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自建立以来在严肃农村财经法纪、维护农村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仅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工作开展一直停留在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上。对于审计来说,只是发挥了它的评价监督职能,另一个重要职能——促进职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农经审计要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作用,就是要在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秩序、加强监督的同时,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被提到农村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
一、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经济效益审计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具体地说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一定的标准和依据,遵循既定的流程,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其经济效益状况和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农村经济效益审计全面考核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分析形成经济效益的原因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评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优劣,分别确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项目经济效益的大小,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在分析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二、开展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农村发展的环境要求。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日益凸显;世贸组织的加入,国际社会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性、效率性要求要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其次,从历史经验来看,过去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审计不够,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浪费,有的还遗留下问题成了包袱,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典型的是近年来日益明显的村级债务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个别领导过分追求政绩而致使一些缺乏科学论证的项目上马,决策失误或后期经济效益管理不善造成的。如果能够科学的开展农村经济效益审计就能避免相当程度的资产浪费。
再次是开展农村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是今后农经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现代审计的一个特点是:由审查经济活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财务审计发展为审查经济活动效益性的经济效益审计。通过经济效益审计,能够达到堵塞漏洞,杜绝浪费,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使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并充分发挥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对资源利用绩效的审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开展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几点想法
现代审计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农村审计体制的建立与运作为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农经审计队伍的扩大、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了人力保证,在我省开展农村经济效益审计已成必须。
首先是要选好项目。选择经济效益审计项目,以结果为导向是关键。农村经济效益审计围绕农民关注、关心的项目进行。
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选项目。审计工作的特点总是跟资金联系在一起,在财政补贴性资金和“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及机动地发包收入的总框架内,找到资金层面的切入点。
围绕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选项目。这容易引起党委、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也比较有意义,这既是问责也是问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审计的方向。
其次是要拓宽思路。从村内近年来新建的项目计划安排入手。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订经济效益审计中长期规划,逐步减少单纯财务收支审计的项目比重,增加经济效益审计及调查的份量。
从专项审计调查入手。审计调查可大可小、可繁可简,是较容易向经济效益审计转型的方面。要从投资审计、支出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领域逐个突破。近年来农村建设中的各种投资及支出涉及的资金流很大,如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则可以避免国家资金的浪费及专款不专用的现象发生。
解决好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转型并不是不查问题,不真实、不合法的事必然会造成集体资产和国家资金的损失浪费,因此,农经审计机关的职能职责还是要查问题,要从财务审计发现的不真实、不合法的普遍性问题入手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同时,要着眼于责任,逐步改变审计机关对事不对人的理念。
再次是要创新方法。多实践积累。知识结构和技术手段上的问题,虽然是制约经济效益审计实践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这恰恰是审计机关能够自主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发挥农经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識,在经济效益审计实践中把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转化为整体的执行力。在积极实践的同时总结提高,将有代表性的经济效益审计案例汇编成卷供广大审计人员参考。
以超前性和贴近性为原则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培训。长期的财务审计实践使审计人员养成了对财务账册高度的职业敏感,但同时也形成了拘于财会角度观察判断问题的思维定势,普遍存在着就事论事的倾向。经济效益审计不但涉及财务知识,而且还涉及到统计学、经济学、行政学、法学等多项相关知识,它对审计人员知识技术的要求远高于对传统财务审计人员的要求。因此,农经审计机关要尽快形成重导向、重实效的经济效益审计培训学习体系,研究确立提升人员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总体思路,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为审计人员的学习提供导向。
最后是要做好评价。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和关键点都是评价。但评价不可能有统一的指标体系。评价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人们所共同认知或约定的标准;国家的方政针策、法律规章制度、各个机构行业的专业标准和规定以及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都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尺度。在评价时,还可以参考佐证证据的运用,特别是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以及媒体、社会各界对审计事项的看法、观点,从而综合各方意见,形成最佳的评价标准,更好的发挥农村经济效益审计的促进职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5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