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延兵
[摘 要]在“黄金十年”期,充足的现金流促使煤炭企业利用贷款快速扩张产能,导致负债水平快速提升。但近几年,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期,自身现金流恶化,同时,受国家煤炭去产能政策和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收紧影响,煤炭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融资渠道不断收窄。文章从煤炭行业经营现状、融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对煤炭行业融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融资方式;渠道;债务结构;资金管理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20.056
1 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第一,产量情况。煤炭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是我国能源消耗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煤矿6302处,总核定生产能力47亿吨/年;2018年全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5.5亿吨,同比增长5.2%。
第二,供需情况。中国煤炭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耗煤总量占国内煤炭总消费量的比重在90%左右。煤炭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需求看,一方面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拉动能源需求,电煤需求预计还将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不断增强,煤炭消费增速将有所下降。从供给看,煤炭新增产能将继续释放,2019年新增资源1亿吨左右,铁路运力将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煤矿安全生产设施不断完善、环保措施逐步到位,煤炭有效供给质量将不断提升。
第三,政策调整影响。为缓解前期煤炭产能过剩情况,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供给侧改革力度不断加大。2016—2018年三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期间,共计退出过剩产能6.9亿吨。新投产产能约3亿吨,新旧产能更迭,产能结构优化。煤炭采掘业从业人数由2016年的442万人下降至294万人,下降33%。“十三五”煤炭去产能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煤炭行业已由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预测2019—2021年仍将关闭退出小型矿井产能3900万吨左右/年。
第四,能源结构变化情况。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需要更多的能源支持,但同时也需要更快地向低碳未来过渡,这是未来20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英国石油公司(BP)4月9日发布《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报告指出中国的能源结构正持续演变,其中煤炭占比将从 2017 年的 60%下降至 2040 年的 35%,同期天然气比重将翻一番至14%,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 2017 年的 3%增至2040 年的 18%。
2 煤炭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财务经营现状。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2888.2亿元,同比增长5.2%。这是中国煤炭企业继2016年实现转亏为盈后,连续第三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8年煤炭行业仍有20%左右的虧损面。
第二,资产负债率过高。在“黄金十年”期,充足的现金流促使煤炭企业利用贷款快速扩张产能,导致负债水平快速提升。但近几年,煤炭行业处于低迷期,自身现金流恶化。据统计,2018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5.7%。其中,煤炭企业负债1000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负债2000亿元的企业8家。同时,区域性差异也较大,河南、江西两省资产负债率仍过高,资产负债率尚在80%左右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地区,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降至65%甚至65%以下水平。而煤炭集团相对集中的山西地区和东部沿海省份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至70%左右水平。
第三,融资规模过高。煤炭行业在过去几年处于低迷期,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造血功能失调,自有资金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证,只能依靠大规模的外部融资,以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势必推高企业外部融资规模。据统计,2018年整体债务规模达到2.07万亿元。
第四,融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受金融去杠杆和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影响,无论银行还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对煤炭企业融资项目相对谨慎,煤炭企业融资环境处于历史低点,除像华能等大型央企外绝大多数煤企都出现了压贷、限贷现象。现阶段,虽然煤炭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煤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政策和投资者的认可度并未有大的改观,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依然不容乐观。
第五,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煤炭企业实现融资目前主要的渠道是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但受制于国家对煤炭行业调控和投资者对煤炭企业融资项目又都相对谨慎,煤炭企业融资渠道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银行压贷、限贷的同时,还增加了贷款利率上调和存款比例等众多限制性条件;证券市场也鲜有煤炭企业新股发行的身影;债券市场对煤炭行业发债认购热情不高,大多还是依靠私募债发行,煤炭企业融资成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2018年煤炭企业整体财务费用高达1064亿元,煤炭企业已获利息倍数虽然小幅上升,但仍在3以下相对危险状态,甚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尚在下降,未出现反转迹象。
3 煤炭企业融资建议
第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方式不 仅受到融资渠道的限制,还会受到企业内外各种其他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企业可采用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但是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规模适当原则。避免筹资过多增加企业财务费用、融资风险或资金不足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进行;二是来源合理原则。不同供求关系,决定着公司筹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高低;三是理性合作原则。资金需求双方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方条件以及其他客观环境情况,需求利益的均衡点,从而达到双赢目的;四是低资金成本、低融资风险原则。融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低资金成本,还应考虑如何降低融资风险;五是及时性原则。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等量资金在不同时间点所具有的价值是不相同的。
第二,强化货币资金管理。企业在抵御风险时应遵循集中有效资源、增强整体优势的原则。首先应从资金集中管理入手,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如集中统一对外融资,控制子公司中财务风险;以信息化手段对子公司全部账户收支实现监控,资金实施集中管理;以资金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手段,监督子公司财务收支情况,整体提高资金利用率。
第三,加强银企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建立多重金融机构合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也是企业信誉度的有效保障。
第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随着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健全,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日趋多元化。同时在当下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情绪下,企业应当找准银行的风险偏好,适时进行融资策略调整,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同时,积极寻求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尤其是提高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资比例。融资渠道的扩宽、融资工具利用的得当,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获取财务杠杆效益,增强企业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五,提高债务风险防范意识。煤炭企业普遍存在融资规模较高、常规信贷余额比重较大、融资期限较短、融资成本较高等情况,融资易受信贷政策调整影响。虽绝大多数煤企近两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现金流较为充裕,但前些年亏损较大、历史潜亏较大,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消化,在当前金融强监管、市场资金链趋紧的大环境下,资金链安全依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六,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结构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加,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企业应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外部融资只能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资金的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潘永明,喻琦然,朱茂东.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6(2).
[2]石七林,汪文生,王娟.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实证分析[J].中国矿业,201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1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