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词多义与词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元福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16—02
  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各种语言都基本存在着一词多义。本文从一词多义的定义及其成因出发,简要阐述了一词多义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注意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把握中心词义;要特别注意多义词的使用语境;提高认知力度,调动学习兴趣。
  关键词:一词多义 原因 词汇教学
  1、定义
  一词多义(polysemy)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Richards, 2000:353)。随便翻开一本字典,没有任何一个单词的义项是单一的。一个词可能刚出现的时候其义项比较单纯,但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逐渐获得新义,也就是在原义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义。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它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了,这是语言经济性和创造力的表现(束定芳,2000)。
  2、原因
  2.1社会和历史文化因素
  为了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每种语言都在造新词、向其他语言借词、给原有的词添加新义,以增强其表达能力。其中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而经济的。因为客观世界当中和人们想象中的事物是无穷的,而各种语言无论造多少新词并从其他语言借来多少词,词汇总量总是一个有限集,因此决不可能形成一个单词一个义项,而需要由一个词义引申出若干其他意思,这样就出现了一词多义。(段福满,2004)
  2.2 人的思维和认知因素
  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词义转化的形式是丰富和多样的。人类会借助隐喻(metaphor)的方式,将词的本义视为本体,然后将词的引申义视为喻体,对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似联想可能基于形状。人的思维活动,即心理活动,是词汇转义的基础,也制约着词汇转义的方向。认知语言学就强调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不能单纯的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符号,而是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人类在接触语言符号的同时,掺杂了个人的感觉、体验、表情和社交,不由自主地在心理活动上对语言实行了转化,一词多义自然而然产生。
  2.3 使用范围的转移
  这是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如handsome原来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义为“英俊的,帅的”。如果用来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义就变成了“健美而端庄的,标致的”。如果用于修饰金钱,如a handsome sum of money, 意义则是“客观的,相当多的”。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时意义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词sharp(段满福,2004)。Sharp(刀具)尖利的→(言语)苛刻的→(行动)直截了当的→(感觉)剧烈的→(智力)敏捷的。由此可见,一个词由于使用范围的转移,可用于不同的语义场,具有不同的意义。
  2.4不同社会领域中词具有特殊专业意义
  属于社会原因。如律师们所说的action往往是legal action, 而士兵们所说的action可能就是military action了;又如生意人谈论company一词时多指公司,而船长说company时意义多为全体船员。
  2.5词语搭配对词义的影响
  词语搭配的多样性是语言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时性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词语搭配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例如:
  (1)Never trouble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
  第一、四个“trouble”是动词,意思是“麻烦,找……的麻烦”;第二、三个“trouble”是名词,意思就是“困难,麻烦,着急,危急,烦恼”,所以这个句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要自寻烦恼,直到麻烦来找你。
  (2)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我们都知道大写的China是专有名词“中国”,小写的china是普通名词“瓷器”,这个句子我们可以这样转换:As China is famous for its china and has so many kinds of china,chi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y which can solve the basical needs of Chinese people. 在全面理解这个句子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翻译:到中国为瓷器,中国有瓷器,吃饭靠瓷器。
  上述两个个特殊的句子表明,同一个词在同一种语言环境中由于用法即搭配不同就出现不同的含义。如果用僵硬的观点去解释是行不通的,要能够体会出词义之间的相互转化,才能正确并很好的理解整个句子。
  3、一词多义现象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3.1注意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主要有两点:其一,英语教师要明确导入隐喻学习法的最佳词汇学习的阶段。外语学习有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之分。培养隐喻能力需要在提高阶段,即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进行。正如Wallace(1982)所建议的:在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那些意义明确具体的词汇,这些词汇的所指明晰;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会逐渐发现这些一目了然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诸多不同的解释。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某些词汇的意义做一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各义项之间的相连之处,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之间的隐喻关系,指出人类这种隐喻性思维的特征,并将隐喻概念介绍给学生。培养隐喻能力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网络,这个网络结点就是词的单个意义和用法。其二,将隐喻能力的培养放在词汇教学WPS程序模式中。单词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词汇教学与遣词造句是紧密相关的。在讲解一词多义时,可按照“单词——词组——句子”(WPS)的程序模式。如在教take一词时,可引出词组take off再进而引出句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6004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