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七连是怎样脱贫致富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师聪

  农二师二十五团七连是一个农、牧、机合一的农业连队,全连总人口760人,户数222户,在册职工174人,土地面积5068亩,人均占有土地6.6亩。
  为了贯彻落实兵团“1+3”改革文件精神,七连坚决响应团党委的号召,积极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形式。如何搞好土地承包,将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捆得更紧,从职工生产责任心和劳动积极性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七连党支部一班人把握大局,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承包之路。
  
  一、承包方案的产生。
  
  2002年,二十五团七连为了全面推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多次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民主议事会及职工大会,广泛地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从长远考虑,科学合理地选择了一条完整的承包方案。即凡是正式职工都有土地占有权,土地实行平均分配,让全连职工人人有土地承包,个个有劳动对象,家家奔小康之路,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避免大户承包占有他人生产资料的弊病,缩小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这个方案既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原则,又保护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二、承包方案的操作。
  
  该连拥有5068亩土地,承包职工147人,每人平均承包34.4亩。每3个条田为一组,每组有一名组长负责,每组人员的结合采取抓阄的方法;地价按照团下达的土地利费指标,每3年利费调整一次,利费递增率不超过5%。在土地承包中,七连将5068亩土地划成3个等级,制定出3种价格,互相搭配。由于地价公平,透明度高,承包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为了保护职工利益,考虑到职工承包的承受能力,在交纳利费方面,第一年(2002),该连采取了生产资料费用自理的承包形式。2004年全连按照租赁承包的形式,生产资料全部实行自理。到2005年,全连实行年初一次性上交利费,年内生产资料费用全额自理的承包形式。
  
  三、落实承包的效果。
  
  七连的土地承包长期固定之后,职工对土地的投入明显增加,责任心明显增强。七连的职工们深刻地意识到对低产田不进行彻底改造,生产水平就难以上台阶;不加大投入,就难以有好的效益。因此,职工们采取各种方法,加大对低产田的改造力度。一是职工人股购买大马力机械深翻,建设标准化条田,对一些不规则的条田进行扩边整地,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珍惜每一寸土地。二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轮作倒茬,不搞掠夺性生产。三是对一些碱片面积大的条田每年计划种植水稻,拉运大量的草肥及风化煤,对土地进行彻底改良。由于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和改造,该连的碱片面积明显减少,基本消灭了低产田;一等地面积占全连的40%,二等地占50%,三等地占10%;各项作物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职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
  
  四、承包体制的思考。
  
  3年的实践证明,七连这种承包形式是完全正确的。一是符合兵团的体制改革宗旨,保持了兵团大农业生产的特色,即统一种植作物,统一管理,统一产品处理,统一机耕作业,统一技术措施,统一新技术的运用;二是稳定了职工队伍,避免了职工在承包时盈了就承包,亏了就撂地的现象,同时也缩小了职工之间的贫富差距,使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趋于平衡发展;三是在承担风险方面,由于承包形式固定,一户职工平均种植2至3种作物,职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十五团七连的这种承包形式,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企业强化管理,减轻职工负担,提高产品质量及保证生产资料安全使用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但归根到底,这是兵团“1+3”改革文件给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作者单位:农二师二十五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36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