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佳
[摘要]研究对商业银行如何提高信用资金的管理能力和加强信用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角度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途径及防范信用贷款风险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贷款风险 风险控制
0 引言
在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企业经历了淘汰的洗礼,个人经历了投资亏损,银行承担了更多的损失的情况下,加强借贷资本的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贷风险管理能力无疑成为各个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文研究对商业银行如何提高信用资金的管理能力和加强信用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中将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角度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途径及防范信用贷款风险相应的对策措施。
1 信贷风险的相关概念
1.1信贷风险的内涵
从专家的论述和已有的其他文献看,虽然几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可能对风险提出自己独特的定义,然而,共识还是主要的,其中,以下三个方面是大家都共同强调的:(1)风险是指发生的损失的可能性,注重风险的总体危害或者后果。(2)风险是指不确定性,注重的是风险的性质或者态势。(3)风险是指实际后果和预期结果的偏差或偏离程度,表明风险因素对行为主体可能带来的实际影响。
1.2信贷风险的特征
正确认识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对于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增加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1、信贷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信贷风险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3、信贷风险的多变性;4、信贷风险的可控性;5、信贷风险的危害性。
1.3信贷风险的分类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既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信贷活动的内部管理环节的影响,因为授信过程需要经过调查、审查、审批、签约、记帐、授信、监督等诸多环节,任何环节出现小的漏洞都会产生信贷风险,导致资产发生损失。根据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事件的不同,信贷风险一般分为下面几种类型:1、金融市场风险;2、信用风险;3、操作风险;4、合规性风险;5、价格风险。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构建
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构建的目标
安全是银行经营贷款业务的前提目标,但这个安全是有利于业务发展和扩大收益的安全,而不是不讲求效益的安全,更不是负效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大多数银行机构在信贷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比较重视信贷风险控制。但是,大部分银行机构还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其主因,在于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动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现阶段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内在规定性要求,在结合商业银行信用资产经营管理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原则。
2.2.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即银行对贷款人的资料在进行审核时,更应注重借款的实质内容,而不是它的外在法律形式。在此工程中,要对贷款人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合规性等进行严格审查,而不应听片面之言,只看书面材料,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2.2.2定性和定量分析原则
在对贷款人的各种偿还能力进行评估时,要对贷款人的信用、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对贷款人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及变现能力等利用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2.2.3质量和效率原则
在处理贷款业务时,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工作的质量,更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降低各种管理成本,节约客户的时间,增强服务功能。
2.2.4成本效益原则
银行发放贷款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和损失,因此,对贷款业务必须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并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全方位揭示贷款风险隐患,落实有效借贷方式和程序。
2.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构建的内容要素
信贷风险的管理不仅贯穿于资产的整个使用过程,而且在贷款发生之前风险的分析就已经开始。我们可以根据风险控制与贷款发放的时间将风险管理划分为三个部分:事前控制系统――信贷风险管理规划,事中控制系统――信贷风险管理方法,事后控制系统――信贷风险管理报告。
2.3.1事前控制系统
事前控制系统主要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之前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控制活动,如选择贷款对象、采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及发展能力进行评估、采用数据模型对借款人的信贷风险进行衡量和评估。借款人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清楚之后,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2.3.2事中控制系统
事中控制主要是指贷款发放后至借款到期偿还这一期间,银行作为贷款人如何对贷款人的各种资产进行管理、控制,如何使借款人的信贷风险降到最低,以获取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2.3.3事后控制系统
银行的信贷资金都是通过采取书面的合同的形式来成立的,是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的意思表示,相关的责任权利在合同条款中都有约定。银行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不能到期偿还的风险。对于造成的风险、损失,银行应总结经验教训。
3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3.1事前控制层面
3.1.1预测信贷风险
预测信贷风险形势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方向、贷款对象、贷款规模基本信息为依据,着眼于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用途,关注资金使用后所达到的预期目标和战略。通过风险的角度审查资金的使用计划认清资金的使用方向,并揭示隐藏的数据,使银行在初期就能识别出一些风险。
3.1.2识别信贷风险
在对借款人信贷风险形势评估之上,就需要对各种显露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一种设想和猜测。因此,一般的风险识别结果应包括风险的分类、来源、表现及其后果、以及引发的相关管理要求。
3.1.3分析和评价信贷风险
在进行信贷风险识别并分类之后,必须就信贷风险对银行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通常这些评价建立在以特性为依据的判断和以数据统计为依据的研究上。风险分析的方法非常多,一般采用统计学范畴内的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众数等方法。所有的风险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避免项目的失控和为具体的项目实施中的突发问题预留足够的后备措施和缓冲空间。
3.2事中控制层面
在企业把信贷资产转移给借款人之后,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从主动避免的角度转移到间接控制的层面。信贷风险管理,即控制信贷风险,通过信贷风险监视和信贷风险规避消除一些潜在的影响银行获利的不利因素。
3.2.1监视信贷风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在改变的,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各种因素的借款人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的影响是很难预计的。监视信贷风险即监视借贷资金的使用过程、项目实施的进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核查借贷资金使用效果与计划的差异来更改借款人信用等级。
3.2.2信贷风险规避
信贷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银行也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方式来进行规避,以降低信贷风险造成的损失。在信贷风险管理规划基础上进行信贷风险控制,一旦监视到信贷风险,就应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信贷风险规避,可以从改变信贷风险性质、改变信贷风险发生的概率、改变信贷风险的影响大小等多方面着手。
3.3事后控制层面
对于借贷资金,无论资金的使用情况如何,都必须将信贷风险管理的计划、行动、结果整理、汇总、进行分析,形成信贷风险管理报告。信贷风险管理的持续性要求信贷风险管理报告的连贯性和不间断性,因此,该报告不是仅仅在借贷行为结束之后才制作的,而是应该视借贷资金的使用状况、项目计划、报告的对象等条件采取书面或口头、不定期的或阶段性的等多种方式,为信贷风险的衡量、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4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各种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提出当前银行业所面临的各种经营危机和信用风险。在分析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对信贷风险的管理提出事前控制系统、事中控制系统和事后控制系统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采用控制系统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过程控制的新观念,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对信贷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为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控制方法,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预测、管理、控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9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