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金融素养对其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今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借贷发展迅速且门类众多,为探究网络借贷的出现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生活方面的影响状况以及大学生金融素养对其网络借贷行为的具体影响,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金融素养及其网络借贷行为问卷调查。通过相关性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相关预测分析发现,贵阳市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对其网络借贷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影响,即为金融素养高的大学生其网贷行为也会较丰富,更容易掌握自我资金安排和运用。并以此研究为社会及高校提供建议和政策,防控恶意“校园贷”的产生。
【關键词】大学生金融素养 网络借贷行为 理性消费
一、问题提出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趋势下,基于消费方式、消费者偏好以及消费者资金还款能力的差异,网络借贷应运而生。近几年来,网络借贷以快捷、高效率的特点,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在校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观念活跃,心理上处于成熟养成阶段,同时存在经济不独立、相关法律知识和自制力薄弱的特殊性,网络借贷平台为他们的消费带来便利,却也存在管理方面的漏洞,一些大学生误入歧途,出现了“校园贷”等发展失范事件。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是否对其网络借贷行为产生影响?我们尝试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来发现金融素养对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力,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并探寻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借贷、加强风险防范的路径和措施。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对于金融素养的研究中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有的学者侧重于金融知识的掌握能力,有的学者侧重于所掌握的金融技能方面等等。吕慧(2014)将金融素养定义为熟练地使用相关知识与技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王高宇(2015)将金融素养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是一种人力资本。对于网络借贷的界定方面,董峰(2016)将网络借贷定义为一种借助互联网发展优势,直接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审贷步骤,包括各种网络借贷的前期资料的提交,以及贷款的各项流程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的借贷模式。
基于前人的定义,本文将大学生金融素养定义为大学生所拥有,自主管理金融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于大学生生活费、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款项的高效应用以及对于信贷知识的充分理解程度。对大学生网络借贷定义为在“互联网+”时代,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包括网络借贷平台(如拍拍贷、名校贷等)、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分期乐等)、网上购物平台中的分期付款(如唯品会中的分期付款购物)以及京东白条、花呗等电商信贷业务,通过简单信贷认证手续即可获得贷款资格的互联网借款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对大学生金融素养及网贷行为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影响大学生金融素养因素研究方面,Lusardi &Mitchell(2010)针对 23~28 岁年龄阶段的受访者进行调查,发现受访者家长的学历、是否曾进入股票市场以及是否拥有退休账户对受访者的金融素养有显著性影响。大学生在金融安全意识、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较为薄弱。宁以达(2017)、姚秋红(2018)通过对大学生存在的金融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增强风险防范、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教育水平以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建议,从而控制校园贷风险。前人对大学生网络借贷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网络借贷的问题成因、防范意识、法律风险等角度。陈秋雨桐(2019)提出大学生网络借贷问题成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和相关部门控制力度不足、借贷平台杂乱无章法等。高妮梦等人(2020)提出网络借贷具有高效率、推动网络购物发展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使大学生滋生不良消费观念、负债额度高、负债和偿债能力不平衡等弊端。
通过对大学生金融素养和网络借贷行为关系研究文献的梳理,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金融素养对大学生网贷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张安然等人(2016)以徐州地区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得出金融素养与网贷行为、网贷意愿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朱涛等人(201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指出大学生金融素养与其网络借贷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当个体具备较高金融素养水平时,会增强自身对金融活动的把握感,从而表现出更高的金融偏好。
本文希望通过采取实证研究结合金融学视角,分析贵州省各高校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与其网络借贷行为的关系。因此,相较于已有文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①结合行为金融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从金融活动把握感、信用管理、心理等不同角度分析,得出其金融素养越高,越容易接受并出现网络借贷行为的结论,分析方法上有所创新。②凭借自身的学生身份优势,在贵州省对各个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充分探究金融素养对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现状描述
(一)问卷的设计及信度分析
