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武科

  [摘  要]2006年以来,国家财政部相继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随后,以全国性资产清查为起点,以颁布的暂行办法为总纲,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完善,要求也日趋严格化和精细化。但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本文重点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理念落后、制度体系不完善、基础管理薄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试图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管理理念;基础管理;监督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职责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持续投入的大背景下,固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随之产生的固定资产管理压力也日益加重。而如何用好管好固定资产,便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落后,制度建设薄弱
  在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下,单位自上而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思想认识比较懈怠,积极性不高。单位领导的认知还停留在看重资金管理,造预算抓采购阶段,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后续情况分析研究少,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控力度不足。在管理方式上,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单纯依靠人工管理,即手工记录各部门所使用固定资产的明细和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现状,这种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过程繁琐,而且信息不准确,容易出现偏差。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缺乏健全的资产审批、购入、使用、盘点、处置等管理制度,起不到规范资产使用导向的作用。制度不明确,工作职能就不能有效发挥,管理责任也不能落实到位,最终造成资产或损坏或遗失。
  1.2  规范引导不足,基础管理松懈
  1.2.1使用效率不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各单位通常只从本单位本部门的需要出发,有需要随时买,购置前没有严谨的资产审批流程,更缺乏事前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常常导致同类资产的重复购置,不仅增加了购置成本,还使得许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使用效率极低。例如一些单位的车辆,除了接送通勤,其余时间都停在单位,而这些车辆的保险费、维修费等却必须照常开支,浪费了宝贵的财政资金。
  1.2.2管理力度不够
  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尚未设立单独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在资产流转的过程中,缺少统一监管,严重影响了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信息的集中度、时效性和联系性,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常常发生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衔接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新增资产未能及时入账、登记固定资产卡片;部分已处置未能及时下账,资产卡片也未及时进行处理;部分资产实际使用人、使用部门等已经发生变动,但资产卡片未做变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账目准确性,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存在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定期清查盘点有缺陷,单位总是被动的应付上级任务,不能充分利用资产清查摸清家底。
  1.2.3资产处置不当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报废、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时,应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时处置报废资产时还需委托评估机构评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通过财政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单位擅自处置和转让、私自报废资产的现象;有的资产尚处于可使用状态就进行了提前处置。而对于资产的残值收益、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单位不上缴国库便自行开支。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多少还存在一些“名存实亡”的老旧资产,单位报废手续复杂,财政部门不予批复,导致单位大量现已不符合规定的资产挂账,难以完成下账。
  1.3  监督管理缺失,资源浪费严重
  在查看一些基层学校固定资產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国家下拨给学校的大量资产闲置,不仅占用地方,而且造成严重浪费,这一方面反映了主管部门缺少通盘规划,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财政部门在资产监管上有所欠缺。主管部门只注重资产发放到位,财政部门只考虑经费预算安排和强调事前审批,对已形成的实务性资产监管不到位,对如何做到有效管理,如何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推动发挥最大功用缺少必要的思考和手段。
  2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制度,增强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把固定资产管理好,首先要强化领导意识和全员意识。作为领导,要深刻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资产效益意识,严格落实责任。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强化统筹安排,做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资产管理人员要创新管理理念,增强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技能,在现有的管理方式上,充分利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与此同时,也可以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化分析,不断开展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优化尝试。其次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日常使用、清查监督、闲置资产调剂等工作的实施细则,优化操作流程,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单位运行的执行管理体系,促使单位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要在固定资产制度的指导下,明晰使用人和管理部门的责任。用制度约束违法违规行为,对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毁损、丢失的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切实增强爱护单位固定资产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固定资产粗放式管理的现状。
  2.2  摸清底数,坚持科学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资产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购置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既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又要考虑现有的资产配备情况,明确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及具体购买流程,充分做好事前规划。   第二,要严格履行固定资产的验收、出入库登记、保管交接等制度,完善各个环节的手续,做到在过程中有迹可循,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要同步资产和财务信息,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资产备查登记簿等,及时办理资产的入账下账,并对其进行账务处理。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也进一步开展,通过折旧真实的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情况,逐步统一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改进了以前价值和实物不相符的弊端。
  第四,处置、出租出借资产时应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规定的程序公开办理,处置、出租出借固定资产所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要形成固定资产清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对所有固定资产要厘清家底,定期核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发生盘盈盘亏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3  优化配置,提高资产使用率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检查,能够对单位资产的配置规模和使用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保养,严格遵守物尽其用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进行调剂,加快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各部门间各单位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
  2.4  构建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我国实行国有资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体系,财政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业务指导,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督促其及时整改;另一方面选择重要时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针对资产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原则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达到以绩效评价促管理的目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科学化管理有利于保护国家资源,实现单位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下大功夫。
  参考文献:
  [1]刘大巍.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8):129-130
  [2]张燕.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财会通讯,2011(5):159-160
  [3]李宗娜.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14-15
  [4]叶钦海.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探[J].财会通讯,2017(13):124-126
  [5]朱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以高邮市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83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