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传统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动态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比较优势用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优势有两个版本,李嘉图版本用产品生产的时间投入的差异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现代经济学版本则用机会成本的大小来反映生产率的差别。两种版本(两国模型)指向同样的结论:两种产品生产率都高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其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那种产品的生产,另外一个国家则应集中劳动生产其生产率水平差距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的生产。两国通过贸易进行商品交换之后,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显然,比较优势理论主张自由贸易。
  (二)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的前提
  理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比较严格的前提基础之上的,它的提出是对绝对优势理论的一个质上的突破,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起初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建立前提如下:1.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2.国家之家存在某种特征差异;3.各国的比较利益的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4.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5.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6.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优点与缺点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理论,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但仍为企业和国家进行生产活动选择时,在要素相对密集度方面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都已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
  但在经过时间的考验中,比较优势理论同样也暴露了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1.在李嘉图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优势所以能够成立,全然取决于两国问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度”的差异。但是,如果只是考察经过高度抽象的“2x2贸易模型”,势必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即两国问在两种商品生产成本对比上不存在“度”的差异。一旦出现此种等优势或等劣势的情况,即便具有相当的普遍适用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就不再那么管用了:2.比较优势理论比较适合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理论将是其走向发达国家的一个瓶颈。如著名的“拉美现象”,发展中国家依靠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制造业,却出现低附加值的现象,在国际贸易中丧失优势,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强国更强弱国更弱的现象。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困境
  首先,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传统的分工格局。例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纺织品,90年代中期以来,机电产品则成为我国的最大出口品种。其次,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规则在很多方面是不同于产品贸易的:在产品贸易领域需要严格遵守的国民待遇规则在服务贸易领域的运用的得到了变通,服务部门的开放也需按照各自的减让表来执行。不同于产品贸易的规定正是反映了比较优势理論在服务贸易领域适用的困难。第三,知识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对资源禀赋的依赖。第四、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可能会造成福利恶化型增长。最后,按照比较优势建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济强国的内涵。通过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建立起来的高科技产品的加工产业事实上是非常脆弱的。
  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被广泛的接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动态比较优势是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去培育的,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加速这一进程。典型的解释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雁行模式”理论一日本为领头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贸易格局下的发展和延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被动适应”的主张,强调一国应利用要素稟赋结构等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种“积极改变”的主张,强调一国从适应比较优势向创造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学习积累等经济活动来培育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35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