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条件,但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刻不容缓的使命与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处于工业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基础较弱,生态环境复杂,普遍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文章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出发,立足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环境、能源情况,阐明了五年多来取得的成就,并为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境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站在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角度,统筹国内国际局势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各项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顺应国际环境保护趋势,加强生态保护合作,2017年,环保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平衡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如何兼顾沿线各国发展情况与生态需求,如何立足整体开展建设,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迎合沿线国家绿色发展需求,有助于传播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 绿色“一带一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当前,保护环境、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发展潮流,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绿色、清洁能源、气候行动、良好健康与福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环境目标更是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所有指标中。实践证明,西方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无法被发展中国家所复制,唯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流,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助益提升沿线各国环境保护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2. 绿色“一带一路”迎合沿线国家绿色发展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工业化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产生的资源衰退、环境恶化等挑战。绿色发展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各国都在为寻求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做努力。柬埔寨制定了“绿色增长路线图”,将绿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马来西亚加大绿色发展全民参与力度,泰国制定了为期15年的绿色能源生产计划,俄罗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等。尽管各国自然环境、宗教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对良好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相同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分享绿色发展经验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和谐发展。
   3. 绿色“一带一路”有助于传播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GDP总量不断提升,国际社会上“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宣称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污染国,中国的工业产值都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来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从人均来看,中国的资源消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党中央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十八大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来,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有助于传播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分享生态建设实践经验,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沿线国家共建绿色产业,共享绿色生态效益,也是对将“一带一路”倡议曲解为中国掠夺他国资源的手段的最有力驳斥,有利于凝聚沿線各国人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环境形势
   “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从区域范围来看,涵盖了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地区等,包括65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4亿,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这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巨大。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形势
   经济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人均GDP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结构中农业和工业占主要地位,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多数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同时,沿线65个国家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最富的国家卡塔尔与最穷的国家阿富汗人均GDP水平相差百倍以上,贫富差距悬殊。此外,大部分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以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为代价,为解决温饱问题甚至引进发达国家污染产业、无节制的开采石油和矿产等资源,以高能耗、高污染换取经济的持续增长。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境情况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广阔,自然环境十分复杂,既有高原山地,也有平原海域,既包括森林草原,也覆盖着荒地沙漠,生态差异显著。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海洋、自然保护区繁多,但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与城市扩张,森林与生物多样性锐减;中亚地区远离海岸,沙漠化与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中东地区受战争影响,环境污染严重。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多样而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而也更为严格。
   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状况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世界能源宝库,储量丰富,蕴藏着各种矿产资源,互补性强,如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产量最大,出口量也最多,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俄罗斯煤炭预估量达1570亿1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天然气、铁、铝的蕴藏量也居世界前列。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消耗量也居世界前列,就钢铁而言,该地区生产了世界71%的粗钢,但也消费了世界71%的粗钢和70 %的成品钢材,有色金属、水泥、水资源等更是达世界平均水平两倍以上。可见,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但能源使用率低,消耗量大,对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12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