本次的调查对象主要以贵州省贵阳地区高校(主要包括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商学院等)在校大学生为主,通过线上以及线下发放问卷填写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数量为478份且全数收回。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问卷数量为470份,有效问卷率为98.33%。问卷主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以及对网贷、金融素养的了解程度,参考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使用的《金融素养问卷》进行题目设计。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情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所参与过的网贷经历情况;第三部分为对于大学生金融素养情况调查。
为了精简数据结构并考察问题设计的可靠性,在发放问卷前先对所调查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及侧重进行了解,分层抽取各专业各年级同学进行问卷填写,尽可能保证发放问卷的随机性。对问卷数据进行Alpha信度系数测算,若Alpha信度系数达到了0.7及以上,则可以认为该量表的可靠性是可以接受的。如表1所示,经过对部分问题的删减处理,可以看出问卷两部分的系数值是大于0.7的,问卷结果可以接受。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调查结果
本文的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1.1%,女生占58.9%;在专业分布上,经管类专业占比最大,达到35.3%,文科类专业占比最小,为7.7%;在大学生生活费分布上,500-1000元占41.1%,1000-1500元占40.6%。基本信息统计表见表2。
2.网络借贷行为现状
调查贵阳地区大学生的网络借贷行为状况,具体数据信息见表3。使用过电商平台(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进行网络借贷的大学生占45.1%,其次使用过分期乐等分期购物平台的大学生占11.3%。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强,在蚂蚁花呗等电商平台方便快捷的付款方式出现时,自身好奇心理再加上商家的一些推广产品市场的行为(如花呗红包、花呗付款购物满减等),吸引了大批大学生的关注和使用;分期购物、分期付款能够解决大学生购物时财力不足的困境,分几个时间点支付,减弱一次性支付款项的痛苦感,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3.大学生金融素养状况
对有效问卷中金融素养知识测试问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加总,470名大学生中得分最高为48分,得分最低为2分,得分平均为31.02分,偏度为-0.762,数据呈现右偏状况。具体得分情况如表4和图1所示。大多数大学生的金融素养得分集中在31-37分之间,处于中等偏上。
为了解金融素养得分出现右偏情形的原因,使用SPSS20软件对问卷数据中的个人信息部分(性别、学校等)进行多元有序回归分析,只有专业一项通过显著性检验,专业对其金融素养得分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出现金融素养得分右偏现象。
四、大学生金融素养对网络借贷行为的影响分
(一)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分析金融素养与网络借贷行为的关系
从对金融活动把握感方面分析,金融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对于金融活动的把握感更高,对于网络借贷更容易接受。从信用管理角度上,金融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信用管理较好,有足够的信心进行网络借贷。相反,金融素养较低的大学生,信用管理相对较差,Stango和Zinman(2009)研究表明,较低的金融素养会产生个人借贷与储蓄不平衡的问题。从心理中,个体存在潜抑的自我保护心理,是指把理智上不能接受的欲望、情感或动机压抑下去。金融素养较低的大学生,由于对于网络借贷的认识不足,片面的将一些不良网络借贷视为一般的网络借贷,从而有自我保护心理,最终放弃网络借贷的想法。
(二)金融素养与网络借贷行为相关性分析
1.金融素养与网络借贷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调查问卷数据反映出贵阳市大学生普遍对于网贷接受能力较强,金融素养处于中等水平。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经济知识了解越多,所获得的金融经济相关知识越超前,金融常识也越熟悉,金融素养越高,在进行借贷行为时能够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并进行理性消费。因此,本文进行金融素养与网络借贷行为相关性分析,经过一定的数据信息处理后,如表5所示,得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在1%的置信度水平下显著为0.192,大学生金融素养与其网络借贷行为成正相关关系,即为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越高,其网络借贷行为也会越丰富。
研究数据表明贵阳市大学生的网络借贷行为确实受其本身金融素养能力的影响,对个体进行访问得知,金融知识的获取途径有很多种,通过知识的获取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性经济人,理性对待自己的财力,克制自身不必要的奢侈消费,从而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偿债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网络借贷行为,能够使自身的网络借贷行为合理且利益最大化,因此网络借贷行为更容易被金融素养高的大学生所接受。
2.金融素养对网络借贷行为的表现存在显著性影响
影响网络借贷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在此将金融素养与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由于问卷数据中金融素养和借贷行为部分是得分形式,在此将两部分得分从低到高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多元逻辑回归,得到有效显著性水平数据如表6所示。其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金融素养项对借贷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通过多种因素对比,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分数对其借贷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表明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金融素养的高低会对其是否产生网络借贷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当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分数高时,他们更偏向于使用合适的网络借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同学通过网络借贷的方式追逐自己的梦想(如创业等等)。高金融素养的在校大学生普遍能够对金钱进行恰当的管理,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运用新生事物使自己从中获得最大利益,通过合理利用网络借贷资源,将金钱的现时价值以及未来价值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价值最大化,产生一定的借贷行为,因此金融素养较高的在校大学生普遍偏好于进行网络借贷行为。
