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且在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中具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形势与复杂的财务管理风险,国有企业应加快内部体制改革,重视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全力规避财务管理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以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健康地发展。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并深入探讨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社会市场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4.14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转型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逐渐加大,使国有企业存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及落后的内部控制力均逐渐显露出来。在实际的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管理风险正朝着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国有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能对现有的或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制定与采取必要的防范策略,积极提升对财务管理风险的抵御、防范能力,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降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发生概率、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转型,需要引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1.1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相对淡薄或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改革,使我国市场经济出现了强劲、持续发展的势头,推动了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共存局面的形成。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干预,其正常的生存运行主要依靠财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国有企业具有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能提供给员工稳定的工资薪酬。可以说,国有企业具有类似机关单位的属性。因此,国有企业员工不重视企业资产流失,缺少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与责任心,导致企业内部潜藏着很多的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再加上市场经济竞争较为激烈,致使企业出现了财务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等问题,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无疑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使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道路受到阻碍。此外,国有企业财务部门未能与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部门进行协调沟通,致使财务部门独自承担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企业内部无法形成良好的风险防范气氛。
1.2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
建立健全内部制度对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运转有利,也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结合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其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制度的管控与指导,故需要对其制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从实际的财务管理角度出发,国有企業对于财务风险防范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没有实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与相应的措施;财务部门没有加大财务管理的力度,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无法进行精准的判断与辨别;国有企业无法准确衡量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情况,致使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及效果不佳。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程度较深,导致国有企业在风险防范制度的制定上面临很大的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财务部门对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没有明确财务管理主体且财务责任不清晰
国有企业通常采用资产重组、企业合作、合并企业等管理方式来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国有企业存在未明晰财务管理主体及其责任的现象,导致财务管理权责模糊。倘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财务风险,则不易找到风险发生的根源及负责人,甚至部门之间可能会互相推卸责任,延误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这不仅会使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难以解决,还会使企业经济收益受到不良影响,同时使国有企业的形象受损。
1.4 企业财务管理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有些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比较孤立、自我封闭,使得各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或者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而且,有的国有企业在机构设置上不合理,各部门职能存在着交叉现象,使得财务管理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递,进而引发财务管理风险问题。
1.5 企业投资活动存在较高的风险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改革速度的逐渐加快,很多国有企业引进与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使其向着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更多的收益。为实现更高的利益追求,如今国有企业多采用将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次投资的方式。倘若企业需要资金支持,国有企业可通过协商方式,对该企业进行资金投入,并且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能实现对资金的循环利用。从理论上讲,这种方式能使国有企业的实际收益增加。但是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国有企业需承担很大的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果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对资金投入缺乏战略性的考虑,未对资金进行科学划分,或者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那么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短缺的现象,这将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其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拨款,使企业财政部门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资金流向方面。
1.6 企业财务管理形式与方法有待转变
国有企业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完成信息工作,比如产品的采购、销售等。而且,国有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改革的目标,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业务信息进行远程管控,并且通过多种管控形式来促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但是当前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仍然采用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未能有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导致其办公效率不高,在财务管理决策上容易出现失误或者处于盲目状态,无法满足新时代环境对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一部分国有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较为简单,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1.7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处于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这就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在处理财务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可能遭遇信息泄露的风险。这是因为倘若黑客攻击企业网络,或者财务信息文件受到病毒的侵入,它们就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进行盗取、篡改,这将使企业的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探讨
