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上这份事业爱上这座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他们技高胆大,巧夺天工。
  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
  他们练技修心,兼济天下。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用极致追求,书写新时代匠人精神。
  系列专题——
  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国工匠。
  “营口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不干燥,特别适合居住。海鲜好吃,交通便利,治安环境好,我以后就在营口住了,就在营口买房子了。” 项明亚对营口的喜爱从不掩饰,又充满了烟火气,如果不是把心和事业都留在这座城,像他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汉子恐怕很难如此袒露心声。
  2014年春节的余温未散,项明亚便到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就职,由于有着丰富的电解生产和管理经验,初任便是电解分厂一车间工区长。家人原本是不支持项明亚离开抚顺老家,独自一人搬来营口工作的,不过听他说是来这做“领导”就随了他的心愿,毕竟在一线从事电解铝生产危险性高、责任重大,家人希望他能换个轻松一些的岗位。
  项明亚并没有把实情全告诉家人,只有他心里有数,新工作一定更艰巨。
  项明亚刚到营口忠旺铝业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和电解槽还在建设阶段,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带领着工友们进行監制工作,这可不是在办公室指点江山就能完成的工作。电解铝是通过强大的直流,在近1000摄氏度的环境里,把电解槽内的氧化铝通过化学反应,还原成铝的生产方式。这期间要经过多道难关,即使是建设中的电线、砖石都必须监督和测试到位,稍有疏忽就会为将来的生产埋下安全隐患。
  母线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电解槽的生产指标,这也是项明亚最关心的项目,“对于电解铝生产来说,电缆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重要。”所以,项明亚每天都会在施工现场紧盯着执行标准,不准有丝毫误差,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有工友心疼他,劝他去休息,都被他一句“万事开头难,我更要以身作则”挡住了。其实,他并不是有意拒绝工友们的善意或摆出领导的架子,而是坦率心声。“放心不下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就喜欢看厂里的变化,感觉它就像一个会长大的孩子,我必须把它照顾好才行。” 项明亚对工作的热情,也辐射到身边的工友身上,每个人都恪尽职守。
  通电测试是母线焊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厂里领导、施工单位还有工友们都提着心,唯有项明亚此时却表现得很放松,用他的话讲:“这检验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的付出。” 在通电测试中,一次通过,并且各点位压降在同行中最低,创造了这项工程的新纪录。
  项亚明把通电成功的消息告诉抚顺的家人,因为喜不自胜,说漏了嘴,家人才知道他在营口的工作原来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在一线干了30年,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活儿干好,从来没动过离开的念头。”项明亚对家人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家人也知道他对工作的执着,只好随了他的心愿。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项明亚的心总算是在营口扎下了根。在基建与电解槽验收合格后,他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到厂区的启动工作中。同年,电解分厂一车间顺利启动,实现了营口忠旺厂区生产的平稳过渡。项明亚没有辜负工友们的信任,厂领导也庆幸在他的身上押对了宝。
  其实,项明亚在来营口工作之前,就已经是名满铝生产行业的大咖,他曾多次获得抚顺铝厂先进工作者、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有色系统技能大奖等荣誉。如今,年过五旬的项明亚选择从国企到民企工作,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次新的挑战,尤其是要卸下身上的光环,这更是常人所不能的。不过,项明亚却不这么认为,“这里是不同的天地,一定能有一番新的作为。”而且项明亚从不把荣誉看做资本,在他眼里,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才是最大的财富。
  1983年,项明亚从抚顺铝厂技校毕业后,一直在抚顺铝厂工作,从电解工、作业长、班长、作业区副区长,直至作业区区长,电解铝生产的每个环节他都亲身经历。不只是在抚顺和营口,还有河北、内蒙古,甚至伊朗都有他参与建设和启动工作的电解铝生产厂。
