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部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环境卫生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垃圾处理则是环境卫生最突出的部分。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发现,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除制度有待完善、基础设施匮乏外,还缺乏良好的治理环境。农村垃圾处理应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严格规范制度,确保责任落实,明晰村民的主体地位,着重构建有益于农村垃圾处理的“文化网络”,激发村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引进相关产业、先进科技等方式促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
  关键词:中部农村;垃圾处理;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X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1-0059-03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由于中部地区广大农村长期的经济发展方式多为粗放型,农村的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不仅严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还对农村周边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经成为中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也成为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部地区农村垃圾分类及特点
  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物质消费的质量和数量也在向城市看齐,并由此导致传统的瓜果皮屑、秸秆等有机垃圾逐渐扩展为塑料、纸屑等形式多样的垃圾。但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知识习惯、基础设施等脱节[1],缺乏分类的意识和行动,致使农村垃圾出现扩大化、复杂化、有害化的特点,导致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中部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部地区地形复杂,人口稠密,不同地区因经济、地形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垃圾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规范管理,垃圾收集困难,造成垃圾围村现象严重
  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村民的自觉行为,基层政府对环境保护方面没有进行强制要求,村庄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进行约束。有些地区虽然进行了责任划片,并由村两委负责包片监督,但是缺乏系统、有效的体系以及相应的奖惩、监察措施,使得村民的随意性较大,并最终导致成效并不明显。
  目前,农村地区基本上都已经普及垃圾桶,但是由于垃圾桶的数量及放置位置、村民的日常习惯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果。一些家庭由于距离垃圾桶较远,就干脆将垃圾倒入附近的沟渠、草堆等地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垃圾山”,遍布于村庄之中。垃圾难以有效集中,不仅导致后续转运处理困难,更严重的是影响村容村貌,污染生态环境,降低村民对于村庄的满意度及归属感。
  (二)垃圾种类繁多、分类困难,造成垃圾回收率低
  现阶段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垃圾,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垃圾数量少,富裕地区垃圾相对量多。其中农村地区垃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见表1)。
  农村垃圾激增且种类复杂,但是缺乏明确的界定以及分类标准,再加上村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使得农村垃圾基本没有分类。尽管有些地区会放置不同的垃圾桶用于分类处理,但实际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人并没有“对号入座”。更重要的是,即使分类处理后,垃圾车也是一起收集。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垃圾回收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方式固化,造成垃圾粗放处置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农村与城市在收集垃圾的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村庄集体资金较少,对环境卫生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致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垃圾处理困难。
  我国农村现有的垃圾处理模式大致包括“城乡一体化模式”、“片区集中处理模式”和“分散式处理模式”,[2]不同地区根据其地缘特征和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模式,但中部地区使用较广的还是“城乡一体化模式”,即“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主导和中心,通过环卫工收集垃圾,村民几乎没有参与,完全依靠政府进行“兜底”。[3]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垃圾围村”的现象,缓解了村庄处理垃圾的压力,但是并没有精确到垃圾产生的源头——户,也缺乏更加细致、配套的制度。
  農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管理方式的固化导致垃圾的收集、分类粗放发展,进而促使一些地区采用焚烧、掩埋等传统的方式处理垃圾,危害自然环境。
  三、中部地区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制度保障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处理技术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上。
  (一)制度保障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使得农村环境卫生境况有所好转,但是这种“运动式”的行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长久机制。近年来,中央确立了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为主的管理体系,其中涉及环保、财政等多个部门,但是政府部门中对于农村垃圾具体的属性难以界定,管理权责的归属也难以分辨,缺乏联络协调机制,各部门推诿扯皮,使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4]。
  对于农村的环境卫生,缺乏相应的监察及考核机制。脱贫攻坚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全国上下都投入到这关系重大的“战役”中,并在实施之后衍生出一系列的考察评估制度,并借此促进基层政府作为,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相比较,农村环境卫生也应当放到一定重量的位置上,并由此展开一系列考核评比机制来推动有关方面的整改,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垃圾处理技术薄弱,处理方式不够灵活
  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方式将农村大部分垃圾转移到城市进行集中处理,而农村仅负责垃圾的收集,这种方式间接导致了农村现有的垃圾处理仅仅停留在最低端的阶段。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将垃圾处理纳入市场化运作,或是建立村级垃圾处理站,通过堆肥、发酵、微生物处理等方式就地解决垃圾,但是这种较先进的管理模式只停留在少数地区,大部门地区还是停留在垃圾的集中阶段,处理技术较为薄弱。   农村地区较多雇用清洁员负责村庄卫生及垃圾的转运,这种垃圾处理模式较为单一,且缺乏配套的制度政策,同时也降低了村委的能动性及村民的主动性。众人拾柴火焰高,广大村民是最重要也是最“便宜”的资本,只有将村民动员起来,再辅以相应的技术、制度,才能确保成效久久为功,实现永续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建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现行制度下,村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乡镇一级财政收入有限,很少向村庄拨专款用于整治环境卫生,尤其是用于垃圾处理。而方兴未艾的“厕所革命”则可以得到专款资金用于筹建公共厕所及下水管道。
  目前,除部分旅游乡村或较发达地区有较多的资金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外,大部分村庄还比较闭塞,没有市场资本的参与与投资也是致使这方面基础设施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体而言,基层政府意识的缺乏以及资金的限制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建全,很多先进的分类处理技术难以向全国推广,最终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停留在较低端的阶段,难以向前向好发展。
