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国际形势日趋不确定。我国出口企业的主要贸易伙伴来自欧盟、美国等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这些国家由于受低迷的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大,他们有些开始紧缩自己的资金,减少订单,贸易需求减少,甚至出现拖欠账款的现象,于是中国的这些出口企业可能陷于海外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成为坏账的困境。为了让国内的出口企业意识到自身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欠缺,本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利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中国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希望出口企业能够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减少由于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经济低迷  出口企业  信用风险  信用管理
  一、绪论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近年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导致我国的外贸出口的风险也在加大。
  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赊销比例为20%,美国企业则高达90%;中国企业逾期账款时间平均为90多天,美国企业只有7天;美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仅为0.25%到0.5%,比中国企业少10倍到20倍;中国企业每年的无效成本占销售总额的14%,美国企业只有2%-3%。这四大現象暴露出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薄弱。
  那么,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大环境下,国内外贸企业针对出口信用风险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自身的信用管理呢?
  本论文希望通过对信用管理对策的研究,能够给出口企业一些启示,从而达到加强信用管理,减少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二、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对策研究
   (一)构建企业内部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3+1”信用管理模式中,“1”代表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人员,执行信用管理制度。美国人海因里希认为损失管理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当行为。因此,出口企业内部应该构建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配备专业人员从事信用管理工作。
  目前,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财务部门负责,销售部门负责和独立的信用部门负责。三种方式各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劣势,但是哪种方式适合于信用风险增加背景下的出口企业呢?
  先来看销售部门为主导负责信用管理的设置方式,这种类型的企业管理水平很高,企业管理思路比较先进,员工的整体素质比较高,销售人员能够清晰地理解、认识信用管理,掌握信用管理的手段,能够在销售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信用管理知识。企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为学习型企业,部门负责人员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再强调销售的同时重视信用管理工作,不把销售额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但是考虑以上分析的国内出口企业的现状,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意识低下,同质化竞争严重,盲目追求销售额,因此,这种方式不适合出口企业。
  再来看财务部门负责的信用管理的设置方式。这类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发挥财务会计的作用,而且起着管理会计的作用。财务部门的地位明显高于销售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经常沟通合作。但是财务部门过于保守,会影响企业的销售额,这与目前出口企业需要扩大订单,增加销售额相矛盾。另外,财务部门与客户联系较少,对客户情况不熟悉,难以针对不同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同时,财务部门难以和客户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关系,目前全球风云变幻,正是需要时刻掌握客户动态,密切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因此,这种方式也不适合出口企业。
  最后来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负责信用管理的设置方式。这种企业,财务部门主要提供财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销售部门的主要目标是扩大销售额,追求利润指标最大化。尽管设置专职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信用管理工作,增加了公司的管理运营成本。但是,这种方式在信用风险大增的情况下,可以加强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内部人员的信用风险意识,同时有利于协调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关系,是各部门各尽其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销售将成为社会和企业之间交易的主要形式,由于企业客户信用管理的特殊性,它的职能同财务、销售部门的职能有着明显的区别,由它们来代替信用管理部门必然会使信用管理部门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通过比较分析,在信用风险增加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应该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来加强信用管理。
  (二)前期信用风险管理
  (1)资信调查的方式。前期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加强客户资信调查和管理,制定合理的信用制度。出口企业要根据实际状况确定最佳的赊销规模,不能过度授信,除了考虑新客户的收汇风险外,还应定期了解老客户的收汇风险。通过此项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当信用体制没能健全时,通过资信调查,调查者可以知道被调查者信用状况,然后决定是否与之做生意,做到防患于未然。
  进行资信调查一是针对客户所在国家(地区)的宏观环境,主要指对东道国风险因素进行调查评估,解决由国际因素产生的信用风险。二是针对客户自身,主要是指严格调查客户资信状况,加强客户信息管理。
  通过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的信用报告,对国家贸易风险等级评估,是每年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报告中都要提到的,外贸企业不妨多接触了解这类情况。加强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参加展会。
  企业与客户是直接的交流,可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不能忽略企业内部对客户信息的收集调查。
  通过销售人员获得,销售人员由于长期和客户接触,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客户的信息,而且所了解的客户信息具有动态性。
  通过信用管理部门收集,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信用管理知识,信用管理部门专业性技术性强。
