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健全货币法则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货币制度屡遭重创,整个现代交易组织受到严重冲击。米塞斯认识到维护现代交易组织的极端重要性,即要维护好目前的现代交换体系,必须建立健全的货币制度。
关键词:健全货币法则;金汇兑本位制;货币非中性;利息理论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086-02
引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货币制度屡遭重创,整个现代交易组织受到严重冲击,自由稳定的货币制度为虚幻的金汇兑本位制所代替。整个20世纪100年内出现的货币严重贬值的次数和程度,都是自工业革命300年来最多的。尽管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莫衷一是,唯一的共识——人为无意的各种货币政策导致货币制度的破坏。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认识到维护现代交易组织的极端重要性,即要维护好目前的现代交换体系,必须建立健全的货币制度。
一、历史背景
一战后由于各种现实问题,各国被迫纷纷放弃了单一的金本位,理由大多基于金本位不利于货币信用的扩张和财政的筹款。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1934年5月7日,罗斯福规定1盎司黄金值35美元的平价。米塞斯目睹放弃金本位后,严重的通货膨胀重创了各国货币体系。直到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以美元为核心的金汇兑本位的货币体系才得以形成,为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复苏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米塞斯认为,金汇兑本位制在本质上也是不稳定的,固定的一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规定简直是一种虚幻。米塞斯指出,起初由于美国的大力支持,这种虚幻的金汇兑本位制度才得以维持。一旦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信用政策,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必然会下降,高估美元必然导致美元被抛售和黄金被抢购,美国的黄金储备将遭到严重的损失,这种金汇兑本位制必然破产。事实验证了米塞斯的理论和判断,美国黄金储备由战前的30 000吨下降到1971年的8 000吨。结果就是尼克松总统果断地停止一切美元兑换黄金的政策,黄金被直接排除出货币交换领域。由此可见,历史支持米塞斯的理论和判断。
二、健全货币法则
为了维持币值的稳定,米塞斯认为,我们必须接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健全货币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sound money)。他强调,健全“货币原则为18世纪社会哲学所引发的自由纲要的重要部分,并经19世纪欧美两洲各国主要政党之倡导而得以发扬光大”。更进一步,“健全货币乃指金属本位。本位币应为一国法律所明定之一定数量的本位金属,只有本位币方可具备无限法尝的资格。米塞斯说道:“今日之健全货币,其意义与19世纪相同:就是金本位。”单一金本位是自由市场经济和历史选择的产物,只是后来各国法律加以确认罢了。在当时各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银本位、复本位或其他本位等,而单一金本位被废弃确不是市场和人民选择的结果,恰恰相反是政府蓄意破坏的结果。正如米塞斯所言:“政府热衷于破坏金本位,金本位当然就瘫痪了。”[1]
在论述健全货币原则时,米塞斯一贯坚持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主张,认为放弃金本位采用利于信用扩张的本位均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破坏。健全货币原则基于自由市场经济原理,其原则过去曾是而现在亦是颠扑不破的。米塞斯指出:“自由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中最高的,甚至唯一可行的制度”,“市场经济是在分工原则下所展开之一项和平合作的制度”,“就观念而言,健全货币是与政治宪法和人权法案属于同一类型。”因此,米塞斯总结到健全货币原则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意义:“从积极方面,它支持市场所选择之一般通用的交易媒介。在消极方面,它反对政府干涉通货制度的习向。”米塞斯还指出,健全的货币原则的意义不仅仅如此。他还说道:“健全货币原则与其说是来自古典经济学者对于市场现象之分析,不如说是来自他们对历史经验的解释。其实一般人民(熟悉经济理论人士以外的众多人民)对于此项经验亦能加以体会。因之,健全货币之观念乃成为自由纲领中最得广泛支持的要点,自由主义之友人和敌人,都把它看成自由政策中的基本条件。”[2]
米塞斯认为,对货币本位的错误认识在于没有将货币理论融入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中,结果导致古典价值理论无法支持健全货币原则,甚至导致了货币无法用边际效用解释的错误结论。这种错误认识也为后面的弹性货币本位和命令货币本位的大行其道大开方便之门。米塞斯认识到真正的健全货币是金本位,一国货币单位代表的是一定数量的黄金,所发行的纸币具有无限的兑换黄金的权利。二战后大行其道的是弹性的金汇兑本位制,其本位币对黄金和外汇的国内平价并不是由法律规定,而仅由代表政府行使货币管理职能的中央银行负责决定,这相对于是政府间接具有影响货币购买力的能力。一旦政府具有操纵货币购买力的能力,货币对黄金和外汇的价格的形成就具有了决定权,结果必定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而这种竞相贬值和试图对黄金储备的维持,必然导致弹性货币本位的破灭,最终达到自由波动的通货本位,也就是命令货币本位或信用本位。