  四、中部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治理对策
  不同的学者对于农村垃圾的治理措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总的来看,无外乎两方面,一是强调外在因素,即技术手段和资金投入;二是强调内在因素,即政府和村民的参与。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其次突出村民参与的重要作用,构建有益于垃圾处理的“文化网络”,激发村庄内生动力,同时加强与外界联系,最后完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探索更加高效的处理方式。
  (一)政府要提高问题意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投入
  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不容小觑,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会对其他方面造成严重污染,阻碍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垃圾处理是村民自己的事,但是必须突出政府引导的作用,利用强制力要求一段时间,克服村民的惰性,长此以往,村民才有可能养成不乱丢垃圾、自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政府在该问题上要积极引导、善于管控。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重视农村垃圾处理方面的专门性立法,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下达到镇、村一级,引起村委的重视,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大财政投入,购置垃圾处理所用的设备等。另一方面,政府要扮演好“幕后人”的角色,发挥村民的智慧实现村民自治,避免干涉过多导致矛盾的发生。最后,政府则应该成立相关部门,做好权力分划,施行问责制度,并尽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或者县与县之间的交叉评比检查制度,或者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检查体系,做好监督考核工作。
  (二)村委要根据本村特点,积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探索有益于垃圾處理的“文化网络”
  乡风民风对村庄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除了基础设施以及处理技术等“硬实力”外,基层政府部门应注意引导培养村庄的“文化软实力”,为农村垃圾处理营造一个较好的氛围,激发村庄内生动力以及村民的智慧,确保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制度上,应由村委牵头,找出若干有威望、有能力、有想法的村民或乡贤代表组成村民理事会,代表村民利益,负责协调与联络。村委与村民理事会应充分讨论,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包含环境卫生方面的村规民约,并在村庄内部进行公示宣传[5]。同时,应该以地理位置等为依据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片区,由每位村民理事会进行责任包片,同时由村两委负责监督考评。在形式上,村委应在全村范围内,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聚集的地方竖立宣传告示栏,张贴有关垃圾的危害及分类知识等图画、标语。在行动中,为保证措施得以顺利进行,还需要村委及村民理事会一起制定若干可实行的奖惩措施,例如,表现好的奖励洗衣粉、卫生纸等,表现较差的予以一定的惩罚。关键问题是,有奖惩措施还须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有措施但是没有执行的现象。为保证垃圾的有效回收,方便村民生活,村庄可以委托村民建立村级的垃圾回收点,负责回收可利用的垃圾,村民积攒够一定数量的可回收垃圾后,可以来此进行变卖或者兑换相应礼品。
  不同地区应该根据本村的经济状况、乡风民风、地缘特征等条件探索出适合当地垃圾处理的“文化网络”,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到垃圾处理中,让村民意识到自己是村庄的主人,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从不乱丢垃圾开始,需要从垃圾分类开始。
  (三)积极加强与外界联系,利用社会力量真正盘活村庄
  尽管现在乡土社会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但不得不承认,相对于旅游乡村、城市社区,普通农村对外界的联络还很有限,再加上农村中多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及老人,导致村庄缺乏生机,也使得活动难以开展。因此,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善用巧用社会力量营造村庄生气,推动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的改善。
  在具体措施上,村庄应积极与周围的幼儿园、小学、初中联系,利用周末在村庄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小朋友对村民家中卫生情况、垃圾是否分类等进行打分评比,借小朋友之口,引起村民的重视,同时表达出本村人碍于情面难以表达的问题。并将此结果进行公示,评出“十佳文明户”,并大力进行宣传,增强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垃圾分类等相关的知识灌输给小孩子,提高环保意识。
  除此之外,农村地区还可与社会组织,如社会工作机构进行联系合作,开展“四点半课堂”来推动此事,或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的主题讲座、活动,增加村民对于分类知识的了解。
  (四)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垃圾处理产业
  中部农村地区应该结合乡村振兴的契机,着力完善有关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要积极引进市场投资,发展垃圾处理产业[6]。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一定要符合广大村民的兴趣爱好,要认真听取村民的建议,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不能再走分类投放但不分类处理的老路。比如,信阳郝堂村作为美丽乡村,在这方面有独特的处理方法,他们用不同材质建设垃圾桶或垃圾池,可回收用玻璃建,不可回收用水泥或铁质材料建。
  垃圾转运往往成本昂贵且费时费力,村庄应该积极引进垃圾处理产业或利用资金建设小型垃圾处理设施、畜禽粪便综合处理等,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打通垃圾处理从城镇到乡镇的“最后一公里”。
  (五)相关单位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探索低成本、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处理方式
  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各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垃圾处理也多为简单的焚烧、掩埋,几无环保而言,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相关技术部门和科研单位应该尽快研发出一套低成本、可推广的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推动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同时,将先进技术引进村庄,也可以间接更新村民的观念,使得农村地区的垃圾变废为宝,改善村容村貌,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占敏露,张江娜,吴伟光.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与机制模式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学,2018,(7).
  [2]  鲁圣鹏,李雪芹,杜欢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8,(2).
  [3]  赵细康,曾云敏,吴大磊.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与机制模式创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8,(5).
  [4]  鲁圣鹏,杜欢政,李雪芹.从碎片化到协同: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路[J].世界农业,2018,(9).
  [5]  游文佩,吴东民.农村垃圾处理难题的破解——以村民自主治理为视角[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6]  贾小梅,陈颖,赵源坤.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困境与机制模式创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32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