  加强与海外客户的联系,充分利用资信调查、拜访客户等方式,跟踪海外客户的资信动态。另外,企业应积极与客户对账,催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金,做好日常核算工作并且充分运用信用保险业务。另外,企业应加强内部合同单证的管理,注意收集对方往来的邮件和函电等资料,特别是书面资料,以备控制和参考。国外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对出口企业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利用信保公司、银行、政府、工商管理部门等专业服务机构来进行客户资信调查也是很好的方法。   (2)资信调查的内容。客户信息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经营管理信息、财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在低迷的宏观经济情况下,客户资信调查要从前两个方面下功夫。在经营管理信息调查中,要对企业的经营范围等基本概况、公司治理与子公司关系、关联企业、人力资源、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同时,财务信息的调查包括偿债能力、经营能力、获利能力以及银行往来情况的调查。客户信息调查后要进行核实、整理和及时的更新。
  (3)客户信息处理。在收集调查完客户的资信状况后,应该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将客户档案进行集中管理以便公司进行统一授信,全面跟踪,及时抑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客户信息要不断地更新。通过客户档案,可以了解客户的弱点和优点,从而决定客户的付款方式、期限、金额等信用条件。
  (三)中期信用风险管理
  (1)改进和完善国际贸易合同。很多年来,我国外贸公司都沿用格式和内容较为统一的“售货合同”,合同中的质量争议条款内容很少,表达简单,不能完全保证出口方的正当利益。对于提供了优惠的付款方式,可要求中国的商检机构出具的商检证书作为议付证明,而以买方所在地商检机构出具的商检证书作为索赔证明。也可以要求买方派员检验货物,对逾期认可的货物,在签收认可后,买房不能再提出质量争议。企业要尽量达成书面和解协议,签订全面免责条款。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共识,一方面要通过书面和解协议予以确定;另一方面,由于和解过程中,不一定会就纠纷中的谁对谁错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需要通过全面免责条款来规避日后发生纠纷、旧事重提的风险。含有全面免责条款的和解协议一旦签署,双方的纠纷基本得以解决。这也是对风险转移技术第二种途径的应用。另外,出口企业在管理上应该注意美国的诉讼时效,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2)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和银行保理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企业可以运用其减少收汇风险。这是对风险转移技术的应用,同时,可以利用信保公司所掌握的信息优势,避免因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海外企业“隐藏的行动”。
  出口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办理保付代理业务,通过国际保理服务,会给贸易双方带来多方面的好处:a.增加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机会和营业额。b.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得到了有效的保证。c.节约费用和成本。d.简化了进出口贸易手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e.提高了买卖双方资金的周转速度,扩大了营业额,因而也就增加了买卖双方的利润。
  企业在出口前如果能够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将风险交由信保公司承担,就可以为收汇安全提供较为充分的保障。出口信用保险和银行保付代理业务等方式,无疑为出口企业收回贷款增加保障。
  (3)选择安全完善的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如果贸易双方是初次交易,对对方的资信状况不尽了解,一般不应使用基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如果决定使用汇款结算方式,必须作好相应的防范,避免损失。出口商应该注意应在买卖合同中约定选取何种汇付方式并明确汇款到达的时限,注意须与交货期衔接。如使用票汇,应待收妥票据款项后方可发货,至少是要收到有效的银行即期汇票之后才发货。
   出口企业应该多采用完整安全的信用证的交易方式,然而仅仅凭借信用证结算也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出口方不仅应了解进口方的资信状况,更应了解对方开证行的信誉。在信用证项下发生拖欠时,只要是在真实贸易背景下的正点交单,出口方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权利,要求开证银行付款。当然,一旦自行追讨效果不佳时,尽快转交给专业机构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后期信用风险管理
  外贸企业要利用账龄分析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对于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应积极催收,在自身催收未果后,出口企业可以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专业收账机构来催收,當企业、中信保和专业收账公司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应该学会通过法院起诉来追讨应收账款。
  (五)利用投资组合理论扩大内销、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风险回避就是通过割断主体与风险来源的联系。风险隔离技术的“分散技术”体现的基本思想就是“投资组合”,即“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出口企业一方面将出口尽量转向风险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将目光转向国内,由出口转向内销,减小出口所带来的信用风险。这项措施一方面是对“投资组合”思想的应用,不仅出口,而且内销,学会两条腿走路,减小单方面出口带来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风险小于国外,内销也是对风险回避技术的应用,避开风险大的国际市场。
  当然,开发新兴市场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成为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规避贸易风险的一把利剑,帮助企业顺利地避开“雷区”,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三、研究结论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在当今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下,中国出口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从事信用管理工作,并从前、中、后期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在前期的管理中,要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在中期的管理中,出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及银行保理业务,并且选择完善的结算方式,改进和完善国际贸易合同;在后期的管理中,出口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和追收。同时,出口企业可以活用风险隔离和风险转移技术,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扩大内销,同时开发新市场,将市场多元化,从而达到远离高风险源或者分散风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露露.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M].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7.
  [2]韩家平.我国企业如何应对信用经济时代的挑战—-推广“3+1”信用管理模式建立科学信用管理制度[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4.
  [3]谢旭.全程信用管理实务与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Akerlot, G.  The Maket for Lem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1970.
  [5]朱荣恩,丁豪樑.企业信用管理[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6]第一财经日报.商务部建议出口企业借“险”护身[N].2009-1-12.
  [7]崔建明.企业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  2000.
  [8]周道许,关伟主译.英国皇家银行学会(CIB)布莱恩?科伊尔信用风险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7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