性的特点。
  4.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方式的灵活性
  社团成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社团成员往往能集思广益,活动点子自然层出不穷,而且立意新颖,角度独特,活动能吸引许多学生参与。社团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实,还可以虚实并举;可以定期,也可以不定期。高校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为学生社团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外,学生社团进一步融入社会,其自身也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学生社团活动日益活跃多样,在保留原有的讲座、竞赛、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的基础上,又在不断创新,实现了由“外向型”向“联合型”的转变。一方面在组织形式上理论和实践结合地更紧密,更注重指导意义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社团由 “单枪匹马”转化为横向联系,社团之间实现了跨系、跨校乃至跨地区的联系。
  以上特点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社团紧贴学生生活,而较少行政命令干预,容易动员广大同学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投入其中。特别由于社团工作中的功利性因素较少,同学们的投入大都发自内心,因此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容易对其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在各种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得力于团委的有效管理。只要进一步加快社团组织的发展步伐,社团组织将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德育功效,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1.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社团通过形式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和政治知识,集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对大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演讲赛、辩论赛、座谈会、主题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解除心中的迷惘和困惑;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明辨是非真伪,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2.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完善
  第一,跨专业、跨学科、多层次、多内容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体制,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培养了同学们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第二,社团活动为同学们走向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多种途径,一方面可以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了解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第三,各种学术、科技社团通过开展学术争鸣、科技服务、科研活动和社会调查,提高同学们的学术水平,培养科研能力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力
  学生社团有助于培养作为集体一员的感情和合作感。组织的发展,各项活动方案的设计、经费、设备、场地等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都需要同学们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既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人际交往舞台,又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交往能力;既培养了大学生公平竞争和他人合作的精神,又培养了他们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针对我校实际提出的一些设想。
  
  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晋本科院校,有着清晰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在技术本科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社团的管理也应该在现在的起步阶段找到适合的相对应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笔者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提出下面几点设想。
  1、非“官办”,非“民办”,而采用“官民合办”。长期以来,在很多高校中,学生社团的管理都采用“官办”形式,由老师来组织,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这种方法,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而后,又提出了“民办”的思想,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刺激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管理不善,学生自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存在。笔者认为,作为新晋本科院校,我校的社团管理,应该采取“官民合办”的思路和方法,一方面,由教师牵头组织,确保在社团氛围不够浓厚、学生工作能力不够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热的情况下,社团能够正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学生负责具体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为社团的发展必须的血液和土壤。
  2、 结合学校实际和现状,建立符合专业发展方向、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学生社团。我校的发展方向是技术本科,强调的是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而在学校现有资源比较紧缺的现状下,与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是比较少的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机遇和舞台。因此,应该着手建立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生社团,通过这些社团的活动来培养技术本科,尤其是工科技术本科迫切需要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可以走出校门,谋求更大发展,通过与公司或者企业联合建设的方法,将社团活动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改变了社团活动单一,目标不明确的特点,也可以为社团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场地支持,是社团生命力不断加强的有力手段,更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社团在社会上的认同度。机械学院的“创新集训队”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产生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3、加大统筹管理,合理分配资源。我校有几十个学生社团。虽然与很多学校相比不是很多,但是必须加强统筹管理,在社团活动中,应该做到“一盘棋”,尽力避免社团活动过于频繁、重复和撞车现象,造成本来就不多的社团活动资源浪费,也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管理中应要求各学生社团年初上交年度工作计划,并由社团管理部门(团委)协调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时间、设施场地等。另外,作为社团的上层主要领导者,学校应该在管理上应该做到“管点不管面”、“管头不管身”。尽量减少盲目的对活动本身的干涉,而增强对社团生存能力、财务管理、调查报告等方面的指导。真正为社团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4、树立“典型社团” ,以点带面,在校内形成良好的社团和谐活动的氛围。学校应牵头组织“社团文化节”等社团活动,打造社团展示的平台,以一个或者几个优秀社团为主,其它社团积极参与。一方面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舞台,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典型社团的展示和带动作用,提高其它社团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5、加强社团的继承与发展能力,“求精而不求多“,新晋本科院校在走入本科院校的这一广阔的空间以后,很容易产生对自身“数量”的不自信。面对其他本科院校动辄几百个社团,我校的几十个社团是稍许显的寒酸了一点,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一味的求多,求快,而忽视了对社团本身质量的追求,造成许多社团忽视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忽视了对社团本身内涵的要求,建立一个社团一开始活动轰轰烈烈,过几天却销声匿迹,然后又将精力转入下一个社团,造成了社团数目的庞大,而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让人满意。
  总之,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学生社团的建立,可以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高校学生社团,尤其是新晋本科院校的学生社团,是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窗口,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上面几点,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意见,勿庸置疑,随着我校文艺事业的推进,学生社团将更直接、更具影响力地深入同学们的生活中。相信通过学校的政策支持与力抓严管,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必将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朵奇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92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