2.1 增强企业员工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认清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的认识,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思想支持。其一,国有企业管理层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对市场动态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对新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理念加以明确,加大对财务管理内部调控的力度,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其二,对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加以规范,不断调整财务风险管理方略。其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者要提高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度,使他们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意识,帮助他们革新财务管理理念及方法。
对于国有企业自身而言,其要对财务部门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的地位进行明确与肯定,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掌握市场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财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解析能力;强化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与协作,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氛围。
2.2 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构建系统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首先,收集与传递财务信息。对国有企业每个经营环节中所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其次,对财务信息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通过适当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各类财务信息中潜在的风险进行挖掘、分类及整理,根据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对财务风险结构进行细化分类,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并对风险发展走向进行推测,进而制定出合适的规避防范策略。最后,建立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报警系统。一旦财务风险比预设的标准值高,该系统就会发出风险警报。企业收到该提示后,就会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测。比如对于企业财务报表来说,可结合市场变化、会计理论等具体分析各项财务指标。一旦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需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以制定与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完善企业资金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
对于筹资管理来说,在筹资方案、筹资台账、筹资业务、款项偿还等方面,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应对各岗位的权责、制约策略等进行明确,还要依据经严格审批而通过的资金管理办法,安排专门的财务岗位人员来管理筹资业务。对于投资管理来说,国有企业应调整与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并结合市场变化与内部发展战略来规范管理投资项目的各个环节,比如项目选择、项目商谈、项目协议签署和项目审核等。倘若项目投资主体多或者投资金额大,则企业要加强监管项目投资情况,同时要求财务部门提供可靠、真实的财务数据。对于运营管理来说,国有企业应不断优化资金管理制度,对运营资金防范要求进行明确,比如,财务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对资金进行管理;對于重要资金的支付,要根据专项计划来执行;对于日常运营资金的支付,可利用集权管理方式来执行。
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资金管理与规划的问题,提升资金监管能力。一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大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详细记录每笔资金的来源、去向、用途等,为财务部门核对资金信息提供便利,确保各项资金的流向与使用在企业可控范围内。二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资金进行战略性、长久性地规划,通过前期的预算管理来储备足够资金,将其供给企业发展。基于此,企业可将剩余资金运用于投资、拓展事业板块等方面,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2.4 清晰划分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
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应明确划分财务管理主体及责任,提高其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防控、监督能力。一是要明确划分企业、企业法人的权利与职责,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推行。二是对于企业债务与权益的划分,要做好责任制构建工作,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转化等方式来处理企业债务问题,为国有企业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2.5 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一是国有企业应基于自身的财务管理现状,结合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及规章,对同行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建立与完善符合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制度,并要求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确保该制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还要结合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及时做出调整,以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制度改革,为财务部门工作的顺畅开展打下基础。国有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掌握各部门发展的特点与实际需求,确保财务管理的灵活性与实效性。二是国有企业应构建自上而下的财务监管机制,严格按照逐级审批、逐级审核的方式来开展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并依据该机制对财务管理风险责任体系进行明确,确保企业各经营环节、各岗位均落实财务监管制度,同时调动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监督效用,以规避或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出现的概率。
2.6 调整与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
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改善其资产结构。倘若企业的收益良好,则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优化其资产结构:一是企业要适当拓展筹资渠道,丰富筹资工具,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确保资金能正常、自由地流转。二是企业要调节控制资产结构,在保证固定资产的前提下,减少企业开支。这两种方式均能优化国有企业经营,大大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2.7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优化财务管控方式
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应与时俱进,运用网络在线管控平台来远程监控各项财务信息,以及控制财务管理环节,如账目查询、报表审批、审计等。这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长远发展。在此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信息素养。此外,国有企业要对财务信息系统开展深入的研究,提升财务信息系统应用效率,比如将云搜索技术引入财务信息系统中,帮助工作人员即时检索与定位财务核心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技术,不断改进国有企业的云搜索功能,以更好地对搜索结果进行科学排序,增强用户的搜索效果与实际体验;对网络交互技术、移动应用技术进行探究,使移动端能实时显现财务主营指标,提升财务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及水平。
参考文献:
[1]滕子嫣.我国国企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9(12):73-74.
[2]李丽莎.论国企改革下的财务工作转型[J].中国商论,2019(20):183-184.
[3]柳玉萍.新时期如何防范国企财务管理风险[J].纳税,2018(14):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29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