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实施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创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共享服务构建基础、创建思路、组成框架和内容、模式创建的关键因素、基础保障,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共享服务
  人力资源的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其能够独立运作,同时融入了市场管理机制,能够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创建高质量的服务单元,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快速转型。
  一、促进国有企业形成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必要性
  (一)成本节约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扩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维持核心竞争力、削减非盈利部门费用,逐渐成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单位作为非盈利部门中的组成部分,面临极大压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逐渐提升,需要其提供战略性服务,而非单纯的事物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人力资源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共享服务进一步解放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任务,其只需将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放到事物处理过程中即可,从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到企业发展上。
  (二)科技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缩减了共享服务成本,经理自助服务和员工自助服务方式有效节省了事务性工作处理时间和员工数量,使其可以把全部的精力放到有效工作当中,而人员数量和任务处理时间的缩减能够促进企业节约生产成本。
  (三)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
   在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后,能够提升员工的查询速度,促进员工提升对于外部市场的反映力和对客户的应变能力,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性,各种数据库和软件系统的应用效率提高,企业与员工沟通模式将发生巨大改变。
  二、国有企业建设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有效措施
  (一)共享服务构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共享服务的基础是高效、完善的业务流程,需要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改造,即分析从前的管理模式,实施效率和功能研究,发现其中的有效片段,将其作为线索,创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实际内容包括消除各种多余环节,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创建处理窗口,通过底层设计的方法,促进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和扁平化发展,提升共享服务中心工作效率,同步修正业务流程,赋予业务流程改造以充分的活力。
  (一)创建思路
   共享服务模式设置思路如下:(1)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坚持管理控制指导理论,立足于流程要素掌控和服务流程规范,创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2)将全部精力放到国有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上,坚持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指导,健全咨询体系,发展外包业务,强化共享中心战略角色,提升整体服务质量。(3)在构建共享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联合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在确保基础构成要素的同时,加强管理合作关系和信息流。(4)通过共享服务对信息流和资源要素实施处理加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共享发展。
  (二)组成框架和内容
   共享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结果输出、服务流程、要素输入等部分。其中要素输入主要内容包括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技术基础、企业组织结构、有效的客户管理模式、稳定的客户群体等内容,同时为共享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服务流程是服务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实施具体活动,在超出原有限制的条件下,转移至人力资源合作伙伴,通过合作伙伴指导各个业务进行,同时还可以及时反馈活动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中的相关专家反馈系统、业务合作伙伴和共享服务中心之间能够实现内部循环,促进共享平台实现资源配置、信息传递和输出服务结果。
  (三)模式创建的关键因素
   模式创建中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将信息流作为共享服务平台中的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处理信息流,为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相关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而信息流主要是共享服务平台和国有企业、个体以及相关业务部门之间在交易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网络平台中进行交汇,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在使用信息流时,应该注意信息的分配、组织和采集,将信息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还需要采取科学手段管理信息流,提升共享服务的供给速度,提升共享服务价值。②坚持客户导向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产品的增值服务。坚持客户导向的管理方式可以实时接收顾客的评价,促进服务和产品改进升级,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结合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信息,可以有效改进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全面掌控客户信息,可以使相关服务和产品不断接近顾客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③合作管理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供应者、消费者和共享服务平台之间形成一种整体网络结构,共同实現人力资源服务。各个部门之间也应该通过合作的方法对共享服务平台进行综合管理,利用持续发展的信息技术,综合管理各种合作群体,激发创造更多的客户价值。
  (四)基础保障
   共享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为此需要国有企业加强培养专业性人才。创建共享服务模式,对于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共享服务效果和员工的业务能力不可分割,但从现有发展状况分析,因为人力资源共享模式刚刚处于一种初级起步阶段,因此国有对于该领域的人才储备比较匮乏,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从多维数据分析、立体多样能力、客户调研等能力入手,对国有企业员工进行有序培训,使相关服务人员能够灵活掌握多种调研方法,促进客户调研的有序进行,熟练使用各种网络渠道为客户服务,具备一定的数据挖掘、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积极鼓励员工学习心理学、统计学等各个学科知识,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进步,提升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共享服务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传统职能,朝着战略性管理功能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研究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向。创建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促进行政管理费用的有效降低,避免各种重复性问题的发生,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慕涵,谢安.“互联网+人才”视角下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