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横断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运用文本细读、比较的方法以及“生活的横断面”等文学理论,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及其改编电影和舞蹈叙述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穿插对鲁迅自评《孔乙己》的理解。
[关键词]“生活的横断面” 孔乙己 鲁迅 叙述模式
在中学我们学习小说的叙事结构、情节发展脉络梳理时,总离不开八个字,“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似乎一切的小说,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一定能被这八个字所概括。
所以,初中时我们就学到的《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解读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第1~3段),第二部分(第4~13段)。小说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地点。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4~9段)、第二层(第10~11段)、第三层(第12~13段)。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三层(第12~13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下半叶,以契诃夫、莫泊桑和都德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家,就废弃了这种全过程式的情节,代之以“生活的横断面”结构,不追求传记式连续性叙述模式(在中国叫“一环扣一环”),而是从生活中截取一个侧面。最明显的是,开端显得非常不重要,往往是从时间的当中讲起,开端退化为后来的某种不着痕迹的交代,更不在乎严格意味上的结尾。
《孔乙己》只写了酒店的三个场景,它与传统的有头有尾、环环紧扣的传统情节构成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叙事结构是跳跃式发展的,作者精心选取了三个场景,把孔乙己的故事融入其中。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的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写就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
鲁迅在艺术加工的创作过程中,对孔乙己的一生中种种经历精心筛选,略去他的前半生为前途的无望奔走以及后半生的颓唐悲惨,只截取他在鲁镇酒店里几个典型的横断面。将“生活的横断面”结构淋漓尽致的运用于《孔乙己》中。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叙述模式呢?
我想,《孔乙己》作为继《怀旧》、《狂人日记》后鲁迅的第三篇白话文短篇小说。鲁迅创作过程中,在内容上、思想上拒绝向中国旧小说妥协,在叙事结构上同样也更倾向于进行革新实践,并且成功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他用实践向坚持旧小说的老派作家和有志于创作的新青年们证明,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文章还有全新的法子做。
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按:指《呐喊》)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明显,有大家风度。
这里是鲁迅作为一名小说家对自己作品的审视,对于孔乙己所体现的思想性和他的艺术性,鲁迅用“有大家风度”来高度评价。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将孔乙己的故事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以并不明显的笔调流露出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实际上与“生活横断面”的叙述模式是分不开的。
因为有了截断,把文字集中与数量不多横断面,有更为充裕的笔力和空间去写酒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等想要表达的内容。横断面把场景设置在酒馆,即便没有座椅,人们站在捧着热好的酒一口一口喝着,神情多少是有两分卸去疲劳的惬意的。两者结合,自然生出不慌不忙的描写。
截断的来由是对叙述者的选取,“我”是酒店的小伙计,那些孔乙己的故事是“我”在整理对那个人的回忆。一个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只是因为他的来到能笑上一笑的人,对他的回忆是不会太长的。隔着回忆想事情,我们又借着回忆者的视角看故事,对孔乙己所遭遇的奚落和嘲讽,隔着两重纱,本是露骨的讽刺也变得影影绰绰,不那么明显了。
“生活横断面”的叙述模式,不仅仅在《孔乙己》的文本中被使用,在它的改编电影和舞蹈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孔乙己》电影是由梁秉坤改编,于1981年拍摄的。电影只有十二分五十四秒,所有的布景也只有咸亨酒店的一块牌匾,一个曲尺的柜台,三张桌子,暖酒的器具和算账的东西。镜头人物最多的时刻不过七八个,演员表上写着名字的也仅有六人。
与布景、演员的精简相对的是电影以典型场面为单位,结构层次的“蒙太奇”化对《孔乙己》的还原。
“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它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将若干分散的场景、画面与生活片段作为结构单位,以它们之间的动态效果和内在联系剪辑组合为一个能表达思想、概括社会生活内容的艺术整体,同时为诗歌、散文、小说所运用。
电影采用叙事蒙太奇中打乱结构的颠倒蒙太奇方式,先展现故事的或事件的当前状态——鲁镇的酒店久未变化的格局和店里的情景,再介绍故事的始末——酒店小伙计“我”对孔乙己的记忆,在事件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组合。
电影并为把叙事的重心放在对孔乙己一生的追踪,而是尽可能生动的还原孔乙己在酒店中的种种经历,将小说里的场景搬上荧屏。对原作的高度还原,自然也就意味着叙述模式的基本一致。选择“生活的橫断面”作为电影的叙述模式,体现了改编者对于鲁迅的艺术设计的高度认同。
舞蹈《孔乙己》是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作为背景素材,融入古典舞和现代舞的多种元素,将对小说的理解通过对舞蹈的设计体现出来。在舞蹈种类上,该舞属于典型的叙事性舞蹈,即舞蹈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主题可以分别概括为:饮酒、偷书和短腿。
第一部分,伴着音乐《欢沁》,一个癫狂可爱的老头儿踏着欢乐的音乐登场。他身着打着补丁灰扑扑的长衫,花白的头发因长久未打理纠缠成结。他佝偻着背,脚步轻快,脸上流出似癫似痴的笑容。舞蹈还原了孔乙己在酒馆给孩子们分茴香豆,教店伙计“茴”字四种写法的场景,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孔乙己作为一个末流的旧知识分子,他的孤高迂腐,可悲可笑。
第二部分,音乐初为安静后转为刺耳的模仿人声嘈杂的声音。在紧张的节奏中,孔乙己偷书挨打的一幕被舞者戏剧性的还原,他手指向天地,仿佛在用语言为自己辩解,但他的挣扎显然是无力的,他被声讨被追着打,他的腿在挨打中被打断,此时的孔乙己蜷缩起身躯。被同为旧知识分子丁举人推到这种境地,孔乙己是迷茫而又无措的。
第三部分,音乐《迎春》反衬出孔乙己凄凉的心境,他盘着双腿,用手支撑的向前爬去,却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音乐进入尾声,传来“人之初,性本善……”的朗朗读书声,躺倒在地上的孔乙己沉浸于孩童时的回忆,将死的他目光涣散,却始终不知道谁是自己死亡的元凶。整个舞蹈到此结束,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交给观者去填补。
一般来说,叙述性一般来说,叙述性舞蹈的艺术构思,都要求具有简练的、集中的核心事件,鲜明的人物个性,典型的情节,以及在事件的推进中进行起伏跌宕,有始有终的表达。根据对舞蹈孔乙己的分析,我们可以察觉到,叙事性舞蹈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过程,而是艺术的概括集中。而这样的叙述模式,从极简练的事件中提取感情的火花,予以扩大、夸张、强化,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正是短篇小说创作中“生活横断面”在舞蹈中的体现。
综上,“生活横断面”的叙述模式不仅适用于短篇小说创作,同样也可以在舞蹈设计和电影制作中合理运用。此外,文艺实践已证明,描写人生的纵切面,同样可以运用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茅盾是比较主张短篇小说表现横断面的。但是,他正视事实,公正地指出:“把主人公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一段生活概括地写出来”,也是短篇小说的“一种表现方法”。
由此,我们对文艺理论的认识不应囿于权威,而应从实践出发,针对具体的文本做出合理的分析。对已有的知识,除了定时回顾外,还要时时反思,进而丰富、拓展我们对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文学三十年涌现的名家名篇独特的艺术表现与审美空间的认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61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