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模式及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进行自身的完善与优化,国企内部审计工作日渐成为其内控管理的重要程序,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风险时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探究,并结合国企的现实情况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有效地完善了企业的内控体系,文章就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及完善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策略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审计理念与模式已不能适应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因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是一种新型审计模式,是以风险作为出发点,预估及分析所存在的风险,并根据所预估的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的一种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目标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保障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是一种自我约束、监督机制,能够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全方位监督,通过监督和审查工作,也能对发展战略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模式
   (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重心
   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与传统的审计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其中就包括了审计重心的变化,现代的风险导向型审计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在审计风险的模型上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在传统的审计方法中,测试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心,这就使得风险评估的效力未能充分得到发挥,而新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则重新将风险评估作为了整个审计工作的重心,这一审计理念的转变不只局限于工作形式,而是贯穿了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在新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指引下,审计工作将重心放在了对风险源的评估上,将审计工作归于其本质,有效避免了表象的迷惑,有利于国有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审计工作中所得出的结论也更能够为企业提供参考,真正落实了主动审计。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重心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对风险评估的控制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心所在,而基于风险导向型的现代内部审计则是以重大错报风险为中心,是一种综合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国有企业确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善的制度使得普通员工舞弊现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权限集中在高层管理者,因而国有企业出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高层管理者密不可分,对风险评估重心进行转移主要就是为了较好应对重大的错报风险,及时发现、应对并整治国有企业内部所存在的管理上的舞弊现象。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将审计工作看作是一个大的系统,对企业管理舞弊的现象出示警示牌。
   (三)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结构
   在国有企业内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风险评估较为零散,而新理念下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工作则更具结构化,审计工作结构化的转变促进了审计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流程的不断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的贯彻。在传统的审计体系中,来自于审计对象的重要风险面临分割,从而形成了固有的风险及控制的风险,并分别从这两种风险出发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从表面上看比较明确,但是却缺乏整体性,而新理念下的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将这两种风险合并为一种,即重大错报风险,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方式上又开展了综合的评估分析,这种新的评估分析机构中,引入了更多的风险因素,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对国有企业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策略
   (一)风险评估指标合理化科学化
   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量化的指标体系,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处理,能够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风险防范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就需要结合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理论,认真分析所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类别,对在企业内部审计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真正的风险隐患,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化解。在具体设置风险评估的量化指标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要对风险类别、概率进行深入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核实,最大限度发挥风险评估的效用。
   (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各项制度
   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模式能够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新的审计模式效用的发挥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因此首先要在國有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中构建完善的风险监察的相关制度,全面监督检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进度、流程与形式等,对审计中发现的风险及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地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所预估的风险进行把控,同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水平,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奖惩机制,对在审计工作中认直履职的员工进行奖励,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要有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职的审计工作人员实施一定惩罚;最后,完善审计工作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地评价国有企业审计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效能,保障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
   (三)构建审计信息数据库
   在进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工作时,相关审计人员需要对市场经济环境、外部监管环境、行业情况、财务状况等方面信息进行全面了解,以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而了解这些信息就需要建立审计信息的强大数据库。首先,要加强企业审计信息的信息化建设,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为风险导向的审计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其次,构建有关财务信息数据的集中平台,将财务电算化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中,从而能够利用财务电算化的信息技术去收集企业的财务风险信息;最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历年历次的审计信息分门别类、持续进行保存与整理工作,让企业的审计信息数据库能够不断地丰富及更新,为国有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防范及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地位与实力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大大增强,但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却没有意识到,因此需要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地位,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首先需要制度的保障,让内部审计制度保持独立性与客观性,在进行具体审计工作时,对自身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另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实力与人员也密切相关,审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水平及重大风险敏锐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与成果。为此还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创建一个专业的审计团队,并对团队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一方面通过各项业务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水平,并积极参加审计协会等外部组织的相关培训,与同业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员工定期进行内部的轮岗,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效识别企业发展中的各项风险点,并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去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审计工作的高质量。
   四、结语
   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模式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好的审计模式,可以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有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并使用合理规范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评估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扩大了审计范围,涉及了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统计抽样等新的技术领域。总之,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模式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应结合内外部的实际状况,开展风险导向型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盖琦.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3).
   [2]郭艳萍.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业,2018(31).
   [3]陆建龙.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部审计[J].全国流通经济,2018(26).
   (作者单位: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0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