米塞斯明确地指出,自由波动的通货(the free-vacillating currency)是一個坏的货币本位,源于国内通货对外的购买力无法安定。但是由于采用指数控制和公众监督的情况下,该货币体系不会遽然崩溃,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货币购买力的累积贬值效应和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更为关键的是这种通货缺乏经济学的原理的科学基础,如同沙地上的建筑物,这种货币体系最终势必在更危险的情况下坍塌,更可怕的是该种货币体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事实的货币本位。尽管现代金融精英、货币理论专家都试图为稳定货币的价值找到一个锚,以便可以钉住,结果很是让人失望。CPI、M2一度都被认为是个合适的盯住指标,但事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在低利率和宽松信贷刺激下,各种资产价格(房产、股价)的涨幅几乎背离了实质的经济增长。米塞斯所处的时代,主流经济学家积极制定一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黄金的政策。米塞斯称这种货币本位为“幻想本位”,本国的通货与黄金和外汇不可能有所谓的平价的存在,不论是本国的货币的购买力还是黄金、外汇的价格均由其需求所决定,这是经济学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之这种本位是以虚伪为基础。这种货币本位实施的长期结果就是滋长了大量的套汇活动、黄金储备的外流和外汇不足,结果政府为制止这些活动必然是外汇管制、禁止黄金的外流等。 米塞斯总结到:“货币乃是一般通用的交易媒介,它是一个市场现象……米塞斯认识到经历破坏的货币制度必须要重建,必须要回到19世纪所运行的完整的金本位。”米塞斯并提出了货币重建所需经历的步骤和措施,“货币的重建(monetary reconstruction),包括通货膨胀的放弃和健全货币的恢复;它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技术问题。在反对维持经济自由的环境下,根本不会有稳定定货币的出现。……政府不会同意一项足以剥夺他们最有力之武器(通货膨胀)的改革。所以货币重建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对于一切所谓进步政府,都予以全部的和无条件的否决。”[1]
三、启示
毫无疑问,人们都希望货币购买力的稳定,不致发生骤然巨大的波动。在货币的信用本位体系下,货币购买力难以稳定,经常受到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意外的巨大冲击。过去全球百年的货币史,用事实验证了米塞斯的判断,即货币制度有问题,尤其体现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上的巨大分歧,这可谓是学者们在经济问题不多的共识之一。米塞斯健全货币法,则给我们提出以下启示。
1.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尽管目前政府所能利用的权力有所增加,政府是市场上一个实力极其强大或特殊的一员,但其也不能违背价格法则。政府需要对自己在市场中的角色有深刻的认识,政府的重要职责在于保护好货币的供给不受人为的破坏,使得市场交换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政府应处理好自身与货币的关系。
2.任何货币政策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遇到麻煩,“为影响货币购买力变动而实行的任何措施,其结果均不能事先加以预测,而且即使在影响已经发生之后,仍不易决定其性质与幅度如何。”更进一步,米塞斯指出,通货膨胀决不能成为一常规的经济政策,若非必然是货币制度的崩溃。米塞斯总结并指出经济学证明了以下真理:“第一,一个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政策,都无法促进大众福利或国家的利益。它只有利于一群人或几群人而使其他的人群受害。第二,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或通货紧缩政策,对于哪些人群有利以及有利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事先知晓,其后果如何,决定于错综复杂的整体市场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快慢程度,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第三,无论如何,扩张政策的结果总是资本的误投合过度的消费。它使一个国家(整体而言)更穷,而非更富。第四,持续的通货膨胀,最后必定导致市场泡沫的破灭,以及通货制度的全盘崩溃。第五,通货紧缩既不利于国库,也不为一般人欢迎,通货膨胀政策既有利于国库,而且非常迎合无知大众。实际上,通货紧缩虽然有危险但是很小,通货膨胀则不但有危险,而且大的可怕。”[1]
3.尽管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米塞斯所提倡的健全的货币制度——金本位上来,那样意味着目前整个金融体系的坍塌及货币体系被摧垮。毕竟现代商业组织交易体系和量能已不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可比拟的,金本位得货币制度不足以支持目前的商业交易和金融交易体系。但是,米塞斯对货币币值稳定,以及政府与央行关系和社会公平与货币制度关系的研究,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严肃对待。
参考文献:
[1] 米塞斯.货币与信用原理[M].上海:上海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7:348-363.
[2] 米塞斯.人的行动——关于经济学的论文[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3:4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2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