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培养中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不仅可以直观、清晰地将各种地理知识和规律具象化,降低学习难度,还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记忆地理中的一些知识点。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读图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地理教学 读图能力
  1亲手绘制地图,在实践中感受地图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更好地提升读图能力,就必须学会简单地绘制地图。这里所说的绘制地图并不是临摹地图,而是尝试在地图上绘制一些简单的线条、标注一些简单的尺寸和角度等。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地图的艺术魅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绘图的作业,并结合作业布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思考地图中的一些“潜在的学问”,從而形成良好的读图意识。比如,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册)一课内容时,当讲到“等温线”这一基本原理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等温线的形状是上下波动的?”见学生无法回答出来,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我们都知道,地球本身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下面请大家在地球平面图中北纬30°的纬线上绘制一个温度为25°的等温线。”随后学生开始绘制,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赤道上绘制了一条平滑的圆弧。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道:“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一月份,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地理位置的温度一样高吗?”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纷纷回答不一样,海洋温度会更高。随后教师说道:“非常好,既然温度不一样,我们在绘制等温线时能直接绘制一条圆弧吗?”受到教师的启发,学生理解了等温线上下波动的原因。
  2学以致用,在生活中了解读图价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读图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读图能力的最大作用在于实际运用。因此,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设实践情景,让学生学以致用。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实现。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作业,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读图能力。比如,在讲授《地图》(人教版初中地理)这一单元中的“比例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讲完课文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掌握比例尺对我们有很大的作用。今晚回家后,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比例尺的实际作用,并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一下你是如何使用比例尺的。”于是学生纷纷在课下寻找比例尺的价值。有位学生从网上下载了一幅市区的地图,然后利用比例尺,将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路程计算了出来。第二天,该名学生为了检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专门拿着尺子测量了一小段路程,发现与之前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还有的学生利用比例尺成功计算出自己从家打车到公园的路费。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读图教学,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掌握读图的具体价值。
  3悬念创设,在场景中自觉寻找答案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才能逐渐形成读图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些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的答案,并最终通过读图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使学生意识到地图对于地理的重要性。渐渐地,学生也就会形成良好的读图能力。比如,在讲授《中国河流》(人教版初中地理)这一课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视频中说道:“长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全长共6397公里,还有很多支流,因此,我们经常说‘长江支流众多’这样的言语。那么问题就来了,长江最长的支流是哪个支流,金沙江、嘉陵江、汉江还是赣江?”教师在创设完这一场景后,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有学生想到课本上的中国河流图,于是翻开图仔细观看长江的众多支流,很快就发现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这样学生就渐渐意识到了读图的价值。
  4小组活动,在合作中提升读图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小组活动的最好形式是开展一些主题任务,让学生在大量的活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读图能力。教师在设计对应的小组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活动的准确性和层次性。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任务中应该分为数个小任务,且每个任务的难度应呈现出阶梯性特征,学生完成前几个任务会比较简单,但要想全部完成却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且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技能互补的过程,因此学生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在讲授《十字路口的位置》(人教版初中地理)一课内容时,教师在上课时没有直接讲授课文,而是对学生说道:“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小组活动,活动内容为‘十字路口的位置’。”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听说要学习的内容为“十字路口的位置”时,都感到很奇怪。教师继续说道:“这次小组活动以读图任务的形式进行。具体任务如下:(1)生活中的十字路口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能说出十字路口的特点吗?(2)本节课所说的十字路口是哪儿?假如我给你们一张世界地图,你们能猜出来它的位置吗?(3)东南亚的具体位置是什么?请将这一地区各个国家的经度、纬度记录下来。(4)东南亚地区的周边海域是什么,与其他几大洲之间的交流如何,其交流途径又是什么?(5)对这一地区的国家位置进行观察,找到记住他们位置和形状的好办法。”从这些教学任务中不难看出,教师布置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很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图对“东南亚”这一地区的整体情况有较深入的认识。
  总之,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加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品质。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才能在考试过程中更准确地回答出与地图相关的问题,学生也只有掌握良好的读图技能,才能更好地处理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因此,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读图意识,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充分发挥版图效应,让学生通过亲手绘制、学以致用、悬念创设等方法,逐步提升自身的读图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