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几个常见风险点及其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制自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单位账务、会计行为、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着其特有的风险,笔者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风险点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过程、资产管理过程、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划分、公务卡的使用、原始凭证的传递、会计信息的沟通、往来款项的管理等七个方面,笔者分别针对以上风险点,提出了相关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制;常见风险点;防范
引言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但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却远远滞后,虽然各地财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内部控制规范,但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因为采用的是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在运行过程中存着其特有的风险,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行会计集中心核算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和配套指引。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定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在不改变单位内部理财机制,资金支配权和财务管理职能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只设报账会计(或报账员),取消现有的银行账户,由财政部门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办理资金支付结算,统一发放工资,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会计档案,统一财务公开,以代理记账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方式。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的优点
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财政资金的调度趋于合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了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存在的风险点
会计集中核算在实施后也暴露出诸多风险点,笔者经过切身实践,认为在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配套指引时应注意到涉及会计集中核算的几个常见风险点:
(一)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对单位的采购行为监督滞后,会经常出现有的单位不按程序申报,“先斩后奏”,擅自扩大自采范围或增加自采数额,常会出现单位已经先行采购好了,在报账时到了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这个环节上才发现需要通过政府采购、采购方式不合要求或者有关手续不完善。
(二)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
这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中心与被委派单位之间的衔接上,因为在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单位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会计核算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但财产物资仍由原单位管理,明细账仍由单位报账会计登记,形成账实管理分离,常会有单位对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造成账实不符、账外资产流失现象,资产的增减完全由单位报账会计结账,核算中心未参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例如,某单位办公大楼已竣工使用多年,至今未登记固定资产;某单位小汽车早已更换,账面上却一直登记有原来的旧车;某单位存在闲置房屋对外出租情况,而会计核算中心因不了解情况,未将出租收入入账等情况。这些情况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使单位财产物资管理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报销支付时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的划分上存在的风险点
因财政部门的预算对基本支出(原为公用支出)是采用定额方式下的,在执行过程中预算较为紧张,但是对一些项目支出相对弹性较大,部分单位会利用单位的特殊性,在申请项目支出预算时留有一定的调节空间,在实际发生费用时会挤占项目支出,以项目支出的名义列支,造成单位挤占、挪用专项经费,使专项经费核算失真。虽然说会计核算中心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办事,对各种不合理的支出不予核销,但是因为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对各单位业务性质不完全了解,或者说虽然对业务稍有了解,但是没有参与到业务中去,有什么变动跟不上变化,而核算中心又无权或不便于进行核实,使得对会计业务使专项支出的会计业务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四)公务卡的使用上存在的风险点
原来在未实行公务卡时,各单位要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不允许现金的大额支付,而在公务卡结算方式下,支付范围在不断扩大,且没有金额的限制或控制金额较大,如果与商家串通的话,极易套现,出现虚假开支情况,具体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人在与供应商协调好后,打出与所消费不一致的小票与发票;另外还会存在公务消费吃回扣的情况,公务卡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后,一些人仍能得到商家提供的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
(五)原始凭证传递上存在的风险点
往往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不在一起,有的还相距较远,如果单位报账会计的责任心不强,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原始凭证的丢失或毁损。这主要是由于单位报账会计的原因引起的,首先是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会计的岗位无关紧要,有无资格证、有无财务工作能力无关紧要,报账会计随意任命,导致报账会计专业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单位会计机构撤消后,有些单位对报账会计的待遇地位不予肯定,报账会计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只是予以应付。
(六)会计信息沟通上会存在以下风险点
1.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报账单位分散,报账单位性质多样,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核算,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凭证的整理和输入上,无法对某个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2.单位需要利用的会计信息,也会因传递不及时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使单位的会计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如资产的处置、往来款的发生和非税收入的入库等。
3.当会计核算中心从财政、税务、物价等有关部门单位收到有关信息时,因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同时处理几个单位的账务,也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单位有关领导和人员。
4.如果单位要了解本单位会计信息时,必须赶到核算中心进行查询后方能知晓,如遇特殊情况,如经办人不在、双休日等,更是无处可查,把会计从单位分离出来不便于单位的日常管理。
(七)往来款项的管理上存在的风险点
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对各单位情况了解较少,加之部分单位又不能及时报账,有的往来款项挂账时间较长,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呆账坏账,最终只能予以核销,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加上会计核算中心又多采用轮岗制,会将问题留给下任会计,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
四、可采取相关措施对上述风险点加以防范和控制
(一)针对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相关政府采购制度,由单位的资产管理专员负责,建议财政部门能举办针对报账会计的政府采购知识培训。
2.建立采购前预先沟通制度,在采购前由单位的报账会计和单位的核算会计先对照预算,如有变动的要先到财政办理有关政府采购预算变动,然后再确定一下采购的方式,再行办理有关手续。
3.建立采购的验收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强化内部稽核,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验收人、采购人分开,并分别在验收入库单上签字,并明确使用人或资产管理人。
4.形成采购档案管理制度,要保证所有的采购项目的档案资料齐全。
5.加强内部审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组织专门审计。
(二)针对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应加强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各主管部门要制定与会计集中核算相配套的制度办法,核算中心应督促单位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实物资产购建的原始登记制度、建立领用保管卡台账、资产管理实物负责制度,做到各项资产的增减变动都有据可查,各项资产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指定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检查和维修工作,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报账会计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登记数量卡片,记录、管理本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要把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落到实处。
2.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制度,且核算中心的会计要参与进来。凡涉及固定资产数量的变动,应及时通知核算中心会计,保证账账、账实一致。中心会计通过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对单位的资产进行数量、金额管理与控制,并定期与单位资产专员对账,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保证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三)公用支出与项目支出的划分上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控制
1.建议对项目支出的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由法人和相关责任人对项目支出的真实性负责任。
2.核算中心的会计要对单位的业务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参与单位的管理,熟悉核算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单位挤占、挪用项目支出。
3.核算中心会计要加强对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办法的学习,严禁报销不合理支出,确保专款专用。
4.要完善内审机构职能,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制,加强对重点资金、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
(四)公务卡的使用上存在的风险可以从制度建设上予以防范
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公务卡报销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奖惩制度、彻底清除套现、私设小金库等现象,明确报销操作程序,规范用卡行为。
(五)原始凭证传递上的风险,可以通过加强报账会计队伍管理和培训予以弱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要加强对单位报账会计的培训,培训可分为经常性培训和专题培训:经常性培训要形成制度,包括对单位报账会计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报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法律知识,保证报账会计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专题培训则是针对近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规范和要求,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选择业务性强、操作性强的财务理论和实务案例,使其能及时了解最新财会理论动态,及时掌握操作技能,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会计信息沟通上的风险
报账会计应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主动与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进行业务上的交流和技术上的切磋,发挥好桥梁作用,强化自身职业道德教育,使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较高的执业水平,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从而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单位的核算会计也要与单位负责人、报账会计和有关人员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七)往来款项的管理上可做到以下几点
1.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定期提出往来应收款的催收和应付款的清欠,并加强对单位的监督。
2.内审部门应加强对往来款的监控,可从审查有关票据(非税收入票、税票等)入手,也可对往来款项进行专门审计。
3.可把往来款项的管理作为单位的考核指标之一。
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参照企业的做法,由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控制度,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或者专门发布针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细则。
参考文献
[1]廖敏.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初探[J].财会通讯,2010(02).
作者简介:凌云志(1979―),男,江苏南通人,现供职于南通市国土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8087.htm