3.金融素养对网络借贷行为的预测效果分析
本文为进一步实现通过金融素养水平推断网络借贷能力,使用Python软件的sklearn库中自带的回归树模型来进行建模并预测。训练出的回归树模型可视化图像如图2所示。
研究数据发现通过对某个在校大学生金融素养打分就可以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有效判断其借贷行为能力,在校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网络借贷行为的出现。当在校大学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金融素养知识或者经济知识学习后,金融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其金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杜绝非理性消费,并且对自身进行规划,合理分配自己现有资源,从而更有可能产生网络借贷行为。
五、策与建议
本次主要通過线上线下发放问卷对贵州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研究显示贵阳地区在校大学生普遍金融素养水平为中等水平,网络借贷行为偏多,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对其网络借贷行为有显著性影响,提升在校大学生的金融素养对于学校以及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从多方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金融素养教育,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具体建议如下: 社会层面上,当今社会中存在很多网络借贷平台并且普遍门槛低,信用体系不完善,存在网络借贷灰色区域,因此对于信用体系的建设尤为关键。阮永颖(2019)通过立法来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方面,各个借贷步骤都公开,保障交易的安全。在信息安全管理上,通过立法确定网络贷款的信息安全的保护和对信息泄露和冒用的相关惩罚规章制度,使得实际操作中能对侵犯学生信息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警示和打击。
学校方面,普遍高校对大学生金融素养能力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管理宣传不到位,因此学校方面除了通过正规的课程活动安排、基础意识层面的教育之外,也可邀請金融领域以及熟悉网络借贷的相关人员来学校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此外,学校应对网络贷款情况进行排查,了解现状,及时宣传和防范新的网络借贷套路。
从大学生家庭和个人方面,家庭教育对金融知识部分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盲目自信心理、对自我认知不足都导致网络借贷出现问题,因此家庭生活中可通过订阅相关的报纸、收看新闻等方式来促进大学生群体加深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学生应加强自身法律意识,学会用清晰明了的法律思维做出正确的决策,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安全、维护自身权益。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减少不理智的网络借贷悲剧的产生。
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发现,贵阳地区大学生金融素养对其网络借贷行为的产生有着显著影响力,为了避免恶意网络借贷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伤害,各部门应加强管理防范工作以及必要的金融知识传播教育,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网贷。
参考文献:
[1]吕慧.个人金融素养投资研究[C].东南大学,2015.
[2]王高宇.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不同群体金融素养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D].东南大学, 2015.
[3]董峰.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及其风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4] Lusardi A, Mitchell O S, Curto V.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the Young[J].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 2010, 44(2):358–380.
[5]宁以达.校园贷视阈下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09):121-122.
[6]姚秋红,金倩,朱娟.大学生金融素养的提升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75-76+109.
[7]陈秋雨桐.?浅析大学生网络借贷问题成因[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2):84.
[8]高妮梦,张舒婷,唐茂珍,陈龙.?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的利与弊[J].时代金融,2020(06):127-128.
[9]张安然,陈晨.大学生网贷行为与金融素养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4):65-68.
[10]朱涛,吴宣文,李苏乔.金融素养与风险态度——来自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6,29(01):62-66.
[11] Stango V, Zinman J. Exponential Growth Bias and Household Finance[J]. Journal of Finance, 2009,64(6):2807–2849.
[12]阮永颖.浅论高校大学生校园网络借贷法律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No.204,72+75.
基金项目:基金课题: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张琴(1998-),女,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学生,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张乂元(1998-),女,苗族,贵州凯里人,本科学生,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李丹丹(1999-),女,土家族,贵州德江人,本科学生,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李俩茂(1998-),女,布依族,贵州册亨人,本科学生,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杨华(1998-),男,苗族,贵州天柱,本科学生,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6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