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乡村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难题,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发展问题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掣肘。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把社区营造理念融入到现代乡村建设中,用社区营造的成功案例探寻乡村振兴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区营造;社区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1月4日
   在城市化和城乡二元化的发展下,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出现了传统农业产业没落、乡村劳动力流失、人口结构失衡、乡村文化衰败等困境制约着我国的发展。在繁华大都市兴起的背后,乡村的衰落也是现代化的陷阱,是城市发展之殇,是城市化的必然。我国对“三农”问题一向非常的重视,农村也一直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中攻坚克难的主战场。2017年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对乡村衰落问题的回应,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乡村振兴的大趋势下,以社区营造为切入点,探索出硬件与软件,人与环境的乡村建设路径。
   一、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振兴策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且用五句话、二十字概括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的总要求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的升级版和加强版,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和乡村在发展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背景下提出的战略举措,是基于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外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振兴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社会、组织、文化方面的振兴,也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和生态文明的进步。乡村振兴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是以经济振兴为基础的,并围绕着生活环境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通过政府引导、公民为参与主体。
   (二)社区营造。社区营造源于英国的社区规划,以应对工业化带来的无序城市化问题。日本在英国的社区规划的启发下延伸出了造町运动,这是社区营造最早的实践运动。日本的造町运动虽然在都市萌发,却在乡村中蓬勃发展。从社区、社会氛围和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自上而下寻找解决乡村老龄化、人口流失和经济衰落问题的解决措施。从硬件居住环境的改善延伸到了生活的其他层面,推动了乡村的建设。
   社区营意为以社区区民为主体,借助地域社区现有资源,在多样性合作的基础上改善身边的社区环境,为实现“提高生活品质和活力”所做的一种持续性活动。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认为,社区营造是由政府引导、民间自发、NGO帮扶、是社区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帮助解决社会福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问题。日本千叶大学社区营造家宫崎清教授主张,社区营造分为五大核心,即人、文、地、产、景。“人”主要是指人的资源,社区营造的主体全体居民。“文”指的是社区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活动等。“地”是自然资源的自然地理环境。“产”指的是依靠社区独特资源建立的产业经济活动。“景”是社区独特的社区公共空间,主要是以上人、文、地产所形成的永续的生活环境。社区营造不仅仅是社区内部的事务,与外在的大环境更是息息相关。社区营造是一个方法论,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中来,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并根据社区自身特色资源,发展社区产业经济促进社区活力再现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持续活动。
   (三)乡村振兴战略引入社区营造理论适用性分析。无论是日本还是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实践都是乡村地区最为瞩目,说明社区营造更适合乡村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为主要背景下,以社区营造为切入点。在解读乡村振兴发展背景和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社区营造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适用性。
   乡村振兴要求是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活富裕是目标。社区营造是以人、文、地、产、景五大方面为发展理念。乡村振兴的要求和社区营造的理念有共通之处,可以相互融合,探寻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首先,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都顺应了国家治理逻辑,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和社区营造的多元治理相呼应。其次,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要求理念有相融合的地方,社区营造中的“人”“文”构成了乡村振兴的乡风文明;社区营造中的“地”“景”对应的是生态宜居;社区营造的“产”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异曲同工。最后,乡村振兴和社区营造的最终目的地相同都是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時达到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与社区营造的共同之处就是,把乡村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倡导社会各界的多元共治。把乡村建设和生态产业相结合,探索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柱和乡村优美环境的和谐发展。把乡村建设与村民共同体意识培育相结合,创造出能适应乡村发展的新村民。乡村振兴立足于农民的多元需求,充分调动农村的人文地产景等资源。
   二、台湾地区桃米社区的社区营造成功经验
