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胜任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依据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分析各年度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大学生胜任力模型的文献,对比胜任力模型指标内容、研究方法和对象、对策建议,进行同质性和异质性分析,阐述国内研究现状,并指出该领域的创新培养模式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11日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胜任力素质模型的研究较多,最根本的目的是解决大学生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曹洪军(2016)指出就业的实质是人才供需匹配,也存在“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和互动问题。当今,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在下降。再观需求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缩减,反而在中国经济腾飞发展的当今有扩张趋势,那么“就业难”问题为何出现,国内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资深就业专家王英才把这个现象称为“就业鸿沟”,即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原因有三:一是大学的素质教育与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人员素质是不对称的;二是大学生本身与社会的岗位需求信息不对称;三是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接受和吸收程度是参差不齐的。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国内各学者对大学生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根据胜任力模型指标内容、研究方法和对象、对策建议,进行同质性和异质性来阐述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未来展望。
   一、胜任力模型指标内容分析
   本文依据文献分析法,通过知网输入关键词“大学生素质”、“胜任力模型”查到并研究了14篇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为2006~2018年,具有一定代表性。
   创新能力素质一直都是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王欢(2006)指的生存的能力,钟一彪(2006)指的精英因素,贾建锋等(2014)指的特质维,田富俊等(2016)指的发展性能力都指向创新能力素质,且他们的文章中都体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其中,杨育(2011)指出創新能力素质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成为其他能力素质培养的前提基础,再一次提高了创新素质在众素质中的地位。
   如果当代大学生想要找到工作并且维持就业状态,或是另一种解释——“可雇佣性”,即大学生为了能够在就业及职业发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素质是必备素质之一。
   实践能力是学者一直在强调的素质。古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在说这个道理,这也是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学生干部经历的初衷。大学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语言教育等,是作为大学生都应必学的内容和必备的基本素质;专业教育则是不同专业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以及岗位技能。现在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大学生自身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度。
   信息素质是学者一直在研究却并没有很好地传达给大学生的素质。中国大学生的应试能力比外国学生强,但是自学能力相较要弱一些,这无关智商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信息获取的能力。外国的教育是一种启发性的,中国的教育是一种应试型的。外国初高中教育都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咨询、探索一种知识,无谓高低,无谓贵贱;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高考是一种能力选拔性考试,所以初高中更注重的是应试,当然也是为了进入更好的大学继续学习,更好地锻炼自身素质。总的来说,中国学生比外国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强,却不是强在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上。
   信息获取能力在学术界的重视程度与大学生对其的知晓度不可比,郭玮(2013)指出信息获取能力包括:信息需求、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及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伦理、信息素养认知。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不知道需要获取什么信息;不知道去哪里获取信息;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与伦理性。
   如何解决以上现状,笔者认为丰富每个院校的就业办的职能工作,采取老师、学生干部和创业学生的有机组织结构,派遣老师带着学生团体与社会企业对接,在招聘季之前与高校建立稳固的工作素质宣讲会,采取“资深HR+资深老员工+职场小白”、“企业—高校一条龙式实习”等方式,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建立一种“企图心”,即力图跨越“就业鸿沟”的心。
   另外,信息素质教育应纳入大学的基本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应作为选修课或是第二课堂的内容,由于大学生对选修课、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并没有社会期待的那么高,首先高校就应该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若是放在基础教育体系,足以见其重要性。高校教的是“打渔”的本领,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受众一定不少,选修课和第二课堂担不起该重任。
   二、胜任力模型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分析
   实证分析,即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人员的主观性因素,也更具针对性、说服性,是企业招纳人才、高校培养人才的有利依据。实证分析的研究对象分为两大主体,用人单位和高校大学生,即供需两端。邵德福、廖善光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建立了需求端反馈的胜任力模型;宋丹、李玉荣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建立了供给端反馈的胜任力模型;贾建锋等学者构建了双方对同一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异同点看法,比较分析了现象和原因,也提出了相应的具有实操性的政策。
   文献研究,即用前人文献说话,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分析并完善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不断地挖大、挖深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实证研究是一种创新,打破了以往研究的距离局限、经济局限、技术局限,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进步。
   三、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通过分析国内学者的文献,可将对大学生胜任力素质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    在学校层面,加强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改革教学体系、制定大学生职业规划。学生真正的就业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上日程,且需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职业规划、教学计划。第二课堂的科学性、有效性不仅是学者需要加大精力研究的方向,更是直接参与者(高校、大学生)需要互相反馈的一个热点,课外的权重没有课内大,但是急迫性卻大得多,不断的实践和改革是校、生、企三方共同翘首以盼的。
   在教师层面,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好过”、“高分”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实际参与课堂的时间占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讨问题、搜寻问题的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完成对某项工作的计划、实施和总结,满足学生的自我价值需求和成就感。
   在学生层面,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把他律化为自律,把强制内化为自制。定期自我反省的习惯也需要养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保有良性的批判性,参照学校培养计划制定自我培养计划,并定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检查培养进度,向学校反馈情况,助长良性素质的提升,排除劣性素质的扎根。
   四、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纵向对比国内相关文献,发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都是学者共同关注的素质,信息素质是需要高校加强落实的素质能力。就研究对象而言,用人单位、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三种研究角度都已有,具有代表性和科学严谨性。笔者并不认为文献研究不够科学,其有研究的价值,也可以体现该领域的导向,但说服性没有实证分析那么强,相对有些无力。就研究对策分析,国内主要将大学生胜任力素质的培养对策分为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来阐述。笔者以为,未来可以设计一套对高校对策落实程度的体系,以此来增加对策的有效性和落实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3).
  [2]王欢.拓展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能力——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6(3).
  [3]钟一彪.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4]贾建锋,朱珠,周梦泉.大学生创业者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J].技术经济,2014.33(11).
  [5]田富俊,胡卫卫.促进“三维能力”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6(2).
  [6]邵德福.基于就业与成长需要的大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模式[J].经济师,201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86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