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高校艺术专业网络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心冉
摘 要: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经受着前所未有过的一次大考。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化严峻的考验为机遇,如何化巨大的挑战为创新,正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与探索的方向,是当前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艺术专业由于专业实践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传媒艺术;高等教育;网络教学
为了防止疫情在校园里肆意传播,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2020年的春季学期延迟开学。这一举措就意味着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不能如往常一样,教师不再直面学生进行实时的授课了。为了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下的各大新媒体平台,结合各个专业的需求与特色,拓展和延伸了“新课堂”。因此,本研究拟考察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网络学习现状,探究当下教学方法实践,以期为重大疫情下高校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更好的策略。
1 疫情下的网络教学背景
在这场全民抗疫的防控战中,艺术专业学子虽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在前线,但因其作品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在疫情期间同样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艺术作品能够借助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的传递抗疫信息,在特殊时期发挥着稳定民心、坚定信心的积极作用,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由于艺术传媒专业学科实践性较强,疫情危机不仅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方法,也必然会对教师课堂的教学模式产生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居家学习,本就不同于往常在校的课堂学习方式,同时面临着新闻里爆炸式的疫情信息,难免在心态上会有所失衡。另一方面,艺术专业课程学习往往需要大量的学习工具和设备,如绘画类专业所需的各类纸、笔、颜料等画材,传媒类专业所需的相机、灯具、影棚等器材,而学生宅家学习网络课程往往会存在临时缺少相关材料的问题。既然教育从业者已经对这样的一个突发事件做出了教学应急措施,那么教师付出的内容不应该被看作损失,而应该被看作教育改革前期投入,是进一步深度变革的准备。
2 “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的机遇
(1)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现阶段的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计算机设备与互联网技术,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展开信息化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异地、实时、互动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只能在有限且固定的教室里获取专业知识,一直以来这种学习方式、知识来源都较为单一。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大多是在课本里找寻答案,或是向任课教师寻求帮助,惯性思维使得学生很少自主的利用其他渠道解决问题。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新媒体平台来丰富课程的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限制,使狭小的传统教室课堂教学转变为更为开放的网络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共享的各类学习资源,化被动为主动,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讯,并根据自我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学习。
虽然现阶段疫情下的网络教学是“停课不停学”的“权宜之计”,疫情结束后高校势必会回归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从长远上来看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可以总结当前网络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吸取此次大规模网络教学的优越之处,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平台,打破固有思维的校园围城,整合各个渠道的优势资源,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
(2)优化课程评价体系。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一般一门课程的人数都是有所限制的,通常适用于小班的教学。但是在网络教学上,即便是上百人的大课堂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面对面的课堂下,很多同学面对教师容易感到不自信,尤其是在教师提问、点评、互动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学生大多会表现出语塞、害羞的状态,使课堂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会受到局限。但是在网络课程中就很好地的避免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网络课程中学生利用文字的形式在教学软件的留言区能够更加轻松、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再像往常害怕教师和同学们注视的目光。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学习,本就不像数学有固定的公式、唯一的答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应该是异彩纷呈的。教师讲授新课时,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课程的公屏里输入自己的想法而无需打断教师的评讲;教师发起的提问环节,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在线输入自己的答案,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
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愈发科学化和智能化,从签到、考勤、互动、作业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考评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简化了传统课堂中一些流程与方法。另一方面,传统教室面对面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模式,教师不能准确地分辨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是在网络课堂中很大程度考验了学生的自学、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会更加的全面、科学、有针对性。
(3)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从二月开始陆续开展的全民线上课堂,到现今各地逐步有序的复课复学,这其中的每一个课程节点都需要教师慎重的多次进行研讨,同时将网络课程与学校复课后的课程设计作为整体来规划,调整优化。疫情下“停课不停学”是紧迫性的国家决策,体现了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于每个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不同,教師作为网络课程的推动者,应当为每个学生营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网络课程内容的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知识的变革方式,但是表现形式应该更加多元化,更加立体。
借助互联网延续学生们在校园的学习场景,想方设法的在家庭里面去复制校园生活,而这种复制并不是真实的校园生活,应该加以体现线上学习的特质和优势。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非常多的学生无法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去学习和生活的。教师在网络课程中应该有必要的筹备期、充分讨论后的决策,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方式。这貌似看起来低效,实际上才能使网络课程不流于表面形式,才能更好地兑现人们对教师的期待和许诺的价值。通过网络教学的实践,教师学会利用自身学科和专业知识整合、共享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3 针对艺术专业网络教学的方法实践
(1)利用专业技能展开战疫创作。教师除了像往常一般讲授基本的专业知识之外,应该同时借助这次全球性的疫情,抓住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件,将之作为教育的契机,融入到各类课程的学习当中,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给学生做出一些正确的引导。
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疫情相关的内容,科普疫情知识、抗疫的英雄事迹,使学生在疫情中得到全方位的教育、成长,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利用专业技能呈现出关于疫情的所观、所得、所想。疫情期间,艺术专业大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令人动容、记忆深刻的作品,涵盖手绘、摄影、短视频等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2)艺术实践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艺术专业课程大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线直播授课是疫情下最合适的授课形式。艺术实践课堂往往需要学生提前準备好画材、画具、设备、器材等。但在疫情的影响下,早期全国的快递几乎停摆,这样的情况在湖北地区尤为严重。而且许多同学的电脑、画材、相机等都遗留在学校宿舍里,很多实践课程无法像在校园里上课那样得到很好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合理的安排授课内容以及授课进度,酌情布置课后练习。在开设网课之前,学校已经统计好了学生拥有专业学习用品的数目以及困难之处,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清楚学生现有的情况。
实践练习方面,可以多增加思考、讨论的创意环节,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常以三至五人合作完成的故事片创作,教师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更改作业要求,可由一人居家独立完成一部短视频创作。虽然作品的时长相应减少,但也更加考验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学生画材或是综合材料不太齐全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里现有的资源,以黑白线描的形式展开创作。调整和创新的方案有很多,教师不能僵持传统的教学思维,对艺术实践课堂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灵活开展艺术专业第二课堂。教师除了在网络中灵活讲授新课程,更应该重视艺术专业第二课堂的开展。班级导师、工作室导师、论文导师等都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给予学生及时、专业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长期宅在家的学生难免会出现焦虑、松懈的心理,应当适时从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身心健康、专业探讨、就业规划等方面,线上零距离地挖掘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真实需求,对症下药。教师在课后的专业指导中积极宣传正面的榜样力量,传播防疫青春正能量,引导学生用同理心和包容心看待世界,学会理性地、辩证地看待不同的观点。只有不断深入到学生群体的方方面面之中,学生才能在特殊时期更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个人修养。
4 结语
高校在疫情下全面开展的网络课程,是一次尝试和努力。这次搭建的网络平台,整合的课程资源,建立的全新的工作流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都能够成为未来教育实践和改革的一部分。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有责任主动推动它成为教育积极改变的开始。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热点新闻、正能量的事件结合也是教师应该正确引导的,也是责无旁贷的。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整体,“停课不停学”才能更好地落地实施。同时,也呼吁所有教育从业者,可以积极地把今日“停课不停学”的被动当作机遇和动力,把这段时间教学中遇到的经验教训进行梳理和总结。日后回归校园,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进一步实现教育转型。多年后回望,希望可以回想2020年这一场大型的灾难,带给高校教育行业的是一次深度改革的契机。
参考文献
[1]李艳静.网络时代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9:22-31.
[2]方柏林.网课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26-165.
[3]张明柱,贾巨才,孙兴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8: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56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