   台湾地区在日本的影响下,在20世纪90年代也开展了社区营造。通过以改造居民为重点的社区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了人与社区的共同发展,其中淘米生态村声名显赫。桃米社区原来叫桃米里,位于台湾地区南部唯一一个不靠海的南投县。虽然是日月潭的必经之路,距日月潭只有20分钟的车程,但是日月潭的旅游经济未能辐射到桃米社区。虽然距离暨南大学只有1公里的距离,但是居民与大学师生各自为阵,桃米社区没有享受大学资源带来的便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桃米社区传统农业没落,年轻劳动力严重流失,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还因为镇上的垃填埋场就在村落附近,被村民自嘲为“垃圾里”,环境恶劣。桃米社区这种尴尬景象正是传统意义上衰败的农村社区的缩影。1999年的9·21地震,桃米社区是受灾最为严重村落之一,这次的灾后社区重建也成为了桃米社区发展的转折点。    (一)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挖掘桃米社区当地独有生态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是桃米社区营造成功的核心。新故乡文教基金会邀请了台湾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及研究中心,对桃米进行生态普查和规划。通过调查发现桃米具有丰富的蛙类和蜻蛉生态资源,初步确定了促进生态社区发展桃米生态村的规划。为了让村民充分了解这些生态资源的重要性,新故乡文教协会邀请了世新大学观光系的专家,带领村民做调查,摸清桃米的资源特色。经过十多年的社区营造,使桃米社区成为了青蛙共和国和蝴蝶王国,成为当地最著名的旅游景区。桃米社区的产业从观光、生态、旅游也不断向影视、媒体等产业链条延伸,当地特有生态环境发展的产业有着非常可观的未来。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协调。在桃米社区中,非政府组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故乡文教基金会作为外来的力量获得了桃米村民的完全信任,在村民和政府中间起着协调作用。新故乡文教基金会,一方面协调社区和政府的关系,为社区营造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带领村民从零开始,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社区。基金会和大学的教授都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相关培训,培训村民休闲产业的相关课程,把村民培养成了生态讲解员,帮助他们快速适应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区相应的角色。
   (三)村民的积极参与。村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营造成功的关键。故乡文教基金会在社区营造的起步阶段,认识到村民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村民愿意改变社区营造才能成功。为了动员村民,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村民参与到社区营造中。以清溪运动为起点,通过共同参与清溪活动激发居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清溪运动的目的就在于挑战大家对社区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既有的观念,集聚社区居民力量。在依靠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时,让村民参与其中,为他们设计了一个参与社区营造的可行的角色——观光向导也被称为青蛙老板。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使他们参与到了发展乡村产业中来。这种社会互动是建设乡村的关键,使村民参与到具体重建中去,形成情感上的连接和生活中的互助,可以进一步促进乡村发展。
   三、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
   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和社区营造背景不同,但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相似的,都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乡村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危机。通过台湾桃米村社区营造的经验总结,我们应从挖掘乡村独有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共同体意识鼓励村民参与和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发展框架这三个方面剖析社区营造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挖掘乡村独有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需要唤醒村民对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的认同,体验到乡村生态和文化的价值。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对乡土的热爱与眷恋,重拾村民的精神自信,从而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中国的城市问题虽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但是乡村问题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寻找解决方案。乡村和人一样,拥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历史,也因为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乡村,所以每个乡村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乡村有着各自的资源特色,所以乡村振兴战略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乡村的特色,规划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在深度挖掘乡村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把生态与产业化相结合。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在村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建设了美丽的家乡。
   (二)建立共同体意识、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不仅要振兴乡村的经济,还要探寻怎么让人真正的认识到乡村的价值。增强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唤醒村民文化认同,激发对乡村的眷恋与热爱从而自愿建设家乡、奉献家乡,实现人与乡村的共同发展。在乡村振兴中面对村民不参与不合作的难题,可以借鉴社区营造中培育共同体意识。从社区营造对人的营造方面入手,提高村民的共同体意识,激发出乡村内生生命力。社区营造这种自下而上的内在治理逻辑,可以转变我们传统自上而下被动的乡村建设思维。村民是乡村真正的主人,贯穿于乡村振兴的整个过程。可以通过乡村精英的回流引领来调动村民参加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1、乡村精英回流引领。在新时代下的乡村振兴,是一种新的产业的创造,不能只靠村民自己建设。由于村民眼界和认知的局限,没有能力去很好发现和诠释乡村的独有生态和地方特色文化。乡村回流精英比普通村民有更多的经验、知识、地位或关系资源,往往有能力汇集各方资源力量。还可以影响其他村民的态度和行为,对乡村振兴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吸引从乡村外流的人才返乡創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带动了家乡发展。这种知识青年返乡在社区营造成果概率最大,台湾有许多成功案例。所以,这种乡村回流精英能够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引领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2、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只是依靠个别的乡村回流精英,村民可能还会选择搭便车行为。所以要形成以乡村回流精英为中心的参与网络,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本来就是一个熟人社会,有良好的信任基础。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是一种人情乡村的养成,可以重塑乡村关系。这种具有信任感的熟人社会可以促进村民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共同体意识是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原动力和有效途径。可以增加村民对乡村的情感依赖和信任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感受到自己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加深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依托,形成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动力源泉。
