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财政资金进入流通环节的开端,它是政府年度收支活动的行为标准,预算管理贯穿整个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仍然存在问题。文章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指为确保财政资金规范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是对国家预算资金管理的重点和核心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开端,同时是单位的一年之计,单位预算的编制、管理、监督和绩效都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实施开展和财政的绩效考核。随着2019年1月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具体意义在于: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单位的财务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正常运行的支撑。预算管理既要完成预算的编制,过程的控制和最终使用效果的绩效评价,还要在一个年度内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完成预算任务。
其次,加强预算管理能够加强预算管理工作,节约预算资金,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推进服务型和节约型政府的建立。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绩效评价,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避免单纯追求预算的进度,忽视了预算的真正目的。
最后,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使单位领导了解预算实时进度,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实现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职能,让预算管理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现实困难,整个资金下达体系的漏洞,在观念上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实现全面预算。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资金下达体系和按照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年中追加预算列入财政补助收入,各部省补助资金直接列入往来款项,但以上预算外资金却在预算管理体系之外,没有相应的预算,导致全面预算是纸上谈兵。领导对全面预算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一方面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一项职能,与他们没有关系,导致财务和业务脱节,无法对预算进行管理和控制,也无法进行绩效评价。另一方面,缺乏预算专业人才,业务培训和政策执行脱节。
(二)预算执行有失规范
预算执行贯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日常预算的执行和管理基本由单位财务一人负责,一个财务人员难以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管理。实际工作中,当基本支出预算不足或者项目经济科目额度不够时,挤占挪用以前年度单位滚存资金或者项目资金内部额度进行调整;又或者没有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或预算项目之间相互挤占挪用等现象也屡见不鲜,预算与决算脱节,难以对应考核,都严重违背了预算制定时的初衷,也难以准确核算当年的预算支出和预算批复的完成情况。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和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和机制,预算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不能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因而在预算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主要审核预算的批复和资金的下达,而缺少预算管理过程的监督。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职能体系当务之急。除了財政部门的事后评价外,在预算使用过程没有建立监督和预警体系,难以进行事中评价。
(四)预算管理未能与财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预算管理打造综合管理型技术平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系统仅仅是完成当年的预算,无法和日常账务处理财务系统、年终的报表决算系统相对接,无法实时显示预算进度和年终预算的使用结果,更加无法在预算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绩效评价。这些弊端都导致预算系统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将预算、决算、日常核算和绩效评价系统有效结合,难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的进行预算管理。
(五)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当前,财政部门尚未制定系统、规范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操作细节,同时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未能细化、量化绩效指标,绩效评价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使用效果量化,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绩效往往是释放出来的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难以用数据进行量化,但是绩效评价系统职能按照原有设定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价,这让绩效评价无从下手。同时,财务人员和业务科室脱节,无法有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绩效评价。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意识,改变预算资金的下达体系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将凡是应该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都要编制预算,实现真正的全面预算,将预算管理提升到全员参与,从财政部门到预算的执行者,从上而下,全方位、立体的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施行。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个业务部门都必须参与的全体性工作。对于年中追加资金和各部省补助资金,在资金下达的同时,预算也应该一并下达并入使用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培训机制,全面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完善预算管理运行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和保障。单位内部可以通过组建“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形式,领导小组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共同进行预算管理工作,从预算的编制、监督、管理都有效结合,有效解决业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脱节,完成预算的绩效评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对于预算之间需要调整使用的情况,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向上级申请,避免出现预算挤占和挪用的现象。 (三)预算管理与财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为了提高预算的编制质量,了解预算进度,实时掌握预算的留余资金,2019年开始使用广东省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平台,日常的账务处理分设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个角色,进行平行记账,预算会计在财务会计登记每一笔支出,都相应进行预算的登记,這样能实时掌握预算的支出进度和预算结余,能为单位的资金的使用安排提供参考。同时,预算编制系统可以和省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平台,年终决算报表系统相关联,数据互通,能有效的提高预算、决算的效率。
(四)强化预算管理综合效能
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是预算管理的目的,从而达到资金的使用效用。首先,要严格完成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在期末对预算进行本年度的经费分析,系统全面分析后,进行奖惩。再次,要大力推动“互联网+预算管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例如在广东省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平台进行账务处理后,能直观的看出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可以利用数据技术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于超预算、无预算的项目,严肃查明原因,提出考核意见。
(五)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的编制方法要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方法进行预算的编制。零基预算在使用过程当中,形同虚设,原则上是以零为起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费用,以达到不虚增当年预算为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难以实现零基预算,领导层按照历年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预算审核,上级部门也按照往年人员经费额度和使用情况进行预算批复,因而零基预算在实际工作当中面临着从上而下的执行困难。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财政开支标准和人均经费标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使得预算既不虚大浪费,也不会出现短缺。认真对预算项目进行审核,提高在预算管理上的灵活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2019年开始实施政府会计准则的同时,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平行记账,已经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发展的一大飞跃,能实时了解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在这个过程中,财政不能局限于事后监管和评价,而是提高对全面预算的认识,规范预算执行,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将预算管理与财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完善预算绩效评价都迫在眉睫,树立全员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完善预算管理运行体系,强化预算管理综合效能,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都势在必行,将预算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其行走在阳光下。
参考文献:
[1]潘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9(06).
[2]周赟.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8(22).
[3]黄晓霞.关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5(16).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30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