  2002年,抚顺铝业有限公司第一电解铝厂200KA新型电解槽启动阶段,项明亚被委以作业区区长的重任,参加了启动方案的制订。“新型电解槽的未知因素太多,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项明亚初始学历不高,但他从未间断过学习,让书本里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互补互助,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式。“电解槽的施工暗含很多隐蔽工程,一旦投产,那就无法改变、无法处理,所以必须将所有问题都想在前头。” 把尚未发生的生产,预先在自己的脑海里生成一个影像,然后再寻找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项明亚这种思维方法如果用现在流行词来描述,大概就是模拟现实。这是他的独门技术,也是20年经验的沉淀。
  在电解槽启动过程中,项明亚一直守在调控台前,眼手齐动,为的就是预先对电流分布以及槽内各处焙烧温度及时做出调整,使作业区的所有电解槽在焙烧过程中都达到了均匀、平稳升温。在他与全区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第八作业区24台铝电解槽全部一次启动成功,一跃成为厂里的生产主力。
  项明亚成了厂里的名人,很多青工慕名前来学艺,一时间,第八作业区成了厂里人气最高的作业区。而这时的项明亚自以为还不擅长教导别人,“把自己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项明亚开始有意识的观察和总结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并提出适当降低电解槽外围压降的技术创想。他的想法一经实验,立刻得到了证实,在外围压降下降后,产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为电解槽保持较高的有效电压和合理的极距提供了条件,使电解槽比从前更平稳高效生产。项明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工作日常变得不再平常,也实现了“做更好的自己”的初衷。而他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工友们心里传播和践行“励精图治、创新求强”企业精神的最佳典范。
  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铝行业在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大环境下,经历了长达4年的低迷期,铝价格近乎腰斩,大部分铝企亏损严重。在这一背景下,国内许多大铝企纷纷受到重挫。但在此时,总投资80亿元的“忠旺铝业年产86万吨高精铝项目”却在营口启动,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高端工业铝材及深加工制造基地。   项明亚被忠旺的逆势魄力打动,“危险和机遇总是并存的”他相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靠质量而不是单纯靠产量,铝业才能健康发展”。2014年,项明亚做出了同样有魄力的抉择,来到营口,继续自己的事业。
  确保第一车间实现稳定生产之后,项明亚被调到电解分厂二车间任副主任一职。这又是一次临危受命。二车间项目试生产后,由于前期对技术条件把控不精准及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营口忠旺铝业电解分厂二车间500KA系列电解槽生产异常,出现了槽温高、火苗黄、碳渣多等一系列影响生产的难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生产,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项明亚一到现场便开始调试工作,此时稳住正在暴躁的设备是最重要的。但忙到黄昏仍不见成效,项明亚知道这项工作必将是一场持久战,索性让工友们先回去休息,自己要再观察一会儿设备的运转情况。结果到第二天,工友们陆续到达单位时发现,项明亚依然在现场,虽然一夜未眠,但仍然神满气足地盯着仪表。工友们劝了几次,项明亚终于同意回家休息,但不出一个小时,他又回到作业区,而且这一次还把被褥带了过来,打算开始对设备进行24小时的监护。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项明亚吃住都在厂里,而且每天睡不到5小时。在他和工友的共同努力下,二车间的生产运行终于趋于平稳。
  在电解车间,使用过后的残极材料一般都被当做废料堆放在厂房里,不仅烟气大、粉尘多,严重影响工作秩序。如果对残极进行二次利用,又会增加一倍以上的劳动强度,得不偿失,所以这一直是铝电解行业的难题。在与车间朝夕相处的一个月里,项明亚掌握了更多生产中的一手资料,在反复构思和测算之后,他发明了“热残极不落地倒换法”,这套理论若能成功在厂内推广,每年将节约近800万元。
  2017年,项明亚的工作再次发生变动,他被调到电解分厂四车间任车间主任一职,负责电解四车间的启动筹备工作。在他的领导下,车间仅用半年时间,就顺利验收,“热残极不落地倒换法”的成功应用,终于实现了生产现场一尘不染,生产中节能高效的理想。同年,他被授予“营口市金牌工匠”的称号,这是对他工作成绩的认可,同时也是他的另一个起点。
  “没什么问题是师傅没见过的,更没有什么问题是师傅搞不定的。”如今,项明亚已经是中国铝生产行业里的名师,尽管很多徒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他们遇见棘手的问题,仍然会第一时间想到師傅。从业30多年来,不管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不管在抚顺铝厂还是在营口忠旺,项明亚都能做到细心教授,毫无保留,先后培养了林伟、宋荣辉、李国强、刘国栋、刘辉等优秀青工,现在这些人遍布全国各个铝厂,在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都能占一席之地,营口忠旺电解二车间的刘国栋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已经完全掌握了“热残极不落地倒换法”,为铝电解发展培养了后备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16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