   (三)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发展框架。社区营造就是多元主体合作关系下,共同规划美好家园的愿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乡村作为一个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多元共治的治理过程。乡村振兴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和多领域的系统工程,要达成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居民多方参与合作协同治理的发展框架。    1、基层政府转变职能。政府要转变自己的职能来引导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共治局面。政府承担原治理的角色,为其他主体提供平台。基层政府从原来的乡村的管理者转变为乡村振兴的服务者,政府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者和在乡村振兴中公共价值的守护者,构建有序整合的治理机制来引导和推动乡村的发展。政府要统一协调各项公共事务的管理,推动政府内部和组织外部的协作,引导乡村产业的发展。
   2、培育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乡村振兴关键的一环,社会组织有着自身资源优势和公益取向,在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整合乡村资源、提高村民认同感、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等发挥了独特优势。非政府组织作为村民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媒介,可以承担起那些政府不能、社会不为的职能。可以沟通村民联系村民,成为政府和村民之间的粘合剂,实现双向沟通。弥补了居民村民乡村建设专业知识的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了解村民实际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准也行的指导,推动在乡村振兴顺利实施。非政府组织还具有社会动员的功能,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来激发村民的参与度和热情。但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发育程度还不能承担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的能力,并且对政府有很强依赖性。这种对政治的高度依赖性和发展的不成熟性使非政府组织在参与社区营造活动中具有不稳定。所以,我国要从资金上和政策上培育政府组织,让非政府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培育村民的参与能力。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最熟悉乡村的人,村民的参与是乡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战略的计划定的再完美,村民没有能力来实施依然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培育村民的参与能力。
   村民自身素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让村民了解和接受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对村民进行教育培训。首先,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训可以引导村民形成共同体意识。传播有关乡村振兴相关的知识,可以让村民了解乡村振兴和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减少乡村集体行动的困境。其次,乡村振兴中的过程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甚至面对要把一个传统的农民改造成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旅游业或者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不进行培训是不可能完成的。经过对居民进行相关乡村特色产业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快村民身份的转变,通过对村民的培训,增强居民自身的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四、总结
   社区营造自下而上的治理逻辑可以实现村民自治,提高村民的共同体意识,在保留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发展产业,实现社区永续发展。社区营造是传统乡村建设的优化和升级,因此乡村振兴要充分借鉴社区营造的经验。一是要挖掘乡村独有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把生态与产业结合,形成持久深刻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二是通过乡村精英的回流引领来调动村民参加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培育村民共同体意识,发挥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构建多元主体共治发展框架,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培育非政府组织和对村民进行教育培训。通过完善各主体能力达成多方参与合作协同治理。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會主义学院学报,2017(6).
  [2]魏后凯.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经济日报,2017.11.3.
  [3]林燕丽.基于内生能力提升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21).
  [4]刘宜君.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区营造的困境与出路[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
  [5]罗家德,帅满.社会管理创新的真义与社区营造实践——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罗家德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3(8).
  [6]张琰.桃米社区:浴火重生后的启示[J].上海文化,2013.2.
  [7]高玉敏,纪芬叶.台湾社区营造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桃米青蛙村和埔里蝴蝶镇为例[J].人文天下,2018(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9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