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工作困境症结及突破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传书
[摘要]做好农村工作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讲意义重大。当前农村出现唯权唯上的思想、脱离实际的操作以及无序工作的现实等情况,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明底子、探路子、铺垫子、定框子”等措施,把农村基层工作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农村;基层工作;干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6-0065-02
农村基层既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点,也是开展各项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条件下,由于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面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群关系日趋紧密。但不能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在农村基层工作中,许多地方却不难感觉到这样一种不和谐的氛围――农村百姓讲:大官儿好,小官儿差;上面好,下面差;政策好,落实差……农村基层干部说:基层的工作没法儿干,累死累活,难得成效;上面压,下面逼;上面难满意,下面不如意……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一、症结表象
农村基层工作困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就其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而言,许多不正确的思想和做法却是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
一是唯权唯上的思想。尽管我们一再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等理念,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仍然只是从官本位思想出发,多琢磨长官意思,很少顾及百姓意愿;只看到了手中权力,不清楚服务职责。履行职责更是简单表现为依靠行政权力,发号施令。其结果固然是丢了民心,拉远了与百姓间的距离。
二是脱离实际的操作。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但在实践中,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仍然是硬套国家政策,不从地方发展实际出发,大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如新农村建设,许多地方把有限的资金大修路边墙,粉饰太平。结果是墙外花枝招展,墙内旧貌依旧。对这样的新农村建设,百姓自然是心存怨言。
三是无序工作的现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风挡风,来水堵水;迎来送往,推杯换盏,已成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的固有模式。过一段总结工作,有时连自己都说不清。规章制度、发展规划墙上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耳边风。只知道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腰酸背痛,却不知大好光阴,一瞬已失。宏伟蓝图,发展目标,自然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百姓睁眼企盼,看到的却是父母官整天来去匆匆。试想。对这样的官员,百姓又怎么能有好的评价。
四是模糊政策的状态。基层干部是国家政策执行的桥梁和纽带,上联政府,下系百姓,是政策落实的中间环节,是最关键的执行者。作为执行者,本应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并能准确地向百姓解读国家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借口忙于工作,不去仔细研读国家政策,结果是对一些政策一知半解。比如土地承包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是否矛盾,许多干部就稀里糊涂。荐比如农机补贴,哪些农机有补贴?哪些农机没补贴?怎么能获得补贴?能获得多少补贴?一些干部也说不清、道不明。这样一来,百姓误解政策自然也就不难理解。
五是远离群众的做法。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执政法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获得江山、走向繁荣的宝贵经验。但经验也好,法宝也罢,一些干部却丢到了脑前脖后。实地调查中,一些老百姓连本乡乡长都不认识,如此父母官,既然未能为群众做事,群众不认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此淡漠的干群关系很难有工作的顺畅。
二、突破点选择
一要明底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己”,就是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干些什么,干好这些工作应该用些什么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干好这些工作有哪些难点,如何才能形成突破等等。所谓“知彼”,就是要清楚了解自己工作对象的各方面状况,知道他们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知道他们所思、所想、所需,然后用灵活机动的方法从他们的需求实际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要探路子。探路子就是要探清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带领基层群众。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实际、能给百姓带来福祉的好路子。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必须看到两方面现实――农村百姓素质参差不齐,需要我们来引路,基层状况千差万别,没有现成答案,不可能照着国家政策“一刀切”,准确把握政策,准确判断市场,准确掌握实际,路子不难找到。
三要铺垫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农村的工作也是如此,做好农村工作决不能就事抓事,要学会铺“垫子”。首先,有话要讲在前面,学会掌握话语的主动权。农村的百姓常讲:有话说在头里。不能等来了事儿再提要求,出了问题才急着去解决,全是“事后诸葛亮”,要懂得提前部署。其次,要注重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要知道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是造成农村落后、发展滞缓的症结所在。第三,要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提升百姓的“精”、“气”、“神”,用“软力量”的提升来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四要定框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的工作要注重按规矩办事。规矩就是村规民约,就是基层制度,实质上也是保证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机制体制。这里一方面需要好的制度,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已经出台的制度。制定制度要从发展的需求、本地的实际出发。要尊重社情民意,要在法律的框架内操作,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要求,要走好民主程序。出台后的制度要一丝不苟,认真落实。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出台的制度。
五要树牌子。农村百姓做什么事儿喜欢看别人、效仿别人,喜好停下来看一看,因而农村基层的工作要做好这方面的文章。河南新农村建设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仔细剖析,它们共有的一条经验就是典型引路。现在许多农村农民的实际就是:一个村谁家养猪赚了大钱,大家就会去养猪;谁家养狗赚了大钱,大家就会去养狗。尽管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大忌,但如果利用好农民这种心理也会推动农村工作。对此,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就要学会树牌子,树个人的牌子、村屯的牌子、乡镇的牌子,加大宣传扶持力度,鼓励大家向先进看齐,向牌子学习。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六要夯根子。根子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江苏的华西村也好,河南的刘庄也罢,成功之处就在于有强大的集体经济。有了强大的集体经济作殷实的后盾,你才有主动权,才能为别人所关注,才能为百姓做更多的实事、好事。否则,只是空口说白话,只是眼皮上看等要政策,就很难取信于民,也难以寻求突破,只能是亦步亦趋或原地徘徊。因而,农村基层干部要带领广大群众在推动每家每户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夯实集体经济实力,借助集体的力量带领广大群众走出一条发家致富的新天地。
七要活脑子。“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农村的日子要想过好,脑子必须要活。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头脑经济,谁的脑子活、观念新,谁就把握了主动。现在我们不难看到,观念守旧、思维僵化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细分农民人群,我们很容易看到,农民中过得好的、日子富裕一些的大多是那些文化高、脑子活、胆子壮的人。“活”农民的脑子需要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下大气力,要采取措施让农民突破固有的模式、观念,树立摆脱贫困的信心;要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增加推动发展的压力;要让他们懂得市场运行规则,找到发家致富的法子。
八要巧法子。农村基层工作尤其要注重工作方法。这里的关键在一个“巧”字。“巧”的奥妙一在思想。别只记住自己是“官”,更应该知道自己也是“民”。要知道没有“民”就投有“官”,要清楚我们的百姓喜“软”不喜“硬”,要放下“官架子”,学会和百姓做朋友,要懂得拉近“官”“民”距离。二在言行。和百姓说话要讲究方法和艺术,要多些委婉、多些体贴、多些笑脸,要多从百姓的角度考虑,这样百姓才会信服,才容易接受。工作中,要注重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干部先行动、先做到、先做好,百姓不用你要求,自然会跟上。三在务实,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时刻在看着你,你做得好,他们知道;你做的孬,他们也晓得。谁好谁坏,他们闭上眼睛也一清二楚。只有为他们多做实事、好事,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爱戴和尊重。
责任编辑 邹顺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