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根据延吉市某中学地理导学案中“图画图话”和“探索发现”两个环节,将读图能力层次划分为收集、解译、分析和运用能力四个层次,利用课堂观察记录数据,对课堂教学中读图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地理图表;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26-02
初中地理图表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是地理教材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形成地理空间感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读取、运用图表来获取地理知识,是每一个初中地理教师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延吉市某中学《印度》一节课为例,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深入剖析学生对地理学案中“图画图话”、“探索发现”两个教学环节中读图、运用图表能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读图能力层次划分
我国地理教育界对于地理读图能力的解释有很多种,李世英认为,地理读图能力的内涵,包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获取地理图像系统的表层信息的能力;第二个阶段是指解译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分析获取图像系统隐含信息的能力;第三个阶段是指主动运用图像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活服务的能力,这是读图能力的最高境界。夏志芳老师指出,读图能力应该注重能力层次的转变:第一,从知识点识记到空间概念的落实,它是读图能力培养的基本层次;第二,从图形信息归纳到地理规律的分析,这是读图能力培养的上升层次;第三,从现实素材采集到地理图形的设计,它是读图能力培养的最高层次。结合延吉市某中学《印度》一课学案中“图画图话”和“探索发现”两个环节,本文将读图能力划分为收集信息、解译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能力四个方面进行
能够将图形中表达的信息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举一反三解决其他相似的地理问题。
读图、运用图表能力的分析。其中“图画”主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即收集信息能力,“图话”是将图中的知识表达出来,即解译信息的能力,“探索发现”则是处理和归纳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即分析信息和运用能力。
二、数据采样和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设置直接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学生的回答情况也能表现出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从教师提问和学生反应两个方面制作了课堂观察量表,对《印度》这节课中“图画图话”与“探索发现”环节进行针对性观察和记录。从表2中可以看出,延吉市某中学印度一课“图画图话”、“探索发现”两环节中,对学生收集信息和解译信息能力的培养较多,分析信息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较少。
在收集信息能力层次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和任务数量最多,如找到印度的首都、印度的经纬度范围并在学案中描出经纬线等,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占80%-70%,学生翻看教材基本能够得到正确且全面的答案,表现良好。在收集信息能力方面,教师教会学生在给出的文字和图表中寻找具有辨识意义的切入点,难度小,可操作性强,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及时吸收。教学效率较高。但知识内容教学目标层次低,内容偏多,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解译信息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以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发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完成的比例在60%-40%之间,相比收集信息能力的比例较低,学生基本能够全面回答出分析的结论。
分析信息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知识进行前后联系,进行信息的整合,总结规律,图文转换等。该教师十分注重图表教学与文本教学的结合,使學生能够以图学文,以文析图,教师会指导学生对一些规律性的文字处理成图表,利用图表进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个层次的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培养比例在30%-10%之间。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对特定的地理符号极易混淆,无法顺利的将信息进行整合。
运用能力更多表现为学生运用前三个层次中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试卷中的习题和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在学生绘制简易地图的能力中。在运用方面,教师很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偏重地理习题的解答。在课堂中的培养也相对较少,只占10%的比重。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存在欠缺,不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高。
三、针对课堂分析提出的培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应遵循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对学生技能、思维、品格的培养。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处于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在地理知识方面,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但可塑性很强,所以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固的基础。
(一)收集能力的培养注重直观展示的效果
初中地理教材中包含的图表信息种类丰富、色彩鲜艳,利用多媒体等直观展示,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关于印度人口的相关视频等,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时空尺度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材深度,注意增加教学技巧的使用,讲授过程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性和联系性,课堂语言精益求精,不要因为无意义提问等给学生造成听课负担,做到提问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
(二)解译能力层次要强化综合思维的培养
读图能力是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区域的综合、要素的综合和时空的综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收集信息之后,将文字、图表和图例上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学会整合和提炼信息,找出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本质规律。
(三)分析能力上更加注重理性思维的培养
读图分析能力是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重要前提,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地图的构建、教会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这个层次中,教师应细化引导过程,“小步子”教学,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地理思维,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地理的方法分析问题。
(四)运用能力上培养学生勤于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绘制简易地图也是运用地图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手抄报和比赛等方式,可以更加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绘图兴趣和绘图水平,也可以将地图用漫画、夸张等手法表达,进行二次创作,加深地图印象。将学习中遇到的地图进行记忆、内化,构建心理地图,这个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绘制地图,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应用技能和地图素质。学生读图能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能为之所用,学生通过培养,善于读图、用图,能够解决试卷习题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丹.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2]舒德全.高中生地理图表阅读障碍及其诊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朱凤霞.初中地理读图能力的训练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2):31-32.
通讯作者:董玉芝(1968-),女,汉族,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学科教育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地理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7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