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创新是辽宁战略产业跨越式升级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蕙萱

  [摘要]目前,辽宁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制约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速度缓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牵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科技创新;辽宁;战略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9-0035-0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持续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进到高附加值产业,从低加工度产业]进到高加工度产业。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要考虑各行各业产业优化升级,又要重点研究战略产业(未来的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辽宁的战略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下简称“三大战略产业”)。研究“三大战略产业”发展并非单纯研究其循序渐进发展或者说渐进式升级问题,而是要充分论证“三大战略产业”实现跨越式升级问题。这里所说的跨越式升级是指在遵循产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超前配置先导产业或将几个发展阶段同时推进的产业升级过程。它可以是跳过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的某个或几个阶段,也可以是在较短时间用较少代价实现或超过先行国家产业发展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若干因素,我们认为其核心因素是科技创新。
  实现“三大战略产业”的优化升级,辽宁必须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从辽宁实际出发,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就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和战略基础,加强原始创新、集约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重点跨越”的方针,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抓住“三大战略产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升级;坚持“支撑发展”的方针,就是要从辽宁的现实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辽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引领未来”的方针,就是要着[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培育新型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实现“三大战略产业”的跨越式升级,是从根本上解决对外技术依赖程度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唯一出路。
  
  一、建立“共性技术研发中心”
  
  所谓共性技术,主要指某些产业各自的共性技术,或指在技术上密切关联的若干产业的共性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是指联合攻克技术难关、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型技术创新团队。它实现了“三集中”,即集中使用先进技术设备、集中使用研发资金、集中使用创新型人才。“三集中”有利于攻克难关、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利于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目前辽宁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科技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到2005年末,辽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东部地区已达5.5%。2006年,广东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500多亿元,“十五”期间保持年均30%的速度增长,高技术产品出口约占全国的40%。2006年末,广东已累计建立了6个国家级、10个省级高新区,15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2个国家“863”计划成果转化基地,3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等,形成了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辽宁要赶上或超过科技发达省份,必须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集中国内外、省内外高科技人才,搭建高技术研发平台,特别需要建立“研发中心”。
  1.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研发中心”不同于大专院校或企业建立的工商注册的研发机构,它是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的工商注册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涉及单位多,操作难度大,要求标准高。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建立协调机制。
  2.打造多元联盟体。“研发中心”是实现高层次、持续自主创新的关键,只靠企业与大专院校的双边合作是不行的,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产学研联盟体,不仅要有国内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参加联盟,而且要有国外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联盟。
  3.创造一流研发环境。“研发中心”是战略型、高层次的研发机构。加入联盟的单位,必须选送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级人才。对于参加联盟的个人,应保留他们原单位的编制和基本工资,对于他们的管理、考核、补贴、奖金和各种待遇,由“研发中心”负责。“研发中心”所配备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必须是国内外领先的。建立“研发中心”还要有资金的保障,除加盟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外,政府应集中专项资金,支持“研发中心”的建立。
  
  二、构建引导创新机制
  
  1.确定管理者的创新职能。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科技进步与管理进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管理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和机制,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创新活动是其自身的重要职能之一,应将能否创新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确定下来,以此促进管理人员增强创新意识,推进创新行动,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2.确定研发投入比例和创新获利比例。一是确定研发投入比例。任何科技活动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随着科技发展的加速与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各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均呈增加的趋势。2005年,辽宁规模以上企业6800多家,有研发机构的不过4%,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1%。在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投入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销售额2%的可以维持,占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2006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GDP的1.4%,为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辽宁安排2000万元经费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技术联盟。从企业来看,国外材料行业的大企业每年都要拿出销售额的15%至20%用于研发。东软医药对研发投入非常重视,每年都要拿出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研发。可见,企业必须确定研发投入的比例。二是确定创新获利比例。在国外,有的企业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明确规定销售量中新产品的比例。例如,3M公司(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公司)提出,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力求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近期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10%从上一年研制的产品中取得。这些规定迫使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辽宁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队伍,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摸清各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和创新获利情况,提出研发投入与创新获利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今后若干年内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明确提出每年或几年内通过新产品开发获利的比例,并要与企业共同商讨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及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要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此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3.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科技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一定要遵循科技研制周期规律。在科技创新评价中,既要重视近期研究成果,又要关注长期研究成果。有些科研成果并非一年就能获得成功,可能需要七八年或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科技评价中,不应该只重视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或获得的专利,虽然论文和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研人员的水平,但不应成为评价学术或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学术和科研的评价应该是多角度的,评价指标应该是综合性的指标。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科研项目和研制周期较长项目,不追求短期效益,不给科研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只要科研人员在某研究领域提出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想法,就应引起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经费和评价方面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促进重大科技项目的完成,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三、营造激励性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指影响创新观念、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的一切外部要素的总和。创新环境既为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也对创新活动起制约作用,任何创新活动都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使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在创新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打造激励性的创新环境。
  1.营造激励性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2.营造激励性教育环境。管理学家汤姆・彼德斯说,微软公司唯一的生产资本是人的想象力。企业要想创新和发展必须培养人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由人的兴趣引起的。因此,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大量事实证明,人们的工作岗位、选择的专业以及科研课题等与本人的兴趣、爱好相符,就容易出成绩,获得成功。培养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想象力,从而提升创造力。因此,必须营造激励性教育环境,发展创新型教育。学校要有创造型的校长、创造型的教师、创造型的管理、创造型的课题设置与考核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创造型学生是创新型教育的产品,也是创新型教育的目的。
  3.营造激励性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鼓励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的最重要的外部保障因素。它包括整个社会范围内影响创新活动的体制、法律、规则和政策等因素。辽宁要在有关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中,实现五个新突破,即在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上实现新突破;在产学研联盟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上实现新突破;在研发投入上实现新突破;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 宫秀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